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期 未来已来
栏目主持/陈祥森  2020年第12期第26页  2020-11-20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畅谈感想。

  未来可期

  专栏小编:三位专家好,欢迎做客“深度”栏目。10月份召开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会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此,我们物流界非常关注,所以今天请三位专家谈谈你们的感想。

  夜雨观澜: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个建议立足当下,着眼于未来,可谓高屋建瓴。当下出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新冠疫情又加速了大变局演进,大变局一方面使得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波谲云诡,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充满巨大的风险挑战,另一方面也蕴藏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那么,“十四五”规划如何在这个新变局中实施?我认为,未来可期。因为我们有优势,利用我国产业基础实力雄厚、产业链条完整、战略回旋空间大、超大市场规模的特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就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完成“十四五”既定目标。

  金玉其中:“十四五”发展主题是高质量发展,不但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生态、文化、国家治理体系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由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全面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率、效益的发展。发展主旨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前提在于人民与日俱增的需求,发展动力在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发展落脚点在于不断提高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主线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发展理念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十四五”规划围绕着新发展理念谋篇布局,同时我们要统筹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把安全发展贯彻到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高质量发展需要供给与需求两侧同步发力,从供给侧提升供给质量,同时,需要采取更积极政策扩大需求侧空间,以持续拉动经济增长。发展的战略支撑是科技自立自强,将创新放在发展的核心地位上。

  把酒临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制定了新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不但是量上的延续,也是质的飞跃、能量级的跃迁。在“十四五”目标中,提出要实现“六个新”:一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二是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三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五是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六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这“六个新”是一个新高度,包含内容广泛,其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共同富裕、共同繁荣、高度文明,并对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新型强国。

  专栏小编:看到这个建议,我们都感觉到了未来可期。那么,从产业和实体经济的视角看,你们认为应当怎样去认知建议,怎样去发展产业?

  金玉其中: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五中全会通过建议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这对于我国今后发展极其重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升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部制约,而“十四五”期间我国会着力改变这个状况,沿着既定路线,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大家所关注的几大科技领域也会有重大突破,改变受制于人的窘况。因此我说,“十四五”是个重要的节点,肩负着我国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打赢科技持久战的历史使命。

  夜雨观澜:我们看到建议明确要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把目标确定在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并将要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现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目标。

  把酒临风:我看到有分析认为,“十四五规划”将重点聚焦四条科技主线。一是芯片、半导体。十四五规划中半导体芯片行业新一轮政策目标或将打造从半导体设备与材料、IC设计与制造、电子零组件、终端产品都能加以整合的国际品牌巨头。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凭借其高电导率、高热导率、耐高温、耐高压等特质适用范围广,将成为行业发展热点。二是生物技术。从目前情况看,新冠疫情极可能长期影响世界,使得生物安全作为我国十二大国家安全体系之一,持续获得关注。无论从新冠疫苗的研发的短期角度,还是我国创新药与国外的落后对比,医药生物技术发展的迫切与重要性在未来5年将不断提升。三是物联网。5G将突破数据的传输限制,为物联网构建了完整的网络基础设施,大幅拓展了物联网的应用范围。2017~2025年,产业物联网连接数将增长4.7倍,消费物联网连接数将增长2.5倍。四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销量占比将达到25%左右。按2019年汽车2576.9万辆的销量估算,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要突破644.2万辆占比才能超过25%,意味着年均复合增长率32.21%。

  专栏小编:“十四五”期间不仅在科技上要有飞跃,其他领域也要有大发展。我们看到建议明确要求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夜雨观澜:把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就是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对此,在“十四五”期间将会出台利好企业的政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对于技术研发,将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

  把酒临风:现在我国最稀缺的就是科技龙头企业,所以无论国有还是民营的,国家都要给予大力支持。像华为那样研发高投入的企业现在并不多,那么“十四五”期间,能够在所在领域通过高额研发形成技术领先的企业,应该给予大额政府补助,这样可以资助企业能够持续投入,争取形成我们中国的技术壁垒。

