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湾区物流立体大通道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2024年第7期第32页  2024-07-02

  2024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5周年。5年间,大湾区经济总量从超10万亿元上升至超13.6万亿元,在2023年突破了14万亿元。这个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珠三角九市组成的区域,正在迅速崛起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全球力量。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逐步发展为城市群和经济中心,其物流体系也在不断地创新与突破。一系列新的物流通道、模式和技术的推出,使其“水陆铁空”物流立体大通道更加通畅,不仅提升了区域内的物流效率,也串起产业“连廊”,大湾区产业优势、物流优势充分发挥,从而借助带动“湾区制造”通达世界,大湾区一体化协同发展正阔步向前。

  一是推进通关便利化,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随着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强化,国际一流湾区及世界级核心枢纽日渐成型。今年一季度,广东对中国香港进出口2520.4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出口增长11.9%,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为进一步提升大湾区核心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高效且便利化的通关流程与货物流转周期亟须完善。大湾区港口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格局。香港港以其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在全球航运网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圳港凭借其高效的物流体系和先进的港口管理经验,成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广州港则以其广阔的腹地资源和多元化的货物结构,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这种差异化的发展格局,使得大湾区港口群在面对全球经贸形势变化时能够更加灵活应对,保持竞争优势。早在2018年,粤港澳海关就签署了《港珠澳大桥三地海关合作备忘录》,建立口岸联络机制,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今年3月,大湾区“三地一锁计划”正式启动,通过标准制式的安全智能锁及卫星定位装置让公路口岸自动快速核放成为现实,在提升跨境货车通关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企业物流运作成本。

  二是高效便捷的陆路运输体系,促进大湾区发展重要支撑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加快加深,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以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重点的“软联通”也在持续拓宽和深化,粤港澳三地在贸易、投资、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其中,空港物流的持续增长显示出大湾区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活力。东莞与香港的空港联动,为大湾区的物流效率提升打开了新的大门。通过“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项目,实现了跨关境安检前置的海空联运模式,这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综合运营成本,还极大地缩短了货物的转运时间。

  在铁路物流方面,大湾区的铁路货运通道不断完善。回顾过去十年,粤港澳大湾区的中欧班列通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线到网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已开通多条通往欧洲、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货运班列线路,形成了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网络。

  公路运输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以广州—中山—珠海、广州—东莞—深圳以及跨珠江口通道为主干,构建了环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这一布局使得大湾区内部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公路运输提供了便捷通道。

  三是加速发展智慧物流,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在物流行业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下,智慧物流日趋普及,数字化技术应用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使用智慧物流工具与海外市场对接。2023年11月,广东省发布了《“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充分践行“智享联通”理念,加快推进大湾区物流数据共享。广州市还作为国际智慧口岸试点建设城市,围绕运行管理数字化、设施设备智能化、跨境跨合作常态化等目标,进一步完善智慧物流体系,促进区域间及跨境贸易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新兴科技,发力打造更加高效、稳定、具有性价比的跨境物流服务,以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和运营效率。得益于此,湾区的中小企业可以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进一步迈向全球市场。C


【编辑:editor】
上一篇: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逐步构建全民监督、监管体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