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加减法” 海关特殊监管区“亮点”频出
  来源:中国大物流网  2009-08-02

今年上半年,厦门海关特殊监管区亮点频现:厦门出口加工区新增注册资本2450万美元,新增投资总额6083万美元,进出口货值达2.86亿美元,同比增长8%。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进出口货物量7.25万吨、货值1.7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和58%。

企业效益逆势增长,离不开厦门海关实施的“加减法”支持。“加”,即落实政策叠加,拓展特殊监管区域功能。今年2月,海关总署同意拓展全国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检测、维修功能后,厦门海关立即结合加工区企业特点,向企业推介一系列拓展保税物流政策的应用方案,并协调外经贸、工商、管委会等有关部门,为企业办理保税物流手续提供“一站式服务”。晋江邓禄普太古飞机轮胎有限公司是从事飞机轮胎维修(翻新)、配送业务的企业,由于业务特殊,目前出口加工区政策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为此,厦门海关积极会同加工区管委会向国家各部委报告相关情况,促使该公司获得业务开展所需政策,指导公司及时办理设备、料件、物流帐册。据了解,目前已有包括晋江邓禄普太古飞机轮胎有限公司在内的8个大规模企业入驻在泉州出口加工区,投资总额达6.11亿元。

“减”,即减少作业环节、简化手续。加工边角料及废品,是长期困扰出口加工区企业的一大问题。这些废料进出口手续繁琐、耗时较长,若长期堆放区内,不仅挤占生产空间还会污染环境。为此,厦门海关协调检验检疫部门,出台废料维修、拆解处理办法,帮助企业变废为宝,每年获益数百万元。厦门海关还积极简化通关流程,率先在保税物流园区推行“区港一体化”通关模式,对海运进境货物采用“凭舱单提货入区”监管模式,使通关时间节省2个工作日,每个标箱物流费用节省100至150元。同时,该关在象屿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推出“空运联程转关”和“内支线中转”等监管模式,前者使空港货物避免繁杂的转关手续,直接进入保税区,后者使海运内支线转运国内的货物进入保税物流园区后直接接驳国际航线船舶。此外,海关还启动了保税物流园区与赣州、阿拉山口、绵阳等地的“海铁联运”业务,实现了“两区”货物与空港、海港、铁路的无缝对接。
 
 


【编辑:chuyun】

上一篇:珠三角航道接立体网络

下一篇:海关努力帮助企业应对危机 外贸进出口同比增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