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储运杂志社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期刊在线 | 编辑中心 | 会展中心 | 业界专家 | 企业展示 | 广告中心 | 杂志订阅 | 杂志简介
  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在线 - 特别策划 > 正文

我的梦想

策划/本刊记者部  2014年第01期 第36页  2013-12-19     【字号 打印 关闭

20-40_P15_RGB.jpg

  物流人都有梦想,他们为梦想而耕耘和付出,一路坎坎坷坷走来,经历了许多风雨,努力着让梦想成为现实。本刊记者采访了几位物流人,他们的故事没有夸夸其谈,但可以看到,同样都是用汗水去追寻梦想的美景……
 

 

老张,那份情感让梦想闪烁

  早晨6点半,老张把车停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里,没有叫醒睡在后排的司机小肖,老张拿着毛巾牙刷到卫生间洗脸漱口,回到驾驶室拿出烧饼火腿肠,泡上方便面,狼吞虎咽地吃早饭,从半夜两点接替小肖开始,他已行驶了400多公里。
  20分钟后,老张的8米大挂车开出服务区,向广州方向驶去。下一次停车休息将在下午3点左右。
  老张是郑州人,从1996年开始跑货运,是一位有着近20年驾龄的长途货运老司机,祖国大江南北他基本都跑遍了,甚至还曾跨境运输货物到尼泊尔。
  老张原先驾驶的是4.2米的普通货车,2004年他花了20多万换置了这辆载重为24吨的大挂车,并且雇佣了小肖,每月付月薪3000元,成了半个“老板”,不过现在小肖的工资已经涨到每月4500元。
  此次老张是从郑州到广州跑来回,单程在途两天多时间,来回历时9天。由于之前去程的时候车子出了点毛病,用10多个小时修车,所以返程的时候,时间就特别紧,老张和小肖放弃了住店,两个人轮流开车,日夜兼程。老张说,“出门在外,安全第一,时间再紧也不能疲劳驾驶。跑运输这么多年,见的事故不计其数,我这胆子也是越来越小。高速路上出事,十有八九都是疲劳驾驶造成的,上次有一个大货司机,在服务区里上了一趟厕所,回来钻进驾驶室就动车,结果他的副驾正钻在车下修理呢,就给轧死了。所以我每次上车就要紧一紧固定绳和防风网,检查一下轮胎再走。还有倒车,也都挺危险的。”
  老张和小肖每人开5个小时,一个人开着车,另一人便在驾驶座位后面狭小空间里打盹、睡觉。无聊犯困了,就抽支烟,听听歌。老张的手机里下载了100多首歌曲循环播放,他喜欢边听边跟着哼唱,“我那嗓子可不赖,能把流行歌曲唱出美声的味儿来,回头我也不开车了,去选秀,说不定又出一个‘大衣哥’。”
  说到改行,其实老张早就想把车卖了,回老家做个小买卖,直接原因就是收入的锐减。“以前跑一趟从河南到深圳的来回能净赚7000块,现在的利润只有2000多。那时候油费便宜,一升才一块多,一路上包括油费、过路费食宿等费用总共3100块,而货主给了7000块的运费,净赚约4000;返程时再拉一批货到北京,运费是5000块,但运输成本只需要2000,返程又能赚3000。这样一来,他从河南运送货物到深圳,再兜到北京,全程可赚7000块钱。可是现在一升油要7块多,高速公路收取过路费是计重的,成本高了,运费却低了,从河南拉一批货到汕头,过路费4600、油费4200,再加上吃饭等开销,成本接近9000块,但是整单生意的运输费才11000块钱;如果回程拉多一批货,很多货主只肯给9500块的运费,基本没有赚头。”
  多年的长途司机生活,让老张的胃病一直忽重忽轻,没有彻底治好。“现在已经算好的了,这新车里有空调,冬暖夏凉的,”老张说,“以前的货车个头比现在小很多,最要命的是没有空调,冬天还无所谓,每到炎热的夏天,高速公路上也没有绿树遮阳,太阳炙烤下,货车里就像个蒸笼,只能光着膀子图个清凉。为了赶路省钱,我们一般只在憋得不行的时候才停一下服务区,再拿毛巾去水龙头下面冲冲脸,擦擦身子,我们在路上一般不住店,等到了目的地,洗个澡,喝点小酒,那才叫一个美啊。”
  “我从29岁开始跑车,现在都47了,除了开车我也不会做别的了。要说我的梦想嘛,就是希望跑每趟车都平平安安的,多拉点货,少花钱多挣钱。”长期离家在外,老张的河南口音已并不纯正,“家里有两个闺女一个儿,儿子在天津上大学之后就留在当地了,结婚时我拿了20万帮着买了房子,前两年儿子给俺们添了孙子,又说现在要给孙子买学区房,我寻思着再给20万吧,没想到说买个最小的都得七八十万,这不为了给孙子买学区房,我还得再跑两年儿……

