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嫌我不够孝
主持人/ 斜阳不暮  2019年第05期第98页  2019-04-17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好!转眼到五月了。上期“大龄女青年”最终没听从主持人的建议,接受了五十八岁“编辑”的追求,当然这是人家的自由。
  本期给大家传递一个两代人之间有些类似的“故事”:
  大家好!主持人好!我知道我这个内容会被主持人拿给大家讨论,所以就直接向大家问好喽!
  我今年四十三岁,眼下在一央企地方物流公司做副总。其实工作啊职务啊同我今天想说的没关系,主要是我与爸妈相处中的一些“别扭”。因避免“对号入座”,请允许我向大家回避自己的其他信息。
  我爸妈都是退休的一般行政干部,今年已年逾古稀,七十一了。为什么咨询啊,就是想倾诉!一则爸妈一直嫌我“不够孝”,二则眼下啊,真有个事困扰着我不知道怎么好。
  我文革结束那年出生的,一直在“政治正确”的环境中长大。成年后,我和爸妈除了生活上茶米油盐上的交流,其他内容几乎哪儿都说不到“一块儿”。就是唱戏唱歌,他们也是红歌几乎占据全部。当然,这是时代烙印,我并不是不懂,更没有责怪的资格和权力。
  日常生活中,爸妈开口闭口“我们那会儿”,什么虽然挣钱少,可每家养活人口多;虽然要票证,可日子过的挺安逸,各家吃啥都一样;虽然医院设备没眼下好,可得病有三联单报销……他们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进步,人们生活提高非常满意,可对那会儿的确又真的“念念不忘”。年龄大了“念旧”本没什么嘛,可随着我的年龄越来越大,爸妈越来越老,我们就常常有了“冲突”。而这“冲突”一有啊,我就成了罪人喽,常常被“不孝”的帽子压得“颠三倒四”。我这里举的“典型”例子,不知道读者朋友有没有类似的“烦恼”,我也不怕被大家“笑话”。
  客观说,我成长初期有个特殊,因做爸经常出差开会,妈上早晚班,就把我寄养在农村奶奶家,同农村在村办工厂的叔叔婶婶在一起生活,直到我六岁,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才回到城里。六年里,生活条件就不说啦,主要是视野放不开,什么事都有“顾忌”……七岁上学的时候,到学校里我还胆怯的很呐。学习呢,同城里孩子比真的差别不小。不过您别误会,我从来没埋怨过爸妈,他们那会儿还是“后文革”时代,“革命”的“热潮”还很强势。当然,这是爸妈说给我听的。
  十九岁那年我技校毕业参加的工作,是我爸找朋友安排的一家合资物流企业。正所谓“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不光工作业绩出色,还认识了后来的丈夫百兴。百兴比我大三岁,是大学本科学计算机的。我的知识积累有自己的努力更有他的帮助。包括英语在内,我全都是“挤时间”学的。后来我俩各自跳槽,我到了眼下国有公司,他在一家民营企业做技术。成家后我们有了女儿晨曦,今年初三就读。
  那些年,我们收入都有年终奖和提成,经济状况一直很不错,于是我们在房价还没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先贷款买了房子。后来又帮助父母改善了住房条件,同我们同住一个小区。百兴爸妈在南方是做生意的,他有弟妹且弟弟与老人同住,基本上不需要我们照顾。那么谈到孝顺,主要就是我们对我爸妈的孝顺喽。
  从哪儿说起呢,就说说“旅游”吧。
  那会儿晨曦不满五岁,我们觉得只要有年假,带着孩子和老人一起出去是个很温馨的事。可爸妈却因要讲究“工作态度”,一定要在公假时候才同意和我们出去。我们说晨曦没上学,不需要赶在寒暑假旅游旺季,一起出去多好啊!他们坚持多年没请过假,要“出满勤,干满点”。我心说你们上班既不产生效益,也不考量指标,这不是自己找嘛。等不及的我们就自己出去。这么一来啊,爸妈不开心喽,非说是百兴的主意,嫌父母跟着麻烦。我那会儿年轻,有时会拌两句嘴。这么一来呀,妈就急啦说:“你这孩子当年学习不好,哪样不是爸妈费心帮着你学习,安排你上班。长大了有主意了是吧?就是你们自己买房子‘置地’,也不该骄傲啊!”当着百兴的面,弄得我真的是上不来下不去的。想想算了,谁让她是我妈呢!于是我们安排他们自己旅游。我爸虽然常到外边开会,可那都是“组织上”安排好了的,自己独立出行的能力实在有限,更不要说我妈啦。闺女女婿陪着不去,自己去不了我那妈就又“得理不让人”啦,一个劲儿念叨我们“大了,有本事了,对父母缺少孝心了,旅游自己去了。”说的我“心惊肉跳”,好像真的是我们的错儿一样!
