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十四五”规划多处提到物流和供应链,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多角度勾画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蓝图,现代物流日益成为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面临新的形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针对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强调指出,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重点体现五个新变化:新阶段:从粗放式规模扩张向精益化提质增效转变;新任务:从单纯降低物流企业成本向降低供应链全流程物流成本转变;新模式:从传统物流模式向数字经济、枢纽经济、低碳经济新模式转变;新动力:从劳动力、土地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新机制:营商环境优化和体制机制改革是重要保障。
中国的货运行业多以小微企业的形态存在,据最新数字显示,道路货运从业人员接近2000万人,在现代物流乃至现代服务业中都是稳就业的重要渠道。货运行业供养人口接近1个亿,每个货运经营者和货车司机的背后都是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体。近来不少业界人士在探讨,如何实现传统货运企业从“草根”到“树根”的转变。“草根”更多反映了传统货运企业的广泛存在和韧性,更多让人们联想到其所代表的人间烟火气,及其对就业的重要性,以及对宏观物流拾遗补缺的作用。“树根”则意味着众多货运企业对整个物流生态的基础作用。
在数字经济时代,众多的货运企业更要力争成为数字科技的应用场景和载体,进而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数字货运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公路货运市场规模在5万亿元左右。其中,数字货运整体市场规模约为7000亿元,市场渗透率约为15%。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货运企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要从产业链和供应链完整和安全的高度来加以体认。各方应携手助推货运企业更好地上链入链,实现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扩链和强链。
平台是代表趋势力量的战略思维,物流货运“平台”,更是作为众多货运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货运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金融服务”相融合的场景化服务方案。中国物流与采购最新行业调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537家网络货运企业,整合社会零散运力594.3万辆,整合驾驶员522.4万人。2022年,全年共上传运单9401.2万单,同比增长36%。显然,数字货运平台已成为广大货车司机承揽货源的重要载体,有超过七成的货车司机使用过数字货运平台。
行业监测数据显示,数字货运中的网络货运平台通过高效匹配车货信息、缩短简化交易链条,能够提高车辆利用效率约50%。司机平均等货时间由2—3天缩短至8—10小时,较传统货运降低交易成本6%—8%。另外,专家表示,由于我国货运物流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低,通过建立数字货运生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还有很大空间。
当前,针对传统货运企业的赋能主体和路径均已明晰,也已初见成效,但货运企业的规模有限和数字化薄弱妨碍了其转型升级的速度和力度。为了进一步提升货运企业转型动力,应更好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各级政府投入更多的力量为货运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助力。对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强调指出:“技术方面应该逐步来提高数字化、智慧化的水平。要在发展中规范,国家出台政策支持创新创业的业态,但是同时也要制定标准,制约不规范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