冷链物流的标准化困境
文/梁鸿宇  来源:2023年第5期  2023-04-26

  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准备了多份提案,其中之一是关于保障农产品高效安全流通,促进冷链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的提案。

  刘永好给出了四方面的建议,即加大市场规范力度,推动冷链流通体系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大力培育一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提升国际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竞争力;加强农产品供应渠道监管和认证,建立食材供应全流程可追溯机制;举国家之力优化并引导实施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

  刘永好表示:我国冷链企业众多,但区域性、全国性的龙头企业较少。一些企业为降低运营成本,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采用不达标的设备和设施,或不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往往导致冷链“断链”,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建议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法规,将冷链物流运输纳入食品安全管理范畴,提升设施设备技术水平、健全全程温控体系、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强化企业运营监管,加大“小、散、乱”物流企业的整治力度,形成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的安全绿色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此外,冷链运输车辆目前未对货车类进行单独划分,冷链食品运输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与认证,建议对冷链运输车辆在货车类别划分上进行单独分类,健全冷链食品运输人员从业资格审定。

  不得不说,这份提案进一步提出了强化国家级的“高标准、严要求”,但与此同时,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的现状以及企业执行过程中面临的处境与困局也需要被关注。

  冷链壁垒 高成本

  冷链成本之高,在业内早已是共识,从建仓到运营,冷链物流的高成本,就是发展冷链的第一道壁垒。据相关数据显示,普通常温仓的造价约为400元/平方米,而由于冷库需要配置温控系统,造价往往在2000元/平方米左右。

  众所周知,生鲜生意的逻辑是生鲜产品及时从产地到仓库,再把库里停留的时间压缩到最短,能够尽快送到客户手上去。现在生鲜行业的供应链信息化水平仍需提升,尤其是生鲜产品信息追溯平台和系统建设还相对落后。

  目前,冷链整体的数智化布局普遍还未达到较高水平,许多环节的跟进还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信息还不能实现完全互通。虽然也有预约等一些机制在,但通常情况下由于供应商配货时间、仓库人力调配等不可控因素,还是可能造成一些资源闲置。

  当下,冷链环节溯源在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同时也意味着要花更高的成本。

  流通链条 层层分割

  据了解,在电商尤其是生鲜品类的需求推动之下,包括京东、顺丰在内的巨头企业早已经布局冷链物流,但巨头之下,各地区的中小履约方、冻品经销商,依然是中国冷链物流的主力军。

  区域型的冷链服务商,往往是“鱼龙混杂”。

  有冷链物流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国内的冷链物流缺乏规范的作业标准,正规冷库需要区分三到五个温度段,但大量服务商的冷库会存放数十种产品,甚至司机为节约成本,会在运输途中私自关闭冷链车的冷机。

  除运输环节外,国内的冷链物流在“预冷”环节也并不成熟。所谓预冷,就是指生鲜及农鲜产品在源头端就必须进行适当降温,以保障运输过程中的鲜度。目前国内并未规定应该由谁来做食品的质检和预冷,但国际趋势是由冷链公司负责。

  行业高度分散、产区供应商实力不足、流通环节冗长……多重因素共同造成中国冷链低利率的现状,而目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在现行的流通环节中制定合理标准,甚至最终改变现有的冷链及供销体系。

  2022年8月,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制定了《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强冷链物流、推广使用移动冷库等新型冷链设备、提高城乡冷链设施网络覆盖水平等一系列举措。

  相关标准 不统一

  在政策方面,我国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中物联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向记者介绍,“由于冷链物流中的生鲜农产品订单呈现不同品类、小规模、碎片化趋势,增加了冷链物流分拆、装卸流程,加大了冷链物流标准化难度。当前冷链物流相关标准不统一,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备设施,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可供参考与执行的统一标准。”

  目前我国冷链管理部门除了国家统一的标准管理机构外,还有交通、铁路、民航、卫生、信息等政府行业部门。而冷链物流行业涉及的各个产业技术组织、科研机构、则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各个行业、造成相互之间难以交流和配合,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划。

  我国尚未建立冷链物流的标准体系,而已有的相关标准存在交叉重叠,同时,又存在大量的标准空白区。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冷链物流标准已多达200项,但是我国的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存在着由部门和地区条块分割管理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冷链物流行业各相关行业标准化之间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据了解,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物流企业都采用了“企业标准”。事实上,如果严格按照公司的标准来进行经营,其效果并不会逊色于执行国家标准,因为企业的标准往往要比国家标准更加严格,更加适合公司的发展。

  但问题的核心是,目前的物流公司,特别是冷链物流公司,对于标准的管理,通常还停留在技术和管理的粗浅层次。并且,许多的企业管理仅仅是对人的管理,认为人尽其能就是对人的管理。由此衍生出的问题是,缺乏对管理细节的严谨要求,并根据标准进行每日的动态管理。C


【编辑:editor】

上一篇:面对新标准,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