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趋势看契机
——冷链物流发展管窥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2016年第02期第44页  2016-01-18

中国冷链物流业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以及高度分散化引发的种种问题,中国冷链物流的精英们都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模式才是好的,中国冷链到底应该寻找一条什么的道路,才最符合产业发展的趋势?

 

冷链物流 风生水起

 

对于2016年的冷链如何发展?又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中冷联盟秘书长刘京表示,2016年冷链发展的趋势可以概括为三点。

首先对冷链物流行业的最大猜想,就是冷链物流企业会演变为科技公司、生活服务类大数据运营公司,会成为最挣钱的行业之一,也是实现新经济人群消费体验的关键,成为受人爱戴和重视的行业。

其次是冷链物流企业在分销、贸易、纯物流企业之间徘徊思考。

最后是按照互联网+趋势影响,冷链物流企业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和大数据抓取,提前分析、预测、决策、调控物流行为,实现运输线路、车型、空载配货、诚信体系的智能化运营管理。

刘京说,“冷链物流市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预计未来3~5年年均增速21%。”预言冷链物流市场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的理由,既有国际化因素,同时也有国内市场的原因。

在他看来,“国内自贸区试点扩大,进口生鲜品类和数量大幅提升,APEC后亚太自贸区取得更大突破,进而带来新机遇,目前中韩和中澳自贸区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国内人均消费力提升,对生鲜食品品质要求提高,对冷链标准认知加强,国内法规和监管措施进一步完善,加之配套基础设施的升级加快冷链行业健康发展。第三个因素,来源于农村市场需求的激活,以及农产品进城、出国,将进一步刺激冷链的发展。”

这就是中国冷链行业的“大盘”,而对于这个美好的“大盘”,罗兰贝格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吴琪同意这个市场依然会以两位数的数字向前增长。

但同时,他指出增长也是一个双刃剑,因为需求以及政府制度规范下多重因素支持这个行业的快速增长,更多企业挤入到这个行业里边来,造成竞争的加剧,未来5年也将是这个行业整合的一个时间段,将会有大批业内和业外的资源共同推动这个行业的整合与发展。

对历年冷链物流50强企业结构特征分析,除了制造商直接切入、传统物流商切入、电商切入外,贸易商(生鲜进口贸易的贸易商和货代等)、制冷设备商已经高调进入冷链物流行业,相信后面还会有跟进者。

这就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跨界竞争,而且随着新的竞争者不断涌现,冷链物流的服务形成也更加多元化。围绕运输展开的服务,如冷链干线运输、冷库、冷链宅配等冷链包装产业、冷链认证服务(产品溯源、供应商等级评定)、生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IT技术商(全程质量监控、如温度、湿度等)全产业链构建正在形成。

对此,吴琪进行分析时指出:“冷链50强的前十名在近四年里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但随着其它冷链企业的快速发展,领先的企业也有可能被颠覆掉,被甩在后面的冷链企业如果企业战略和手段是正确的依然有可能成为颠覆者。”

为什么大的冷链企业近几年一直保持着相对领先的位置?究其原因,是这些企业在网络上已经形成了覆盖面更大的跨区域的网络。而目前中国冷链企业绝大多数是局限于某个城市或是在区域性网络下发展,这也就构成了冷链企业之间的差别。

对此,吴琪分析说:“从对行业发展来看,未来冷链企业的发展不可能限于一个城市或是某个区域下的发展,而一定是网络化的,这最终也许要依靠企业间的整合与合作来支持整个冷链发展的需求。”

今天我们创造了一个更为有利的环境,这可能创造更多的潜力,但今天,我们必须观察共享空间这个行业基础。这个行业基础或是需求在发生着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整合社会力量的需求力度越来越大。

“作为冷链企业当需要把自身的资产利用率变得更高的时候,在自建车队自建冷库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时候,如何挖掘整合社会上的运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组成,这将成为行业快速发展下的趋势。”吴琪说。

 

资本之下需求谋变

随着消费者对冷链需求的不断攀升,资本的不断注入更是推动了冷链物流的发展。于是,这两种推力在促进企业谋变。

围绕产业生态布局的资本不断出现,比如,类似国家冷链行业发展基金。同时,致力于投资冷链基础设施的技术、标准也在完善,如包装技术、质量监控系统以及行业标准构建等。

资本和技术仅仅是达到目标的工具而已,那么资本的助力该如何更好地帮助冷链行业发展,如何选择投资领域,进而更好地赚钱?面对资本,中国冷链物流企业未来如何布局,哪些发展模式将成为新宠?

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50强企业发展呈现出两大特征,基于规模和利润两个方向的差距在拉开,全国性行业龙头企业崭露头角。与此同时,与电商结合、冷链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商成为市场新宠。

对此,吴琪的观点是,从市场收入看干线运输是比较大的一个板块,但是从全球的发展趋势还是从冷链的解决方案上把握分析,未来仓配一体化的无缝链接是中国市场的一个需求点。

“冷链行业总体增长是基于总量增长决定的,但同时每个批次变小了,企业能否在其中找到更好的集成办法,这将意味着同时在冷链零担市场找到发展的机会。”吴琪同时指出。

面对这些变化,冷链企业当前的模式选择、业务布局及其代表模式,有SFCold的供应链模式、自动化冷库建设、厂家生鲜O2O应用,品牌生鲜产品交易中心、冷链装备制造企业、陆运冷藏标准箱,F端生鲜产品认证(溯源)业务、冷链企业服务质量评级机构、冷链发展投资基金(长短线投资)。

“在众多模式之下,对于冷链平台的投入,量和货如何能有更佳的匹配,提高所有车辆的运载率,减少空载?”在吴琪看来,这才是提高这个行业的效率大幅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

未来冷链的干线运输亦或是仓配一体化、或是城市配送、宅配、医疗的领域,都将成为创新的领域所在,也将迎来快速的发展,

与此同时,带有市场培育属性的生鲜电商随着国际生鲜电商国际化加快,也将加快国内冷链服务的国际化对接,国际化生鲜品牌进入我国市场,对综合服务能力要求提高,为具有分销职能的冷链供应商类型的企业快速崛起提供了契机。

在众多利好的同时,生鲜电商等互联网的应用对冷链物流标准落地也有一个倒逼效应。生鲜电商的竞争使得冷链服务标准越来越透明化、标准化、移动二维码等的应用使得标准动态监控成为可能。冷链标准的建立可能依然是某个企业主导。

从全球创新类企业的分析来看,主要集中于大数据应用、创建平台、以新的方式进入新的运营圈,而对于冷链这个行业新的进入者的创业方向在哪里?冷链物流领域是不是也可能出现颠覆式的企业。

对此,吴琪认为是有可能,“这种企业是将大数据应用、创建平台、新的方式进入的运营圈这三种可能整合在一起,才有可能颠覆这个行业的格局。”C


【编辑:editor】
上一篇:冷链物流在艰辛中拥抱发展
下一篇:高增长数字下的冷链物流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