  金玉其中:这也就是说,这种企业能够通过研发迅速进入制造阶段,并能够快速获得市场份额,进而形成壁垒。我觉得有几个行业有望能产生这样的企业:复合超硬材料及工具生产企业、化学与生物制药企业并能够研发创新药的企业、精密制造龙头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这些领域基础比较好,而且一些企业也对标国外优秀企业在追赶,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可以说“十四五”期间是这些企业极好地成长期。

  专栏小编:目前在人工智能方面,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融入了多项领域,许多技术成就都是世界首次应用的。现今每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都将近30%,市场规模也已经超过500亿元。

  把酒临风:其他领域咱不熟悉,只说物流领域吧。人工智能在物流中的应用是个普遍现象了,如无人卡车、AMR、无人配送车、无人机、客服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代替部分人工,还有通过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运筹优化等技术或算法驱动的,如车队管理系统、仓储现场管理、设备调度系统、订单分配系统等软件系统提高人工效率。科技赋能下,物流领域的应用将逐渐体现其技术优势,不论是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各类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将进一步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效能,推动中国物流业流实现“跨越式”发展。

  未来已来

  专栏小编:“十四五”期间,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加快突破及其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已成为“新工业革命”的主战场,科技赋能将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我们已感到未来已来,这些新科技正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金玉其中:我也有同感。科技赋能给我们来了了全新的感受,5G已成为制造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底层技术,而人工智能的加速突破和应用将大大提升5G的商业应用价值,大大提高工业的研发效率、生产效率、工程化效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突破,成为改变制造业形态和结构的最重要动力。未来5G及其商业应用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新动能。按照产业间的关联关系测算,2020年5G间接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超过4190亿元;2025年5G间接拉动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1万亿元;2030年5G间接拉动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进一步增长到3.6万亿元。而随着人工智能从专用智能向通用智能的发展,从人工智能向人机混合智能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加速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渗透,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如火如荼,人工智能产业将蓬勃发展。

  把酒临风:现在世界各国都认识到5G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引领的重大意义,主要发达国家均把发展5G和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美国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一方面打压中国企业、破坏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和技术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强化其技术和产业优势,给中国以《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深化工业化进程带来极大挑战。在5G领域,美国政府和企业为重塑其领导力,试图以“开源、开放、白盒化”的技术路线,在5G时代重构全球ICT产业生态,体现了美国的大国博弈战略意图,即促进CT价值向IT价值转移,利用其底层硬件芯片和基础操作系统的雄厚优势,重新夺回失去的通信产业领袖地位。这必将对我国基于5G技术的网络强国建设和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构成严重的威胁。

  夜雨观澜:他们那些技术路线特别针对我国华为、中兴等企业的一体化技术和业务优势,计划通过推进通信设备产品的模块化和标准化,促使通信设备的关键性能和功能由在底层芯片和基础软件等领域具有优势的美国企业来定义,而不是由华为等一体化通信设备企业定义。在人工智能方面,去年2月11日,特朗普签署了《美国人工智能发展倡议》。这份名为“维护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力”的行政命令是美国政府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人工智能助推计划,提出美国是人工智能研发和部署的全球领导者,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领导,对于维护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以及以符合美国的价值观、政策和优先事项的方式塑造人工智能的全球演变至关重要。必须看到,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这种机遇同时也是巨大挑战,中国必须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在大国博弈中深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建设现代化强国。

  专栏小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美好愿景,要想把这个愿景变为现实,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扫除前行路上的阻碍,尽快落实到位。对此,你们是怎样看的?

  金玉其中:未来以来,关键是要抓住当下的窗口机会。现在新冠疫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受新冠疫情影响,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今年经济负增长。IMF等国际组织预测,全球只有中国今年的经济是正增长,这可能导致世界格局发生一个非常大的改变。原本IMF预测中国GDP将在2035年反超美国,现在由于新冠疫情,中美之间缩短经济差距的速度可能会加快,可能在“十四五”期间就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要抓住当下的窗口机会,尽快推进改革与创新,先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使经济更快地发展,更稳健地发展。

  夜雨观澜:改革与创新是我们四十多年来发展经济的法宝。我们也看到中国有很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很多技术通过引进吸收,我们不但掌握了而且还有了很大提高,譬如高铁。但我们也要看到,迄今在多数科技和高端产业领域还处在学习模仿阶段,尚未走上创新引领的发展之路。那么,如何加快创新的步伐呢?我认为,要健全法治,完善营商环境,有效保护企业和发明人的知识产权,加快改革科研和教育体制。如果“十四五”期间通过改革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就能进入一个创新发展的新时代。

