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企业转型 重塑行业形象
——专访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秘书长 陈雷鸣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2013年第12期第38页  2013-11-18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增长减速,钢铁行业遭遇高产能重压,位于钢铁产业链中游的钢铁流通企业,更是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在行业发展跌入低谷时,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引领企业转型升级,重塑企业诚信?不久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全国钢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分级评定贯标办公室主任、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秘书长陈雷鸣,请他来解答这些问题。

 

融资困境
  在问及目前钢铁流通行业最突出的问题时,陈雷鸣坦言,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下游需求不振、融资难问题是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据官方统计,我国年产粗钢7亿多吨,市场上已经很难消化。钢铁作为大宗商品,钢铁流通是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撑的。可最近两年受个别不良事件的影响,银行对钢铁流通企业收紧贷款,这等于扼住了这些企业的咽喉。
对于过去几年我国钢铁生产及流通行业陷入大面积亏损的原因,陈雷鸣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国内国际经济大环境有关。国际金融风暴后,我国的经济从之前的高速发展期转为平缓运行期,钢材的实际需求量也随之减少。另外,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钢铁出口不畅。其次,与产能过剩有关。在钢铁产能过剩的状况下,钢材的价格肯定会受到影响,最终影响了企业的效益。第三与铁矿石等原辅材料价格上涨有关。随着我国钢铁产量逐年攀升,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也不断提高,一度达到70%以上。随之而来的铁矿石价格成倍上涨,大量吞噬了钢铁行业的利润。第四是受高融资成本的影响。多年来,钢铁流通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已经成为行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第五是钢铁物流成本过高。我国钢铁物流成本占到产品总成本的20%~30%甚至更多,而世界发达国家钢铁物流成本只占其产品总成本的8%~10%,利润空间被相关的费用所占据。
对于融资难,陈雷鸣认为,由于钢铁流通环节资金需求量大,而钢铁流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产少,联保互保一度成为了企业最普遍的融资方式。但“在市场形势好的时候,联保互保没有问题,也是企业融资的有效方式;一旦市场形势反转,这种融资方式就会出现问题,如果一家或多家钢贸商偿付困难,信用风险就会沿着担保链条危及其他贸易商,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连锁反应。”陈雷鸣解释道,在现实操作中,由于钢铁贸易环节利润较低,一部分不规范运作的钢铁流通企业会将手中的富裕资金投入到房地产、高利贷等领域,以追求高额利润。但是,一旦其中一家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其他参与联保互保的钢铁流通企业便会受到牵累,钢铁贸易信贷风险便会迅速蔓延、扩散。
      “这两年出现的长三角等地的爆仓事件和老板跑路事件,其实只是个例,并不是普遍现象,但这些问题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导致整个行业信誉直线下降,致使银行全面收紧贷款。”陈雷鸣表示,情况好一些的地方,银行只是不再扩大信贷额度,而有的地方银行只收不贷,这种“急刹车”式的做法对钢铁流通企业造成了很大冲击,导致其融资形势更加恶化。

 

转型中的优势与问题
虽然时下不少钢铁生产企业都在提高直供比例,但在陈雷鸣看来,钢铁流通企业依然是不可替代的。“除了运输半径和成本考量之外,钢铁生产企业大多只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而钢铁流通企业好比一家‘超市’,可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商品和服务。”陈雷鸣说,钢铁贸易需要提前垫付资金,结算期通常为1~2个月,并存在一定市场风险,相比严格控制成本的钢厂,钢贸商还是愿承担这一风险的。
谈及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陈雷鸣认为,钢铁流通企业必须实现从贸易商向服务商的转型,从赌行情、赌差价过渡为拼服务。同时,延伸产业链、从事深加工、缩短供应链也是转型之策。
“相比单纯的钢材贸易,可以说,深加工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利润点,发展深加工将提升钢铁流通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陈雷鸣透露,甚至有一些实力较强的钢铁流通企业,通过参股钢厂、参与铁矿石贸易、与钢厂合建加工配送中心等方式来分散风险,提升综合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延长产业链也就意味着缩短供应链,从而降低物流成本,通过提供从钢厂直达用户的“点对点”服务,省去中间仓储环节。
在陈雷鸣的眼中,与钢铁行业一样,经历了前段时间的高速发展,钢铁流通行业目前已经步入了平稳发展阶段。经过至少三至五年的调整周期,更大规模企业的优势将显现,而中小企业的运作也将更加规范,整个钢铁流通市场势必得到净化。
当然,我国钢铁流通行业自身也在不断探索转型发展的新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电子商务模式、钢铁物流园模式和加工配送模式。
对于电子商务,陈雷鸣认为,电子商务具有方便、快捷、节省费用等功能,但我国钢铁电子商务发展十多年来,一直不太成功。首先是钢铁电子商务平台的定位一直存在问题,到底“为谁服务、怎么服务”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好。不少电子商务平台要么是做期货,要么是钢贸商卖给钢贸商,没有真正搭建起钢铁资源拥有者与终端用户交易的平台。这有平台自身的原因,也有多年来终端用户采购习惯的问题。
其次是大宗生产资料还存在网上网下如何对接、如何配送的问题。钢铁产品配送有一个辐射半径,超过了这个半径就没有利润可言。交易与物流配送仍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再次是资金支付和安全问题。大宗生产资料的资金量比较大,一旦资金支付出现问题,那就是大问题。尽管一些企业与银行建立了资金支付和保障关系,但这还远远不够。
对于这几年风生水起的钢铁物流园这种模式,陈雷鸣也关注已久。他认为,钢铁物流园是传统钢材市场的升级版,功能比较多。除了具备仓储、物流、配送功能外,还具备信息服务、融资服务、统购分销、加工服务等多种功能,能够提供集成式的服务,满足用户的多种需要,对于汇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近几年对钢铁物流园都非常重视,给予了资金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不过,由于我国钢铁物流园的建设起步比较晚,再遭遇这几年市场不景气,招商和资金都存在一些问题。钢铁物流园的建设周期比较长,在目前形势不好的时候,很多功能体现不出来,配套服务设施不能有效衔接和发挥作用,难以与整个钢铁产业链有效衔接并良好互动。
陈雷鸣指出,有一部分物流园存在圈地的现象,搞房地产开发,扰乱了正常的物流园建设和运营。另外,我国钢铁物流园还存在重复建设现象,造成了同质化、低层次竞争,其结果是谁家都不好过。
提到加工配送,陈雷鸣表示,钢材加工配送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这在发达国家已经被证实。加工配送过程,是为客户提供精细化服务的过程,也是增值服务的过程。钢材加工配送为下游客户节约了场地、资金、人员、设备和管理成本,深受他们的欢迎。不过,与国外相比,我国钢材加工配送普遍技术含量比较低,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很多企业生存困难,需要提升业态,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深加工能力和个性化、精细化服务能力。

