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不胜不休!
文/楚耘  2021年第8期第12页  2021-07-19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然而人类工业化以来,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增加,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难不断。

  今年入夏以来,美国、加拿大的多个区域,遭遇了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加拿大一小镇的最高气温达到了49.6℃。北美热浪尚未过去,科威特多地气温又超50℃,首都科威特城最高气温达53.2 ℃。

  随着全球变暖,导致海平线以每年两三毫米的速度在增加;山地冰川因气温升高而退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引起农业产量明显的区域差异。一般中高纬度地区产量增加,而在热带和亚热带只能以一些耐高温作物为主,产量下降,尤其是非洲和拉丁美洲,二氧化碳浓度的加倍可能引起农作物产量下降30%。因此,全球最贫穷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饥荒的危机大大增加,而且高温还会导致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复苏。

  近些年以来,随着气温不断突破纪录,高温潮变得越来越常见,我们人类正在遭受自然的惩罚。故此,由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做出了统一安排。

  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与治理非常重视,在今年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提到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中国一直在为环保做出积极贡献,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期限仅为30年,远远短于欧美发达国家50~70年的时长。这不仅彰显出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也彰显出中国主动履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绝不是喊口号,为达目标,中国一直在行动。目前,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城市达441个,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8平方米。新增公路绿化里程18万公里,铁路绿化里程4933公里。截至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3.04%,森林面积2.2亿公顷。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提倡绿色物流,减少碳排放,也是物流业当下的建设重点。据了解,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5%,因此物流业的碳达峰和碳中和任务十分繁重。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双碳”目标将会孕育全新的、低碳的物流模式,这对物流企业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双碳”目标为物流业向绿色低碳全面转型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时间紧,任务重,在这场低碳转型的重大变革中,物流业要众志成城、决战决胜、不胜不休!C


【编辑:editor】
上一篇:一个重要的课题
下一篇:凝心聚力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