  专栏小编:近年来,让我们感触最深的可能就是芯片,它成为美国打压华为、中兴的杀器,因此“十四五”期间我们必须在芯片产业上有突破,不能受制于人。现在全球的芯片产业基本已经形成了垄断,我国每年投以巨资去研发,但是结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所以大家寄希望于国家的产业政策,攻克芯片这一难关。

  把酒临风:芯片一直是我国的短板,所以纳入了国家产业和科技政策。我国历来有鼓励某些产业优先发展的产业政策和鼓励技术进步的科技政策,对促进先进产业和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我相信,举国之力搞芯片没有不成功的道理。但我也有些担心,用各种优惠政策和限制性政策推动产业和技术更替,有时会偏离市场选择,重复和过度投资副作用不少,会导致资金浪费,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出现了。

  夜雨观澜:我也有这个担心,担心以过多的政府选择代替了市场选择,这样的产业政策往往效率不高。比如,减免税、财政补贴、价格干预政策等手段尽管能促进某些产业发展,但也容易扭曲要素价格,带来资源错配。在实践中,产业政策的优惠刺激与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相结合,常常导致各地一轮又一轮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屡屡造成产能过剩,最后不得不靠行政手段进行强制关闭、淘汰,使资源大量浪费,像光伏产业历经了疯狂,到后来产能过剩成为最大的原罪。由此看,“十四五”期间需要进行产业和科技政策转型,从政府选择为主的特惠式产业政策,转向调动市场潜力、市场选择为主的普惠式政策;核心是改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公平竞争、完善要素市场,通过市场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政府选择主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包括推进基础科研,促进人力资源培育;对市场未发挥作用的少数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瓶颈,由政府推动或组织研发攻关。

  专栏小编:看来未经周密调查研究论证的政府选择,往往难对未来科技发展路径和市场变化做出准确判断,与身处一线的企业和专业科技人员的判断选择相比未必具有优势,且缺乏企业选择具有的试错机制,一旦判断和决策失误,就会造成全局性影响,对产业发展形成误导。

  夜雨观澜:我觉得具体可考虑几个方面。譬如,减少对要素价格的干预,清理减少各类优惠和限制政策,减少行政审批,消除因体制因素和政策倾斜对资源配置的不利影响,以市场调节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实行普惠政策,广泛减轻企业负担,公平对待民营和小微企业,保护公平竞争;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减少非必要的政府投资,减少对某些企业的行政保护,让市场唱主角;降低产业进入门槛,防止行业垄断,消除所有制歧视,鼓励企业在竞争中发展。

  金玉其中:良好的法制环境才是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的保障,所以要加强对企业、个人、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国家要重视基础科学教育,为基础科研和尖端技术发展培养人才。在“十四五”期间改革科研体制,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促进市场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节作用。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强产业发展的研究,掌握动态,摸清薄弱环节和障碍因素,对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在市场未能及时反应的少数关键产业、关键技术瓶颈领域,选准方向,可由政府推动和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

  专栏小编:“十四五”是中国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将面临许多挑战,那么最需要我们要做好哪些工作?

  把酒临风:转型升级是个急迫工作,旧的经济结构不可能完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过去多年为追求高增长而采取的持续货币刺激和过度投资造成了产能过剩、效率下降、债务大量堆积、消费率过低等诸多结构失衡现象,结果抑制了经济增长。部分失衡问题近年来有所改善,有些并未好转。未来经济增长有赖于市场主导的结构再平衡,所以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还未完成,“十四五”期间经济能否顺利发展,将取决于能否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落实市场配置资源,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专栏小编:“十四五”宏图我们已经看到了,可以说,未来可期,未来已来。当然,我们既要一往无前,更要审慎而行,通过全国人民努力奋斗,这个目标一定能达到。好,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C


【编辑:editor】
上一篇:抓住窗口机会 赢得发展未来
下一篇:回顾2021年公路货运市场八大看点 展望2022行业预期总体谨慎乐观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