 

周强,互联网能让梦想走得更远

  上世纪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风起云涌,冲击着人们的思想,鼓舞着人们去打拼,去创业。
  周强作为一名刚刚从北大生化系毕业的高材生,像其他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开始了按部就班的生活。他被分配到了上海一个开发区的一个大型企业,负责相关设备的维修工作。
  这份工作与周强所学的专业并不对口,但让他有机会接触了计算机。与今天相比,当年的计算机算是奢侈品,周强当年在大学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并不多,只是刚刚考过级而已,而由于工作的需要,他逐渐掌握了计算机知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周强所在企业与一家大型物流企业集团进行合作,为这家大型物流企业集团提供一个通过互联网上运行的信息管理系统,让这家物流企业在全国的物流基地在互联网上“透明”和“可视”化。周强全程参与了这个项目,他看到,这家大型物流企业集团通过运用这个项目,大大提高了物流的运作效率,其模式立刻在行业里引起了不小的哄动,成为其它物流企业纷纷效仿的对象。
  在周强看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无疑为传统的物流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无疑强烈地刺激了周强的创业神经,让他接下来的日子里热血沸腾,兴奋得彻夜无眠。
  周强之所以兴奋,之所以无眠,因为他在谋划着要大干一场,把信息化应用模式在物流行业内推广,从而改变这个行业的现状。
  因此周强辞职决定去创业干一番事业。他与几个合伙人创办了一家名为“腾达”的信息化公司,其意愿是把物流企业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让物流企业与服务客户通过信息化联结起来,提高效率,创造效益。
  在周强的四处游说之下,很多人都被他的想法打动,这也使“腾达”在成立之初就得到了风投公司的关注,获得了包括IDG在内的几笔风险投资。但周强和他的合伙人很快发现,“腾达”所提供的咨询规划加个性化开发相结合的业务模式却叫好不卖座,利润空间很小。
  三年后周强关掉了“腾达”,尚未腾飞便被“饿死”给周强的打击很大,很长时间都不能明白为什么信息化如此好的功效和作用在物流企业里面不能大面积推广?第一次创业的失败让他对未来迷茫起来。
  今天,与记者再谈到这个话题时,周强坦言,“我第一次失败的原因在于当时大多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的作用而愿意投入,动辄过百万的投入,而且随着信息化系统的完善还要逐年投入,让物流企业望而却步。况且物流企业利润都普遍很低,搞信息化对他们来讲,无异于是底薪阶层吃鲍鱼燕窝一样,即使味道再美也不敢去品尝。”
  幸运的是,创业失败后周强没有离开这个圈子,一年后和几个老同事收购了一家处于逆境中的物流网站,取名为“好运网”。
  当时这个平台也是服务全国的那些散货业主应用的一个平台,注册成为会员后可以在平台上寻找货源。周强说,这个网络平台,最初虽说只是基于帮货主找车,帮车找货主,但是蕴含着我对互联网未来的信心。
  然而,那时的互联网和手机还远没有得到大面积普及,也缺乏信用的支持,像“好运网”一样的平台纷纷倒闭,“好运网”也是年年亏损,年年更换投资人。面对投资人的指责,老周只是无奈地听着,在他看来,把别人的钱弄没了,别人指责也是应该的。但信念在支撑着周强,他觉得“好运网”模式没有错,坚持下去总会好起来的。
  周强是失败的,但也是幸运的,“好运网”得到投资人的几次增资,使他度过了那段艰难岁月。三年后“好运网”终于从亏损状态转为赢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周强当年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成为现实。去年,周强接下了一单为一家物流园区连锁经营企业打造信息化平台的业务,这让周强感觉信心满满,前行的动力更足了。
  当记者问及周强有关物流的梦想时,周强笑着说,“梦想嘛,呵呵,我当初的想法现在看来太超前了。今天,不要说互联网啦,移动互联时代都来临了,我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你说,我们能没有梦想吗?”
 