 

制定标准 加强贯标
据了解,近几年国家商务部不断加强对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的标准化建设,钢铁流通行业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业管理标准。比如:《钢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分级评定》等。对此,陈雷鸣认为,我国钢铁流通企业除了“散、小、乱”之外,很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同时也出现很多不规范行为。而这一标准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制定的,当然,标准贯标和评审是一项任务的两个不同阶段。贯标的任务是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是对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过程。从贯标中,能够帮助企业诊断出很多问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包括今后的发展方向都有一定的提升和促进作用。评审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达到标准规定级别后的认可,表明了企业现阶段的综合能力和水平。这不仅是一种荣誉,同时对于企业开展商务合作、银行融资等方面,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资质证明。此外,这个标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诚信建设、社会责任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这就能够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诚信建设。
对于贯标工作,陈雷鸣表示,贯标工作是由“政府主导、协会实施、企业参与”的综合性行为,必须起点高,要求严,才能够保证公平、公正地去做这件事。因此全国贯标领导小组下面成立了“全国钢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分级评定贯标办公室”,负责实施贯标评审工作。在有条件的省、市设立“地方贯标评审机构”,由符合条件的当地行业组织、政府相关部门、银行等人员组成。企业在贯标时,首先由地方贯标评审机构进行初审把关,之后报到全国贯标办,全国贯标办审核通过后,组织评审组赴企业开展现场评审。现场评审后会向社会征集意见并在媒体上对这些企业进行公示。公示完成后,由专家组对这些企业进行评审,来确定企业的等级。整个贯标评审过程是严谨和透明的。全国贯标办对评审员和专家的资格、聘用、行为规范、监督机制等方面都有明令的制度规定。另外,我们还有社会监督机制,包括参与评审企业的监督和举报制度等,确保贯标评审工作具有无可置疑的公信力。

 

摆脱严冬 重塑形象
陈雷鸣承认,现在是行业的“冬天”,这个冬季可能比较漫长,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慢慢调整,但他也认为,长期来看是一种利好,有利于整个行业“挤”出水分,提升集中度。
对此,他认为,钢铁流通行业摆脱严冬的关键,在于能否重塑行业形象,净化市场环境,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他对企业提出了几点重要建议:
第一,企业要寻找出路,首先必须重塑行业形象。这关系到每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需要每一个企业共同信守承诺,规范经营行为,诚信经营,建立长效的诚信机制和体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做不到这些,行业的信誉将很难恢复,企业的发展道路就不会顺畅。
第二,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为有所不为。
大型企业有品牌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应该在“产业综合布局”,“跨地区、跨行业、跨产业链渠道建设”,“品牌、资金、人才、管理的输出”和“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做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头羊。
中型企业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资金实力,并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有一批固定的客户群体,在延伸产业链上有一些成功做法,有的还有一些实体项目,更为关键的是经营机制灵活,反应迅速。这些企业应该在“做短供应链,做长产业链”上下功夫,专心专注,不急不躁,稳步推进,步步为营。
小型企业可以灵活多样地选择经营模式:一是以贸易为主,要做到降低库存,快进快出,加快资金周转率,灵活机动地规避市场风险。二是变“卖产品”为“卖服务”,由过去依赖“卖产品”赚取差价,转变为围绕贸易主业提供增值服务,靠“卖服务”获取利润,实现贸易商向服务商的根本转变。三是做细、做深产业链,做大中型企业没有看到或不愿意做的事情。四是抱团取暖,共谋发展。
第三,升级现有模式。钢铁物流园模式、加工配送模式和电子商务模式虽然已经尝试并运用多年,但仍处在初级阶段,需要我们进行深度剖析,找出症结所在,对这些模式进行改造、升级和完善,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让老模式焕发出新活力。
第四,淘汰不规范、不诚信企业。市场竞争就是大浪淘沙,将会有一批这样的企业被市场抛弃。这是对钢铁流通渠道的净化和整合,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陈雷鸣表示,虽然目前这个行业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应该看到政府在关注,行业组织在引领,企业在行动。只要我们树立信心,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创新驱动,重铸行业诚信,就能够走出困境,实现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的目标。C


【编辑:editor】
上一篇:钢铁物流,创新绽放新活力
下一篇:钢铁物流的突围之路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