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物流 繁荣经济
文/楚耘  2024年第11期第12页  2024-11-1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完善流通体制,加快发展物联网,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加快完善流通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现代流通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的内在要求,是经济循环的“血脉”,能够为要素自由流动提供重要保障,对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现代物流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可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因此,建立高效率物流体系,能高效畅通国内大循环,释放内需潜力,这也是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物流衔接供需两侧,串接上下游、产供销,推动产业链的分工深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快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瓶颈和堵点,为商品和要素自由高效流动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其中重点提及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

  今年是“快递下乡”工程启动10周年,10年间快递业通过“快递下乡”“快递进村”“一村一站”等工程不断推动农村邮政快递网络下沉,实现了“乡乡设所、村村通邮”,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有效服务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收投快件量10年间增长超10倍。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快递企业持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逐步完善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乡镇标准化服务网点、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等三级基础设施,农村寄递服务更加快速准确,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一千二百多个县级公共寄递服务中心,超三十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物流畅通,经济繁荣。截至8月13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快递下乡”10年硕果累累,农民消费更便捷、市场要素更畅通,推动形成了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也使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提升了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优势。C


【编辑:editor】
上一篇:加快数字化转型 促进智慧化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