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双循环”经济增长模式
栏目主持/陈祥森  2020年第09期第30页  2020-08-26

  主要由内需拉动的“双循环”增长模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以此为话题,纵横捭阖,直抒胸臆。

  经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

  专栏小编:三位专家好,欢迎做客“深度”栏目。现在,大家最关注的是疫情之下的经济状况,我们“深度”栏目就是谈经济的,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这方面情况吧。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中国应该加快形成主要由内需拉动的“双循环”增长模式,同时吸引外资和稳定对外贸易。对此,请三位专家谈谈你们的看法。

  金玉其中: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了2020年下半年的经济运行方针,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近年来,有效需求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挑战,疫情的冲击无疑加剧了这一点。因此,当下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供需内循环。如果不扩大需求,无论如何降成本、保运行,长期来说都难以持续。

  把酒临风: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尤其是外部挑战。港媒称,美国政府官员明确表示将放弃奉行四十多年的对华“接触”政策,这一变化可能会结束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因此,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出,我们应加快形成主要由内需拉动的“双循环”增长模式,吸引外资和稳定对外贸易,扩大国内最终消费,避免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资产泡沫,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好地维护“六稳”、“六保”工作,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夜雨观澜: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化发生了重大的转折,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推动制造业“两个转移”——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中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在这同时,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产生了竞争关系。美欧近年发布的报告,都将中国作为5G、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也是美国挑起与中国经贸摩擦的重要背景。新冠疫情爆发后,重创了全球经济,造成外需的进一步萎缩,全球供应链也不稳定。在此背景下,主动推动我国从旧的国际国内循环模式转向新的国内国际循环模式,是保障我国经济安全,谋划新增长空间的举措。

  专栏小编:新冠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旧世界秩序裂变时期已经到来。在国际秩序新平衡达到之前,外部世界不确定性会非常强。因此,不论从经济安全,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构建内循环为主体的体系都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国经济工作着力点将会转向内循环这个方向。

  金玉其中:我觉得,在产业循环上,需要稳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构建三次产业结构协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实物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共生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区域循环上,需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更有效的区域协调战略,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加强区域之间联通性,畅通区域间循环。在城乡循环上,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农村成为新的生产中心与消费中心,推动城乡形成多层次交换循环。要素循环上,要进一步打通痛点与堵点,畅通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的循环。

  把酒临风:在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首先要利用我们产业基础实力雄厚、产业链条完整,战略回旋空间大,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推动实现内部自我循环。其次,要摆脱过度依赖传统国际大循环模式,形成更多的面向南方国家,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大循环模式。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市场加大对全球的开放,继续和世界分享中国市场机遇;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继续为世界提供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形成国内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专栏小编:由内需拉动的“双循环”增长模式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有学者说,以前我们是客场全球化,现在要主场全球化,要把中国市场变成全球市场,所以,国内市场在规模、容量和质量上要提升,要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市场,更好地开放市场,吸引各类要素聚集。

  夜雨观澜:构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对外开放,而且也是对内开放,破除垄断,建成统一、竞争、有序、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不同经济体制共同发展。这是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前提和基础,而关键在于要打破垄断。

  金玉其中:近些年来,中国在营商环境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与我们持续不断深化放管服和其他有关方面改革有关。在新形势下,要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仍然离不开营商环境的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甚至这方面要求更加迫切了。这就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将营商环境建设继续推向深入。比如,今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就是深化基础性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打破行政性垄断,大幅减少政府直接配置要素的范围;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改革,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通过竞争等市场手段平等获取要素。

  把酒临风:现在我国已形成了以18个自贸区和1个自由贸易港为高地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无论是自贸区也好,自贸港也好,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围绕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金流动自由、运输自由、人员停居留和就业自由、数据流动自由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建设开放新高地,拓展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所谓高度,就是要以自贸区(港)为依托,培育与国际市场相通的制造业、服务业在内的产业实力和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新兴产业基地、要素和大宗商品交易配置平台和国际贸易航运枢纽等。所谓深度,就是要围绕率先建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大幅降低外资在金融、保险、物流、研发设计、教育卫生、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准入门槛,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竞争性市场体制。所谓广度,就是将改革开放和产业升级的措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

