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流的未来,与供应链物流一同进化
——专访易流科技董事长兼CEO张景涛
本刊记者 李静宇  2020年第08期第26页  2020-07-21

  数字化是没有争议的趋势,但数字化能否同时解决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历史遗留问题?4月30日,在2020战略暨产品发布会上,易流发布了全新战略目标——“构建供应链物流行业数字化(IoT)的基础设施”。这是易流新一轮战略变阵的核心吗?

  “透明是物流数据化的基础。”这是2016年易流成立10周年,身为易流科技董事长兼CEO张景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开场白。当时,易流发布了三大平台战略:易流云透明服务平台、大数据支撑平台和协同产业链平台,布下了行业互联网平台的一个战略棋局。

  岁月不居,弹指一挥间,4年时光若白驹过隙。

  2020年之春,易流作为物流数字化商业生态奔跑中的选手,再次提出了自己的战略产品——“构建供应链物流行业数字化(IoT)的基础设施”。在发布会上张景涛表示,随着物联网、5G时代的来临,让万物互联成为了可能,更让以往物理世界的“物”,转化成可描述的“数据”。

  在物流快速发展的多元化时代,在当下被疫情改变与纠缠的变数之下,易流新的战略发布意味深远,对于即将开始的再次提速起航,易流无疑站在一个新的基点之上,进入了又一轮的战略发展周期。

  在这个背景下,本刊记者再次采访了易流科技董事长兼CEO张景涛,他既谈到了易流新的产品与战略,也谈了对“新基建”的一些独到看法。

  随着物联网、5G时代的来临,让万物互联成为了可能,更让以往物理世界的“物”,转化成可描述的“数据”。所以,构建供应链物流行业数字化(IoT)的基础设施的价值突显得越来越重要。

  易流强调要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必须先实现“感知万物流动”,快速提升连接各类物流要素的IoT能力是行业、也是易流当前的主要目标。

  易流将围绕产品体系从两方面发力,一是从产品本身的层面,进一步提升产品自研与创新能力,产品将从满足需求,逐步走向创造需求,同时不断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

  易流用四年的时间走过了产品的迭代升级之路,包括2019年发布的“蓝崶”,2020年发布“温签”“易崶”都是典型代表,在市场上鲜有功能、性能相近的同类产品,而且它们的综合使用成本都很低。

  通过实践,张景涛相信,“凭借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不仅帮助大型企业实现供应链物流数字化,同样能够帮助更广大的中小微企业完成数字化,这样行业才能整体发展”。

  同时,易流产品体系进化的第二个方面是,一直秉持开放共赢的生态化建设姿态。张景涛认为,“合作伙伴和易流一起进行数字化方案的规划设计和落地,给易流云平台打造了更强大的数据接入能力,无论是易流的IoT设备,还是非易流的IoT设备都可以快速地接入易流云平台,伙伴企业也可以借助我们的平台和大数据能力,向客户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服务。”

  截止目前,易流平台已经连接超过160万辆货车、170多万名司机,服务超过4万家企业,其中世界五百强与中国五百强企业合计超过60家,中国物流百强企业超过60家,累计完成订单6亿多个。

  冷链作为易流占据优势比较大的细分市场之一,服务着73家全国冷链百强企业,通过定位和温湿度监测的IoT设备连接了5万多辆冷藏车,占全国冷藏车比例超过30%。

  这些举措有理由让人们相信:更多开放共赢的生态合作模式将进一步加速IoT的连接渗透,让更多的物流要素被更深度地连接。

  感知是基础,但并非全部

  物联网时代,核心要素是以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为载体,并结合智能硬件设备,才能发挥其背后的作用和价值:重塑供应链、物流效率的生产方式。

  5G商用时代已全面来临,为物流的数字化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新一代技术成为企业数字化的重要抓手。

  数字化转型作为全行业升级过程的重要抓手,可以和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提并论。对于这个过程张景涛认为,“它一定是漫长、波折的。有些技术看起来很美好,但还不一定已经成熟到可以落地应用,在供应链物流行业,怎么把前沿技术合理地应用在实际业务场景下可能是决定我们能否尽快实现突破式发展的关键”。

  站在整个社会经济层面这样的高度,前沿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在未来将催生巨大的价值。以5G为例,如果说二十多年前的互联网热潮中建设的是“信息高速公路”,5G也许更应该被称作“信息高速航线”。

  “高速率、低延迟的无线网络对于加快实现‘万物互联’是非常重要的,”张景涛在采访中表示。

  张景涛指出,“在供应链物流领域,现阶段易流认为要加大物联网的渗透力度,但是随着各类物联网设备越来越多,它们采集数据的种类越来越多,对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易流已经推出的一些采集影像数据(图片、视频)的产品,传输的数据量就很大,那么未来,相信对带宽的要求会更高”。

  这也正是易流在发布会现场所强调的“感知·加速”。“我们在强调感知,但感知只是现阶段的重点目标,”张景涛说。

  采集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反映物流活动、物流要素的实际情况,未来,我们还需要拥有通过网络“控制”实际物流活动的能力,比如当通过IoT设备了解到冷链货物的温度不达标,需要及时远程调整制冷设备;当货车驾驶出现危险的时候,需要及时干预车辆的行驶,这些都对网络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产品体系,我们经常讲一句话:用数据代替经验,用算法辅助决策,让机器具备灵魂。”张景涛在采访中表示,用这句话来描述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是比较贴切的,数据资产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资料”,我们从数据中能够了解很多,改变很多。

  未来易流将在供应链物流领域实现更高程度的数字化,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的界线很可能将是模糊的,是高度融合的,这些都建立在更高速率、更低延迟的网络传输技术上面。

  “如何在感知后快速地干预以达到最终的管理目标才是感知的更高追求。”基于易流多年的实践,张景涛感悟颇深。

  当“新基建”震撼来袭

  聚焦在供应链物流行业,大数据、智能化即将掀起数字供应链变革的同时,人们预言了“新基建”的风口已然到来,但很少有人知道“新基建”在物流领域该如何破局。

  易流在数字化领域的实践以及对这个行业前景思考的过程中,同样也包括了对当下新基建存在问题的思考。

  “新基建”现阶段主要的问题有两点,张景涛说:“首先是行业现在的基础底子还没有打牢,也就是我们提出的‘数字化’的基础设施还远远没有形成”。这就导致了现在很多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物流数字化转型,都是“单点优化”,没有办法实现“全局优化”,我们常常听说的“孤岛效应”、“烟囱效应”等等问题都来源于此。

  “总体来看,行业对数字化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并且数字化有关的观点也是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方法论或者目标,这也是我们此次提出新战略目标的原因之一”。

  十三年前易流提出“物流透明理论”,行业对透明的价值逐步有了普遍的认知,此后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也因此逐渐提高,易流从中体会到要推动一场变革,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看到共同目标。

  对此,张景涛强调,“此次也是想通过新战略目标,给全行业树立一个共同的目标,集中行业力量共同发展”。

  今天,我们是否能在“新基建”的框架下看到智能供应链的新格局?随着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深入,供应链预测和响应的能力会更强大,更加柔性、灵活、效率更高,甚至大的行业模式也许都会被改变。比如从B2C会不会发展成C2B?张景涛回答说:“我认为这都是有可能的,但是无论供应链运转的形态如何改变,‘感知能力’永远是不变的基础,谁能全面、实时地感知供应链变动,谁才有可能实现企业效率的提高”。


【编辑:editor】
上一篇:揭开能链集团数字供应链神秘面纱
下一篇:打造冷链解决方案第一品牌 引领行业不断迈入新境界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