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手的库存
李小米  2013年第07期第64页  2013-06-16

       2012年制造业的各个领域不约而同地爆出了库存危机,比如李宁、百丽、美特斯邦威等鞋服品牌以及新飞等家电企业,居高不下的库存,让这些企业不堪重负,危机重重。究其原因,众说纷纭。一部分人认为这是由于从2008年至今的全球经济低迷致使需求下降;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没有安全的库存概念。
       1979年,丰田生产方式引入中国。丰田生产方式的关键特征就是“零库存”生产,其目的为最大限度避免浪费现象和降低成本。与“零库存”关联最频繁的语境,无外乎是“制造业”与“物流”。作为链接制造业与物流的关键词之一,一直以来,“零库存”都被以精益生产的代名词而被制造企业竞相标榜。制造企业们谈库存“色变”,视库存为烫手山芋,如履薄冰,力保平衡,有的干脆把这个包袱甩给为其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一位来自山东物流企业的张总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主要是为汽车主机厂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现在他们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库存压力过大。“作为主机厂,他们是零库存,而供应商为了争取份额,减轻物流成本,就大批量地送货,导致我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库存居高不下,现在的情况是以我们的现有能力,只能做一至两个供应商,如果想把所有的供应商的业务都集中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此,惠普中国有限公司供应链顾问罗辉林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供应链问题,“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不准确、缺乏有效的库存控制和供应链管理失衡等,这些状况最终都会导致企业库存过高。”
       丰田所采用的“”生产模式被全球制造业竞相效仿,那么库存真的可以为零吗?北京交通大学高自有教授认为“如果把企业比作船只,库存就是湖泊里的水!”库存过少只能暴露出企业更多的问题,保有安全的库存才是企业的最佳选择。
       罗辉林也认为,对于库存,企业不应该谈之色变。“供应链是从销售领域一直延伸到生产领域、原材料领域。对于某一品类的商品,会有多个制造商,而这些制造商的供应商有可能只有一个,也有可能是几个,因此在供应链上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库存的设置,比如应付零售市场的销售,我们为了不断货,强占销售机会,要设一个零售库存,从分销体系批发商到零售商要设批发库存,制造商到销售渠道之间要做成品库存,制造商要设原材料库存,原材料的供应商则还要设成品库存,这一系列下来以后,为了一个产品,最终能够在零售市场上卖出去,我们后端实际上有若干的库存。都说库存是万恶之源,库存就象人体脂肪,如果没有脂肪,人不能生存,同理企业设置库存也是必要的,只是在于多少。”
       作为供应链末端的制造企业在做决策的时候,会面临很多干预因素,如产品的品类管理,地域控制以及生产因素,销售因素,原材料产生的因素,而由于因素干扰带来的误差将通过牛鞭效应导致整个企业供应链链条上库存控制的失衡。罗辉林坦言他的项目也遇到过张总所说的这种境遇,“谁都想去卖出更多的商品,当滞销的时候不想把商品放在自己手里而是把积压转移给别人。这种做法对整个供应链都是非常危险的。现在大家都在学丰田的零库存模式,可是零库存是针对原材料模式而言的,要在整个供应链的企业中实现一种匹配合作的模式,让上下游的合作单位之间建立协作和沟通的共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盯着上家防着下家’。”
       对于物流公司如何破局库存危机,罗辉林认为,一般来讲只要主机厂有完整的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就可以很有效地节制供应商。但是他很担心这正是目前国内供应链模式难以完善的顽疾,也就是说,物流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上并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是沦落到从属地位。“从物流企业的位置上想推动这种变革非常困难,因为很多主机厂都很难做到这种程度,而他们的方式非常简单,就是压榨供应商,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
       对于罗辉林的分析,张总表示认同和无奈,“我们的运输业务也是这样,现在运输这一块的里程价格、人工价格基本上都是透明的,可是供应商要求我们以配货价格提供运输服务,这使我们的生存空间、利润空间基本是趋于无或亏损的状态,企业发展的动力都没有了……”
       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业”联动已非新鲜话题。早在2007年9月25日,国家发改委在上海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这次会议启动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并得到了业内专家、地方政府、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的普遍响应。2009年3月,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具体内容,该规划又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列入规划中九大重点工程之一。然而,6年过去了,两业联动的现状仍不容乐观。一如以上业内人士所说的那样,在两业联动中,物流业仍没有话语权。
       浙江中捷环洲供应链集团总裁宋国安说,对于客户,过去一直称之为上帝,可是他并不主张用“上帝”这个称呼,“上帝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很麻烦,所以不能叫做上帝,要叫兄弟。兄弟有事情互相商量,物流企业也应该对供应商做出评论,他的规模,他的管理,他的实力,他的诚信,对待你是否公平。这种合作的伙伴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门当户对,如果没有公平对待,再好的客户也不能带给你更多的效益。” 

       中铁快运企业管理部部长尚尔斌从2007年至今参加了历次发改委的两业联动的会议,他表示非常认同宋国安的观点,“门当户对不单纯是寻找规模相当的企业,而是在合作中找到我和我的客户差距在哪里,或者和竞争者差距在哪里,在企业的合作中,能做大而强更好,不能大而强,也可以做小而美,关键是要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以前说物流企业从佣人变成管家,后来又提出应该成为伙伴,而现在又提出要成为兄弟,我认为只有成为这样的关系,才会平等,才会共赢。C


【编辑:editor】
上一篇:铁路改革新瓶装的什么酒
下一篇:2013津沽环保行启动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