  专栏小编:现在,美国搞逆全球化,疫情又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继续高举全球化大旗,维护国际经济良性大循环。对此,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金玉其中:我们要以高水平开放反制逆全球化、以改善营商环境反制“撤资论”、以超大市场的吸引力反制“脱钩论”,加快形成于我有利的国际经济大循环。我相信,中国正在打造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必将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球化朝着更深领域演进。

  夜雨观澜:我们看到,修订后的美加墨协定正式生效,其中的毒丸条款就是针对中国而来的,是其试图削弱中国在全球贸易和产业供应链地位的重要一步。接下来美国会与欧盟、英国、日本等达成类似的FTA协议。对此,我们应抓住时机加快中日韩、RECP、中欧BIT谈判,适时启动加入CPTPP谈判。一方面努力打破““去中国化””的图谋,另一方面,要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产业、资本和人才通过FTA规则吸引到中国来,促进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更加完整、更具韧性、更有竞争力。

  深化改革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专栏小编:在改革开放40余年中,我国对外国市场开拓有余,而对国内市场建设不足。如果说,过去数十年的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对外开放,那么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将促使我们更多反思国内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倒逼国内改革加速。

  金玉其中: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与企业家座谈时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国内循环为主,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我理解,目前我国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唯有打通国内大循环,才能够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

  夜雨观澜:实现“内循环”关键要有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来支撑。当年罗斯福总统意识到,美国社会如果想稳定运行,必须得搞出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来。通过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保障,把社会从之前的“金字塔”变成“橄榄球”造型。我国要把“内循环”也搞起来,本身是个系统性工程,超复杂,而且不是短期内能搞定的。如果单纯提高工人工资,确实是会增加消费,但会损害我国产品的海外竞争力。

  把酒临风:中国的中产阶层怎么界定?年入50万以上的是中产阶层,年入5万的算不算?中国现在尚有6亿人月入也就1000元,这年入5万当然能算中产阶层了,但是他们能消费到一个什么程度?所以当下急需努力“脱贫攻坚”,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专栏小编: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大关,但仍有6亿低收入群体。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市场,现在正好跳过了中等收入陷阱,进入了1万至3万美元的发展阶段,潜在的经济活力和发展余地和空间还非常大。

  把酒临风:目前在新冠疫情冲击之下,如政策不当,掉回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仍是存在的。因此要采取特别措施刺激消费、促进就业、强化保障。现在最有效的就是降低个人所得税。我看到黄奇帆讲,降低个人所得税率不会减少税收总量,反而会增加税收总量。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七级累进、最高45%的所得税率,在全世界算是较高的。我国每年的个人所得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7%,大大低于发达国家20%、发展中国家15%的比重,甚至比俄罗斯都要低。之所以这么低,一个重要原因是高边际税率下,很多私营企业主在企业不领工资,而是将收入留在企业转成按25%的税率交企业所得税;一些高收入人群要么移民要么将企业迁到香港、新加坡等地以避税。按照国际惯例,个人所得税率应该小于或等于企业所得税率,现在企业所得税降到了25%,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也应由45%降到25%,相应的级次税率也应下降。此举不仅不会减少税收总量,反而会扩大税基,刺激消费,形成税收总量的增加,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也会逐步提升。

  夜雨观澜:我国对于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为优惠的政策了。但为何大家都不知情,还在众说纷纭地提出各项优惠政策要求呢?除了有关部门宣传不够外,还与该政策不是立法、只是短期政策、缺少长远预期有关。考虑到立足国内大循环的战略需要,建议将这一短期性临时性政策转变为长远的基础性制度,上升为法律,以稳定社会预期。一旦小微企业缓过来劲来,必将以新的就业带动更多就业,进而推动经济向好的循环方向发展。

