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时代的无店面餐饮
——专访趣活美食送联合创始人杨树轶
文/本刊记者 刘光琦  2015年第08期第50页  2015-07-17

趣活美食送主营3公里30分钟保温速递,给O2O电商和餐饮企业以及社区零售企业做配套的外卖服务,除了餐饮外卖,还兼顾社区零售店的外送、外购,生鲜产品、鲜花、蛋糕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以及短途急速配送的领域。趣活美食送目前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还有全国主要一些二级城市,成都,厦门等等,预计到2015年年底之前在全国的33个城市完成服务网络布局。
在杨树轶的眼中,快餐行业在近两年已经显现出产业格局突变的潜力,相当多的迹象表明,2015年的下半年会涌现出规模非常大、发展速度非常快的无店面餐饮企业,这会对传统的快餐行业从价格上,与经营模式上形成比较大的挑战。
“智能手机,在主流的消费群体已经普及,20岁到45岁之间的消费者,智能手机现在基本上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尤其是微信,微博,通过移动互联网使用习惯已经基本形成。基于此,我们看到餐饮外卖电商从2013年底和2014年初杀入到这个行业,他们认为这是一个O2O电商的入口,所以根本没有带预算进来,去年投入十几亿元,然后又制定五年规划再投入90亿元。现在我们看到美团外卖、腾讯系的饿了吗、阿里系的淘点点,背后都有非常大的资金在支撑。整个餐饮外卖在14年呈现了井喷式的爆发,作为餐饮物流的配套受制于产能,最近三年每年增长一位数,实际上产能全放开,去年很有可能会增长到两位数,这是整个餐饮外卖行业的特征。而且我们判断,就现在目前的这种市场份额,快速增长两位数、三位数可能还会维持2到3年,这会形成一个新的机遇。在2014年我们发现,虽然趣活美食送仍然在行业里是最大的,但又涌现出一些其他专业餐饮外卖物流公司,甚至已经诞生了一些专门做这件事情的专业物流公司。”
杨树轶告诉记者,目前无店面餐饮呈现快速爆发的趋势,“比如说淘宝淘点点应该是有百万级的用户,安卓用户加IOS非常多,还有千万级的APP也是外卖入口,比如说百度地图,大家在百度地图上能够点附近外卖。高德地图,千万级的APP也是这样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人是通过PC的网页进行点开。我们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形态来使用餐饮外卖服务目前估计已经超过1亿元,用传统方法享受客户这个数量很难统计,它的成长速度非常快。”
作为国内最大的外送服务商,趣活美食送的客户范围几乎涵盖了目前国内所有的知名餐饮外卖领域,首先是阿里巴巴集团下面的淘点点它的全国KA物流服务商,同时还是美团外卖的物流服务商,锦食送的物流服务商,饿了么的服务商,百度外卖北京和广州的物流服务商——穿着百度外卖工服的员工都是趣活美食送的员工——也是大众点评外卖的物流服务商。在趣活美食送的业务模式中,智能手机用户通过手机上外卖APP,百度外卖,美团外卖,通过平台订购他们的商品,在餐厅接到订单的同时,趣活美食送也接到订单,送餐员去餐厅或者便利店取餐,快速送到用户手中,时间不超过3公里30分钟。   
杨树轶告诉记者,这看似简单的过程,信息的传递和分析是关键。“首先,在末端和全程信息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们每一个送餐员都有一部手机,这个手机每隔20秒钟反馈状态,可以随时精确定位送餐人员。在我们的后台有一个强大的,上百个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调度系统,可以算出一单到底由哪一个配送员送达比较合适。我们做这个行业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并单率,一个是碎片化。通过我们的智能调度系统,基于千万级的订单,这个楼12点钟的时候等电梯多久,这一单大概什么结束,出发地理位置相应的餐厅或者零售店,我们列出个出发路线,找合适地理位置的配送员,实现智能调度的一些优化。”