张永奇,物流梦更是一种责任

  记者采访天津金琦低温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永奇时,恰逢这家公司十周年庆典不久,西服革履的张总不无幽默地说,“我这个‘梦’做了十多年,应该说是一个‘好梦’,‘金梦’,面向新的未来。”
  十几年前,张永奇是国企业界的“风云人物”,不光是因为他管理经验丰富,还因为他办事果断。2000年,企业的转型使当年的国企风光不再,踌躇满志的张永奇立志“下海”,以五辆车的“小规模”,做起了冷链物流这个在当时还属新生事物的行业。
  张永奇谈起初创的艰难“着墨”不多,谈到今天的状况则如数家珍。公司正式成立是在自己“挑摊”干了三年之后的2003年。从那时候起,张永奇潜心于冷链物流运输研究和经营。“‘研究’是为了掌握规律,使冷链运输物流走向规范化;经营则是要在投入产出的效益中力求发展。”张永奇说。为此,他阅读了大量资料,从科学管理入手,从精诚良好地为客户服务中要效益。公司成立五年的时候,他已经成为拥有近二十辆冷藏车,营业额过千万的冷链物流专业公司的老板。在这期间,他致力于服务世界百强企业,为了百胜中国餐饮集团冷链运输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冷链运输运作经验,总结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服务、管理模式,并由于和多家知名企业的合作,在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谈到眼下的情况,张永奇表现得是谦逊中透着自豪。他介绍说,公司成立至今,在理念上始终坚持走冷链干线运输的道路,着眼于京津商圈,逐步形成了京津两地24小时不间断班次的冷藏运输,目的就是全力打造京津城际冷藏保鲜新干线。眼下,他们承担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北京物流中心、内蒙古、河南、山东、河北全境,天津及周边等十几个城市,400多家餐厅的冷藏配送,并与养乐多中国投资公司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开始五辆车的小型物流,到现在拥有多种车型60余辆的大型物流公司。企业年营业额已由最初的二三百万元跃至眼下的四千万元。
  张永奇说:“在运输装备方面,我们配置了不同马力,不同品牌卡车,排放标准均已实现环境友好标准,在保障新车递增的同时,实现全部车辆车龄小于三年。在制冷机方面,我们卡车装配的是全新美国冷王独立制冷机组,保证不间断制冷,所有制冷机组均小于一千小时。在冷藏箱费方面,我们使用新飞箱体供应商,领先的箱体质量和保温技术提供良好运输保证。在环保方面,我们卡车制冷机排放标准均达到新环保标准,成为天津地区唯一一只绿色环保车队。总之,我们要用优质的硬件打造出色的服务品牌。”
  张永奇认为,在信息化成为物流业未来灵魂的时代,“物流梦”的实现必须要有信息软件的依托。他介绍说,“在管理上,我们建立的PPS调度监控管理平台对温度实时监控的同时,调度平台还实时监控车辆运行状态,保证在途货物安全。我们就是要不断整合自身优势资源,以更经济的价格,提供真正的高端冷链运输服务,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张永奇表示,“金琦人”这个可靠的团队是企业发展的最大财富,我们注重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培训,尤其是注重要使员工体会到自己在和企业同步发展的感受。“在金琦,我们的原则是‘先生活,后生产’,要让员工享受到企业发展的实惠。”公司在按照法律法规规范用工同时,职工享受人身意外保险,保证安排好早中晚的“三顿饭”。“能不能在企业竞争中营造软环境的力度,是能不能使员工同老板‘同心同德’,进而为企业和社会做好服务的关键步骤之一。作为面对未来大发展的企业掌舵人,我必须做好!”
  谈到这些年“物流梦”中最开心的和最难办的事,张永奇略显诙谐地说,最开心的是每天同员工和谐相处;而最难办的是面对有些部门个别执法人员对企业的刁难。