  金玉其中: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做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中低收入群体,加快形成“橄榄球”造型收入分配格局,才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在扩大内需中政府可以发挥两个直接作用,一是通过政府采购形成当期消费需求;二是通过政府支持的公共投资来形成有效投资需求。政府采购对扩大内需的促进作用、引导作用,提高和优化公共投资效率及结构,更多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卫生、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进步等公共领域,发挥公共投资对总需求的乘数作用。同时,还应注意到政府与市场不是简单的替代或互补关系,强市场需要健全的法治体系,“有为政府”能更好地维护和催生“高效市场”。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夜雨观澜:今天的世界已经很难容忍国家资本主义了,中国一定要主动警惕这一点。我们自己制定的国内政策,实际上对有世界也是有影响的。国际上只要看到中国政府还在干预产业和企业,就会担心存在不公平竞争,就会怀疑企业的背后有政府。华为始终与政府保持距离,但西方国家依然认为华为跟政府有关系,所以我们要警惕政府对市场干预得太多。

  专栏小编:“内循环”已成为我国今后几年经济模式的主基调,“内循环”可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而且还可以通过增加进口拉动周边国家、国际社会,进而带动世界经济的复苏,拉动国际经济大循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金玉其中:内外双循环这种事早就应该做,而且是大方向。发达国家都得有个强大的内部市场来消化产能。以前我们对内部市场重视得不够,今后要作为国家安全问题来看待了。

  把酒临风:中国现阶段,特别是中美贸易战以来,让中国意识到要拉动内需。中国的投资基建已经过剩,出口创汇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也已经过去了,未来经济驱动最大的动力还是内需。希望中国能够加快改革,平衡和减小贫富差距,实现科技产业链升级改造,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专栏小编:构筑国内循环为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你们认为还需要着力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金玉其中: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疫情对全球化的影响和一些国家推动““去中国化””等原因,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短期会受到明显抑制,我国的供应链会受到侵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实现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肯定会有很多不顺畅,那么通过深化改革来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是继续对外开放,提高国内经济供给质量,挖掘我国消费潜力,在提高我国国内自我经济循环量的同时,还使得国外产业更加依赖中国供应链和产业链,更加依赖中国的巨大消费市场,这本质上也就是促进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夜雨观澜: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经济体,如果没有政府在硬件软件和人力资本培育上做了这么多工作,市场也不可能自发地去发挥作用。市场经济的两只手,一个是政府之手,一个是企业无形的手,两手并用这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宝贵经验。但同时我也担心,政府是营商环境的营造者、规则的制定者和公平的维护者的角色,会不会更多地直接去配置资源?比如说很多城市都有大量政府引导基金,补贴补助型的专项基金,由此催生了一个专门的服务产业链,去和政府的内部人勾兑。有人说,中国的商业模式不只是toC、toB,还有toG(政府),因为政府掌控和配置的资源现在有增多的趋势,比如今天搞这个项目,明天搞那个专项,加剧地方政府负债,有时还没有产生效益,新一任政府上来,又搞一轮新东西。我看,政府只要把社会整体环境营造好,中国发展空间其实还是相当大的。若是盲目强调内需拉动经济,仅仅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原有的已经满足的需求,而不是通过产业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来满足更多的新需求,推动经济有更高层次的发展,强调内需拉动经济的货币超发只会走向滞胀。

  把酒临风:中国现在拥有全世界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许多人为此骄傲,其实,这是不值得骄傲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小国,小国不可能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门类不齐全,并不是他们不能,而是不屑。美国的造船业几乎消失了,可是,航空母舰都是美国自己造的,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造不出来。低端产业的产品大多是不值钱的,一个国家不值钱的东西造得再多,也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人均GDP的水平。必须建立强大的高端产业,才可能产出足够的GDP,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强大的高端产业,必须拥有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力量,还要有大量高水平技术人才。

  专栏小编: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解放了思想,破除了封闭和禁锢,人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创造美好生活。那么构筑“双循环”经济增长模式,我希望仍然以这个状态去谋发展。好,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C


【编辑:editor】
上一篇:发展才有未来
下一篇:科技与制度—— 双轮驱动经济发展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