  爸妈退休后,我们商量一起去的海南。那会儿晨曦上学,只能是放假。原本想寒假,可爸妈说春节期间朋友交往多,不在家显得躲人家。我说春节出去度假,跟同事朋友说起来这不是改革开放生活好之后“光彩”的事嘛,怎么是“躲”人家呢?没想到老妈给我上开了“政治课”,非说我这思想太“招摇”,要“低调做人”等等。弄得我是“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转眼到了夏天,终于一起出行了,没成想一则到哪儿嫌哪儿“人多”,二则到哪儿都舍不得花钱,就连在海南吃点儿热带水果他们都不开心。百兴买了,回来就被批评说:“你们这是典型的浪费。”特别是买的榴莲因为味道实在不合口味,晨曦在我授意下扔到了垃圾桶里后,我妈气急败坏地说:“小孩子这么小就不懂得节约,长大了还了得!”整个破坏了应该其乐融融的旅游情绪。
  前几年晨曦小升初考试结束,我们很想趁着孩子升学前去趟日本。谁知道我一提妈就急了说:“你去给日本鬼子送弹药去呀?钓鱼岛是我们的,我们给他们送钱,让他们造武器打我们啊?!”我还没说话,一般不参与意见的我爸也说,“别当汉奸啊!去哪儿也别去日本。让人家骂咱!”我说咱家里的电视、洗衣机、空调不都是日本的嘛?我妈说,“那会儿中日友好,现在他们占了咱们的钓鱼岛!我告诉你,不许你们这些年轻人没了阶级感情、民族感情。我们不去,你们也不许去。”不去就不去吧,不就是个旅游嘛。咱不得孝顺父母嘛!
  近两年来晨曦大了,视野开阔了,尤其是班里有的同学说,初中毕业父母就安排到国外读高中,回避了国内高考的竞争。这原本是我们融入国际社会的一个方面。晨曦也问过我们她以后是不是可以出去读书。我和百兴觉得晨曦读书好,在国内读大学以后,如果愿意出去深造不迟。没想到让爸妈听到后,坚决地表示“不许”!开始觉得是老人家舍不得孩子,可后来感觉到是他们认为出国读书就不算“爱国”!妈说:“十九大以来我国发展这么好,尤其是反腐败取得了节节胜利,我们毕竟有五千年文明史,科技方面咱嫦娥都奔月了,干啥要出去读书嘛!”我说,“那么多孩子出去读书,那么多孩子从海外归来建设祖国,这不正是我们国家的兴旺发达,融入国际大家庭的实例嘛!”没想到爸说,“别听那个,出去读书不是得花钱吗?这钱正经挣能有那么多么?”我说,“那我和百兴这钱不是正经挣的啦?”爸愣了愣说,“你们当然是凭自己本事啦,我说的是那些贪官,那些挣黑钱的人!他们就是吃里扒外的汉奸!”弄得我们这个“无奈”啊。我们的确没想让孩子出去读书,真安排了,爸妈还不跟我们“疯了”!
  以上说的这些细节,还都是大的方面!生活中的小节中,唱卡拉OK必须跟着他们学《我们走在大路上》、《长征组歌》啊,要求我们必须看《新闻联播》啊……在微信里隔三差五地就发“孝顺父母必有好报”,不孝敬父母会有“报应”啊,虽知道不是“咒”我,可看着标题都让人别扭。
  不瞒您说,爸妈对我们好着呢。晨曦小时候我爸妈上班,是请百兴妈从南方来,带着保姆看的。爸妈退休后,晨曦从幼儿园到上学都是他们接送,周六周日,常常是我们还没起床,老爸就把早点儿给送来放在门外说;“睡醒了别忘了起来吃啊。”是又温馨又体贴……
  眼下“烦”的这个事,就是晨曦提出想高中到外边读……这事我们做得到,但可得提前安排呀。大伙儿说说,一则就我家眼下这“光景”,我怎么能和父母多沟通,真要是不按他们的要求办,筹划着安排孩子出去,我和百兴怎么能过我爸妈这关啊?
  读者朋友们,来函者的叙述您有“同感”吗?您的爸妈如果是这个年龄段,是否有像当事人父母这样,生活中同你们有“矛盾”吗?
  多年以前代沟这个词很流行,直到今日也没有退出“民间舞台”。但真的是“代沟”吗?客观讲,不,是观念的差异!在同当事人通话中,她无奈地告诉我,他们生活中的“矛盾”,远不止这些,只不过不好意思“和盘托出”罢了。我告诉她,这个差异之所以存在于家庭,恰恰是存在于社会的切实“反映”。不错,我们社会在进步,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我们取得了越发辉煌的成绩。但谁也不能否认,在我们六十多岁以上,有着深刻时代烙印的老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被过去“残存”的“习惯”所左右,即使看上去“很美”,例如“勤俭”,例如“奉献”……中国美德当然讲勤俭,精神文明当然讲奉献,民族传统当然讲“孝道”,但这个前提是既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又要以人类共同享有的文化资源作为标尺,如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至于去哪里旅游;未成年孩子出国读书,这显然是属于个人家庭统筹范围之内,主持人不做评论。敝人告诉当事人,想做“工作”,请孩子的爷爷奶奶“出山”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当事人欣然接受。在这里,我们也向年长者进言,“与时俱进”这个词儿,实在不光是在生活中,同样也要在思想观念上。在孝道这个民族传统上,窃以为“孝敬”比“孝顺”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和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C

【编辑:editor】
上一篇: “影响”与“抉择”……
下一篇:老王夫妇的“烦恼”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