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文/严雪晴 曹雪梅  2020年第07期第104页  2020-06-18

  摘要:本文剖析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的瓶颈,针对性地提出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对策:通过基于“技术创新 +资本创新”双轮驱动的标准化职业教育能力重构、基于知识创新的标准化人才培育、基于机制创新的标准化职业教育体系搭建等路径,创新标准化职业教育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标准化学科专业设置力度、完善标准化职业教育体系等对策,促进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标准化;职业教育;路径选择;创新驱动;粤港澳大湾区

  一、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现状

  (一)珠三角地区标准化职业教育现状

  2018年,广东省共有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444所,在校生数86.73万人,其中,珠三角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共232 所,占全省中职学校总数的52.25% ;在校生数52.58万人,占全省中职在校生总数的60.62%[1]。2018 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点数为3850个,涵盖教育部专业目录的19个专业大类;专业布点主要集中在财经商贸类、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文化艺术类、交通运输类、医药卫生类、旅游服务类、教育类、农林牧渔类等9 大类专业,9大类专业的专业布点占专业布点总数的90%以上;从专业大类在校生人数看,前三位的分别是财经商贸类、信息技术类、医药健康[2]。2018年,广东省共有高等职业院校88 所,其中11 所为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14 所为省示范高职院校,在校生数75.91万人,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高职院校有71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81%;仅广州市就有高职院校46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52%,并且以综合性高职院校和理工类高职院校为主体,呈多元并存发展的格局,其中综合类高职院校占52.33%,理工类高职院校占23.26%;全省高职院校共开设426个专业,覆盖19个专业大类;专业布点数3001个,平均专业布点数7.05个;在校生规模最大的是财经商贸大类,占25.49%,其次为电子信息大类,占16.24%,最小规模专业类别是水利大类,占0.17%[3]。

  目前,珠三角高校开设标准化工程专业的只有广东开放大学和广东理工学院2所。广东开放大学开设的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属于开放教育性质,不是高职教育开设的专业。广东理工学院开设的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属于应用型本科专业,也不属于高职教育开设的专业。珠三角中等职业学校没有开设标准化工程专业方向。珠三角标准化职业教育主要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及珠三角9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级标准化协会等机构负责,进行不定期标准化知识与技能培训。

  (二)港澳地区标准化职业教育现状

  香港的职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技工、技术员属于中等职教层次,技师属于高等职教层次。香港职业训练局负责职业教育的指导和管理。香港的职业教育在培养培训方式上分为全日制教育与业余制教育。香港职业训练局透过其辖下机构成员提供全面的职业专才教育及培训服务,在职业教育方面,职训局开办多元化的全日制及兼读制课程,颁授中三以上至学位程度的正规资历。政府一直致力推广职专教育,于2018年4月成立推广职业专才教育专责小组,专责小组于2020年1月23日向政府提交检讨报告。检讨报告提出共18项建议,聚焦四大范畴,包括加强在中学推广职专教育、加强在高等教育推广职专教育、建立职业进阶路径,以及进一步加强推广。

  澳门的中等职业教育由澳门教育暨青年局负责,高等职业教育由澳门高等教育局负责。此外,与职业教育关系较密切的劳工事务局,负责协助制定及执行职业安全健康和职业培训政策。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旅游学院、澳门高等校际学院、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澳门中西创新学院等高校提供高等职业教育。这些高校提供涵盖高级文凭、专业文凭和应用学士学位等全方位的文凭和证书。其中,高级文凭属于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密切相关。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专门从事保卫安全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澳门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中学的学校教育融合,职业教育课程兼顾了学生就业和升学的双重需要[4]。提供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多是由社会团体或宗教团体等民间组织创立的机构。目前,香港与澳门的中等学校和高校还没有开设标准化工程专业,但标准化职业教育思想融入到各个专业课程之中。香港、澳门未设立负责制定和颁布本地标准的标准组织,各规管机关按需要采用标准。

  二、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一)标准化职业教育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