 

小孙,梦想在于坚守

  小孙出生在河北承德的农村家庭,质朴、隐忍、吃得起苦、受得起累,这使她拥有着一颗强烈的进取心。在小孙看来,父母虽然没有使她富足,但是却给了她朴实与憨厚的性格,这能让她很快地适应和融入周围的环境。
  2008年,小孙带着对未来的迷茫和憧憬,走进了大学校园,选择了教育专业,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那时候的她还不知道未来在哪里,直到大三快毕业,才真正感觉到就业的压力。
  年轻人都有对未来的憧憬,找一份既体面薪水又高的工作就是大学毕业生的梦想。然而,面对残酷的就业现实,择业是人生的第一道门坎。对于小孙也不例外,走出大学校门,几经碰壁,她开始理性认识社会,看待择业。一次次取舍后小孙进入了一家快递企业,那个时候虽然对物流行业了解甚少,而且还不是所学的专业,需要从头学起,但是能拥有这样一份工作,对于家在农村是个女孩子的小孙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
  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她还是被安排从最基层的电话接线员做起。至今她还清楚记得接听第一个电话时,断断续续和语无伦次的回答,惹得同事们哄堂大笑。当时,即使是接线员工作,在小孙看来,挑战也是无处不在,熟练的口语练习,快速的操作流程,以及丰富的地域知识,与曾有的校园生活完全不在一个轨道上。
  与这些相比,需要她克服的最大难关还是自身问题,小孙说,不善言辞是她最大的障碍,在生人面前,她会表现得很拘谨。
  在努力与坚守下,在学习与感悟中,随着对业务知识的了解与熟练,小孙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一年后她被调到人力资源部,这个管理岗位的工作,在小孙看来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力,在短时间内把工作落到实处,不拖沓,不推卸,时间观念强。虽然人事工作比较琐碎,但只有把简单的工作做好,才能在将来的职业道路中走得更远。
  让小孙感触最深的就是今年的“双十一”,因为业务量急剧增加,在人力、物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公司重新对所有人员排班,管理人员取消周末休息,现场监督,无缝衔接。将进出港快件分离处理,班前班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大家都要保持待命状态,无条件服从命令和指挥,高质量完成“双十一”高峰工作。在小孙看来,这不仅是工作的要求,更是考验人们的工作态度。
  小孙说,同窗们走出校门后,有的做了教育工作者,有的自己开店做起生意,大都找到了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还有很多同学不断跳槽变换工作,仿佛永远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港湾。而让小孙庆幸的是,虽说从接线员到人力资源专员,与她所学专业不相匹配,与憧憬的梦想太过遥远,但,小孙选择了坚守,从而有了今天更为现实的人生道路。
  每天的忙碌,时光的流转,小孙说,我渐渐忘了最初的自我,但是梦想并没有破灭,我始终坚信,机遇是留给有梦想的人的。
  肖伯纳有一句名言:“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白事理的人,硬想使世界适应自己”。人生就是在这种不适应中调整自己,如同小孙一样,在坚守中寻找到梦想的幸福。

 