“在这些基础上,我们还从餐饮配送服务的角度做出了一整套的sop。比如说在交接方面,整个的标准化、卫生规范,都是遵循原来公司做一些日式的交接服务,给整个培训系统打了很扎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在配送过程中的保温、防振,还有温度控制,夏天加冰袋,冬天我们则通过配送员的电动车取电做加热保温系统。还有饺子的防粘连,火锅配送专业知识,也都积淀下来了,给一些比较特殊的餐饮品类做得也非常有特点。此外,我们还给客户提出一些服务,如手机提示‘你的快餐到了,请到楼下等候。’”
杨树轶坦言,他对无店面餐饮的关注大概是在2年之前,而在2014年趣活美食送成功并购了“尚食派”,加入了无店面餐饮整个行业的布局。尚食派之前只是一家无店面的餐饮企业,整个产品的研发是由自己来完成的,但是生产是由北京市附近的一些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和中央厨房来帮助他们完成的。并购之后,趣活美食送把这家企业打造成了一家专业的变温供应链服务企业,它在北京建立了很多复热中心,中央厨房出来的冷冻产品、冷藏产品在这些复热中心进行升温,然后由配送员快速配送到用户手里。
所谓变温供应链,就是特指在无店面餐饮配套物流里面的一些概念。如生产企业生产的温度100度,生产完了之后用零下几十度的温度进行速冻,速冻后存放工厂,存放温度现在变成零下十几度,然后用零下十几度室内配送车辆配送到尚食派的供应链服务站点,然后再用光波隧道,迅速加工到80度,再放到保温箱里,百度外卖和美团外卖就开始批发,再用3公里30分钟送出去,整个过程里面温度发生4、5次的变化。对于冷藏品来说,它的保证期很短,可能48小时或者24小时,它制作完了之后会有一个降温过程。比如说用4到10度的温度配送到服务站,然后服务站通过光波隧道再加热到80度,然后再60度配送出去。不管你是什么产品,温度变化都是非常剧烈的。还有一种是即食型的产品,北京有一个烤地瓜的,把地瓜烤好之后,保温箱内就是配套站点,它失温大约10度,配送到用户手里的时候还能保持那个温度。
变温供应链首先要有非常强大的平台接入能力,这样你才能获得海量的订单入口。现在目前整个的智能调度系统和全国二十几个外贸电商,像锦食送等等外卖我们都做了接口,餐饮企业把它的菜单、价格放到我们这里,可以一键式在这些上面开店,客户入口下订单,几十秒钟我们配送系统和餐厅就能快速接收到订单。你能不能对接到十几个餐饮外卖品牌,涉及到你的虚拟店在北京、上海开多少个。我们可以算一下,现在四十几个网店,无店面企业接入之后,每一个区域开一个,在北京可以开一千多家店了,这个平台的接入能力是你获取海量订单的基础。其次,就是在城市内的解冻和复热站点投资比较大,解冻设备、复热设备,这是我们的提前布局,你把东西送到我这不需要有高温,我们会把它变成80度,送到客户手里要60度,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的复热站点要以什么样的密度建设,如果要做取出以后40分的快递,每隔5公里建设一个复热站点,如果做30分钟,每隔3公里左右建设一个站点。杨树轶表示,今年趣活美食送在北京计划完成16到20个复热站点的规划,力争做到客户下单45分钟拿到他的快餐。
现在对于一些快餐企业来说,外卖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0%以上,有一些甚至达到了60%,这就意味着他的线上销量已经高于线下销量。未来,在用户习惯培养越来越成熟的基础上,整个店面的职能会发生变化,由用来服务型店面会转变为品牌的展示和服务体验。同时,单店的覆盖半径会增加到3公里左右,在北京人口密集的区域,你开一个店就可以覆盖33万的工作人口,这说明目前的市场覆盖率和店的数量相关性正在逐渐地降低。
杨树轶预测,2015年以后,会诞生出很多纯外卖的企业,它们没有店面,外卖是业务的主要收入,即使有店面,也是作为品牌和服务的体验中心。比如北京的“叫花鸭子”。同时,这种趋势将对快餐企业带来很大冲击,越来越多的食品制造企业跨界经营到快餐行业,正大食品在青岛又投资了几十亿元做快餐的企业,其本身的研发和生产力量非常强,他们没有直接接触到消费者,他们没有店面,没有触碰到渠道,而是通过美团外卖接触到消费者,通过快速3公里30分钟保温速递接触消费者。
“未来两、三年快餐行业分工,可能会逐渐细化,会有很多专业环节,每一个专业环节会诞生专业公司,比如说外卖平台服务商、品牌运营商、加工制造商、物流服务商,再由一个全程供应链的企业串起来,而那些从手机APP一直做到物流配送的企业会逐渐发现,自己战线拉得非常长,与那些细分服务的兵团作战会越来越辛苦。这个变化我们估计可能在一、两年之内就会变得非常明显,这种专业的供应链的服务商变更有可能会加速。”C


【编辑:editor】
上一篇:餐饮物流新主张
下一篇:走进江夏生鲜物流园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