  粤港澳大湾区属于充满活力的经济发达区域,区内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发展迅猛。区内进入世界财富500强行列的华为、美的、广汽、腾讯等20家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标准化人才需求迫切。目前,大湾区开展标准化工程专业(方向)职业教育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还没有。大湾区9市2区在标准化职业教育培养机制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标准化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亟需完善。先前由政府部门主导的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和认定机制被打破,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中职学校和职业院校标准化职业教育机制尚未健全,导致在短时期内出现了盲区,阻碍了标准化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二)标准化学科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在标准化学科专业设置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不匹配性,标准化学科专业设置存在严重滞后性,无法满足湾区市场需求,不利于湾区标准化人才梯队建设。由于标准化学科专业设置滞后,导致湾区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系统性的标准化知识匮乏。湾区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相当一部分在企业中从事产品研发、生产和管理工作,其中有一部分毕业生可能要从事企业标准、企业标准体系的研制和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标准化理论知识结构,这部分毕业生无法在短期充分发挥最佳状态,无法充分发挥标准化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最佳秩序的效能。

  (三)标准化职业教育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尽管标准化思想渗入职业课程中,但是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体系尚未构建。从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层次来看,无论中职学校还是高职院校都未开设标准化工程专业(方向)或相近专业(方向)。这表明湾区把标准化职业教育作为单一专业(方向)开设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还未实现零的突破。湾区中等层次的标准化职业教育发展滞后,高等层次的标准化职业教育举步维艰,不完善的标准化职业教育体系严重阻碍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湾区9市2区在标准化职业教育投入方面,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无论在中职层次还是高职层次,湾区还没有1所学校专门开展标准化工程专业教学和标准化职业教育研究;二湾区相关政府部门没有设立专项资金资助标准化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三是湾区尚未建立标准化职业教育实验室和标准化职业教育实践基地。

  三、创新视阈下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路径选择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现状、面临的瓶颈、产业特征和区位优势,笔者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即基于“技术创新+资本创新”双轮驱动的标准化职业教育能力重构、基于知识创新的标准化人才培育、基于机制创新的标准化职业教育体系搭建。

  (一)基于“技术创新+资本创新”双轮驱动的标准化职业教育能力重构

  技术创新和资本创新作为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驱动力,在标准化职业教育能力重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育技术创新是职业院校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粤港澳大湾区职业院校必须加强教育技术研发力度,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点,加快教育技术改造与优化。资本创新是教育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基于“技术创新+资本创新”双轮驱动的思维重构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能力,实现技术创新与资本创新融合,以技术创新加速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能力全面提升,以资本创新引导湾区教育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实现“技术创新+ 资本创新”双轮驱动模式下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知识创新的标准化人才培育

  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与先决条件,知识创造能力培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5]。标准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建立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上的。基于知识创新的标准化人才培育是适应湾区发展的人才保证。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标准化职业教育将在湾区建设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需要培养大量深谙湾区发展需要的标准化职业教育人才。

  (三)基于机制创新的标准化职业教育体系搭建

  标准化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不仅要考虑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等中等职业教育层次,还要考虑职业学院、职业大学等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甚至还要考虑具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更高学历的职业教育层次。标准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搭建不是简单在各个教育层次开设标准化工程专业,而是在机制创新的基础上通盘考虑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适应湾区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标准化职业教育体系。

  四、对策建议

  (一)创新标准化职业教育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2017年底,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成立,并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三年工作规划(2018-2020)》。该规划提出搭建联盟培训平台、开展师资培训和企业员工培训、组织成立质量评测工作组等一系列举措。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的成立对于标准化职业教育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创新,对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引领与风向标的作用。应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应用能力为核心,以政府、学校、培训机构、企业、行业协会、社区六方协同合作、六方联动为平台,适应新时代、新产业、新技术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标准化职业教育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二)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标准化学科专业设置力度

  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对标准化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大标准化学科专业设置与湾区需求匹配度,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开设标准化工程专业(方向),优化标准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加强湾区标准化人才梯队建设。

  (三)不断完善标准化职业教育体系

  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为契机,扩大职业学校和职业院校标准化教育覆盖面,促进标准化职业教育有效融入大湾区建设,构建与健全贯穿各层次各领域的标准化职业教育体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新路径”,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标准化职业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湾区特色标准化教育的“新体系”,既是实现湾区从职业教育大区走向职业教育强区的重要途径,更能为湾区科创中心和质量高地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标准化领域的高端职业技术人才。C

  (作者单位:严雪晴,广东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曹雪梅,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创新驱动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职业教育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GDGZ18Z002)。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19[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2]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R].广州:广东省教育厅,2019.

  [3]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R].广州:广东省教育厅,2019.

  [4]黄亚武.大湾区规划下澳门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4):42-43.

  [5]寸守栋,杨红英.知识创新理论下的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视域[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01):43-47.


【编辑:editor】
上一篇:疫情期间职业教育教学应对
下一篇:河南省甩挂运输发展对策研究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