小闫,好想有一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家

  在我们的身边,忙碌着这样一群人:脚步匆匆,穿梭在高楼大厦间,奔走在居民楼群里,无论刮风下雨,把网购的物品送到客户面前——他们就是快递员。“双十一”期间记者采访了一位普通的快递员,记录了他寻常的一天。
  清晨不到七点,天色微亮,双“十一”后北方的天气已经寒风刺骨,韵达天津分公司快递员小闫依旧穿上那件工作服,衣着单薄,跨上电动三轮车出门了。“我不敢多穿衣服,因为我是快递员,穿太多影响工作效率,戴着护膝很难蹲下去搬货,况且频繁地出入写字楼、居民楼,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小闫解释着。
  来到大王庄分所,首先要对包裹进行分拣,之后是开始扫描、装车、发货,这就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1、2、3……51、52……,还有几个大家伙”。小闫蹲在地下,挨个将包裹按街道分堆,逐一搬到三轮车上,这是他这一趟要派的快件。9时左右,包裹装了满满一车。他深吸一口气,把包裹固定好。“我负责的片区居民小区和单位很多,每天最少得跑50公里路,对这些地方,我比出租车司机还熟悉。”小闫说着,驾驶着电三轮,融入了街道密集的车流中。
  “喂,是张先生吗?您包裹到了,麻烦下楼来取一趟吧。”车还没到送货点,小闫就开始逐一给收货人打电话。做快递员要有个好记性,扫一遍包裹就能记下收货人姓名和联系电话。“要是到了楼下才开始打电话,一个单位就得等半个小时,每天就只能送几个包裹了。”三轮车刚在楼门口停稳,拿包裹的人们就陆续下楼来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肯或不方便下楼,那快递员只能锁好三轮车自己上楼跑一趟了,这样送货速度就受很大影响。”小闫边说边吃着早晨买的已经凉了的早餐。“时间很紧,平时的早饭基本都是这样解决的”。
  快件陆陆续续地送出,此时已11点,上午所剩时间不多了,还得赶着把剩下的20多单快件送完。小闫跃上车,加足马力一路飞奔。
  车上的快件已经不多了,时间也到了正午,小闫来到一幢写字楼遇到了麻烦。此刻正值午饭时间,电梯挤得不行,他在一楼等了3趟电梯还是挤不进去,这次送货前后花了近20分钟,他有点着急,脑子里盘算着下一单如何能更快点,弥补这单带来的时间损失。他说,早知这样,宁愿爬楼,累是累点,时间却是能掌握的。
  每天派件,小闫最担心的就是丢件。快件数量要是多了,一忙乱就可能弄丢。“送一个快件赚一元多,赔一个快件不知道要送多少单才能赚回来。”他庆幸地说道,还好,这种事情还从未发生过。
  下午1点,已过午饭时间,小闫在路边一家小饭馆花了10元风卷残云般简单吃了午饭,接下来要立刻赶回公司,还有几十单快件下午要送出。快递员工作辛苦、压力大,近日爆出有快递员猝死,这让小闫既惋惜又恐惧。“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吃饭一定要准时。”他既像是对自己说的,也像是在劝告同行。
  下午情形依旧……
  到了傍晚5、6点钟,小闫进入一天工作的最高峰——收快件。节奏变得争分夺秒,每2~3分钟,就有一通电话打进来,他一边用肩膀夹着手机,一边蹲下身来将收的货物推到三轮车后。三轮车已经爆棚,只能把收到的货先送回公司,再去派件。这一天收了100件,“节日前后,送件多,收件也多。”
  晚上8点,最后一个快递终于送出去了,小闫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在外人看来,不只是枯燥,简直是煎熬。但小闫在这行已经坚守了十年,算是一个老快递员了。对于外人的不解,他也有一番感慨不吐不快:“为什么干这行呢?当初我觉得自己没有多少‘墨水’,可有把子力气,上楼下楼送快件能有多累?就这样干了这么多年。这行对于我们快递员来说,没有节假日,得了小病也要坚持工作。谁不想多挣钱呢!我现在一个月收入也就三四千元,每月工资除去房费水电费,仅够我自己一个人的开销。但只要有一点结余,就会寄回家里。我现在都不敢自己租房子,和几个朋友一起租个小独单,一千元的房租几个人分摊,一人三百多元。我的老家在沧州,老婆孩子都在那边,这种两地分居的生活,让我每天都很想家,想孩子。现在很多人都谈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在本地为他们买套房子,可是现在房价太贵,这对于我们这些外地人来说,只能望洋兴叹。当然,我也梦想过自己创业,开个快递公司,或许到那时才能够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能有一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家。C


【编辑:editor】 【字号 打印 关闭
下一篇:发展才是梦想的真谛
上一篇:同心共筑物流梦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