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文/宋赫南  2021年第7期第171页  2021-06-23

  摘要:随着职业院校的不断进步,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职业技术学校的主要教学模式,虽受到广泛关注与长期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提出如今形势下校企合作的现状,针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企业合作热情不高、学校合作能力不强及缺乏实训器材及专业性教师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将校企合作与课堂教育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院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前言

  中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单位,随着社会发展与需要,其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也逐渐提高。因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能让学生快速投入工作中,中职院校往往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性与实践能力,达到学生与企业双赢的局面[1]。然而,如今大部分中职院校仍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以实训课程为辅,不重视学生技能水平,出现学生对实操技能不熟练现象,导致其在企业实习时缺乏适应能力,因此,为了达到企业需要,中职院校应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实训课程具有一定针对性与全面性,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本文就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提出其专业的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探讨,为发展物流专业人才提供策略,具有针对性及有效性。

  1.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当今社会形势看,政府部门虽鼓励企业实施校企合作,但力度不够,导致校企合作出现运作不规范、方向不明确等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针对校企合作形式,国家无完善的奖惩制度,且在校企合作的实施过程中,一旦企业利益受到损失,国家无法弥补其受损利益,使很多企业对“校企合作”模式产生一定恐惧;第二,政府无关于校企合作管理的完善规定,如今很多学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无法保证学生的专业、课程及工作具有一定针对性,往往出现学生的工作与所学技能脱轨现象,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与所学专业产生怀疑,不利于学生接下来的发展。

  1.2企业合作的热情不高

  很多物流企业因无法保障自身利益,与中职学院合作的积极性不高[2]。就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是第一位,若引进毫无工作经验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势必会先对其进行培训,待其拥有一定能力再上岗实践,而培训学生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由于部分学生素质低下,在企业为其准备的专业培训中无法认真学习,使其在工作时影响该岗位的绩效,如:作为服务企业,物流企业应保证“客户至上”原则,但对没有经历过系统培训的中职学生来说,工作时可能出现差错与延误,降低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为企业发展带来一定弊端,企业往往会出现“付出得不到回报”现象,因此,为了保证自身利益,部分企业毫无“校企合作”的思想理念。此外,针对物流企业存在的核心技术,往往具有一定保密性,一个重要的物流岗位需要有一定技术且信誉度良好的员工承担,而学生在通过实习之后,无法保证其留在企业继续发展,因此物流企业即使引进中职实习生,却只令其做一些闲置、无专业意义的岗位,对一些核心的工作与技术仍由经验丰富的员工操作,对实习学生产生一定排挤,使学生无法联系真正的技术,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化发展。

  1.3学校合作能力不强

  很多中职学校与企业沟通过少,存在人才的培养方向与企业要求不对等情况,导致“校企合作”模式很难开展,有的学校为了符合学生所学专业,经常更换合作企业,为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学校难以得到良好口碑。然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为:校企沟通过少、学校专业性不足、无法配合社会需要、缺乏改革创新勇气。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学校应找准定位,培养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人才,符合企业要求[3]。

  1.4学校缺乏实训器材及专业性教师

  在校企合作形势下,很多学校针对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投入了大量教师与教学配套设施,为提高学生能力,满足企业需求,很多职业院校会建设模拟物流实验室或模拟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相关软件,为学生提供实操练习,但由于资源及经费有限,使学生实训的场地、设备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场地过小、设备过少且老化不够新颖,无法满足当今高速发展的物流信息模式需要,导致学校的教育水平落后,无法满足企业要求;同时,很多职业院校在购买器材时,往往存在多个院校购买同一种器材现象,学生在进行实训学习中,学到的操作技术相同,不利于学生的差异化发展。此外,随着社会进步及物流技术的更新,部分中职院校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学生所学的内容也为过时的物流技术,无针对性的创新与发展,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无法跟上时代的需要,且很多中职教师都由大学毕业后直接参加教学,无社会实践经历,针对学生的实训课程,教师无法全面教导,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发展。

  2.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策略探讨

  2.1政府采取实际行动,推动校企合作

  政府应对中职学院的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加强企业合作[4]。首先,政府应根据社会发展及当地形式为企业指引发展目标,为学校提供人才培养方向,使学校培养出专业性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达到学校、企业双赢局面;其次,为了保证企业经济,政府在为企业规划发展、提供目标的同时,还应加强扶持,为其提供保险保障,若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为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政府应给予相应补偿,为学校、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最后,政府应关注学校,捐赠学校在进行实训课程时所需的资源,为学校开辟实训场地,积极鼓励具有一定经验及能力的教师入校任教,为学生发展带来一定促进作用。

  2.2建立沟通机制

  学校应建立与企业的沟通机制,并多进行沟通交流,确保校企合作的信息统一,学校可安排专门教师常驻企业,或企业安排员工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相互交流信息。对企业所需的专业型人才,学校应及时掌握并快速为学生安排专业性课程,使学生对最新技能具有一定操作能力;此外,学校应与企业共同制定评价方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专业技能的操作情况,组建全面、完善、多元化的量化指标体系,落实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就业带来保障。

  2.3加强学校建设,提高竞争力

  学校需加强自身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应以专业现代化建设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目的,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设定专业优势及特色,吸引企业主动邀请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学校应根据课程体系对学生的教学进行改革,在不影响学生理论学习的前提下,多开展实训课程,培养具有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以此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提高学校竞争力。

  2.4创新教学

  校企合作能否达到长期的合作机制,取决于教学手段及方法的可操作性,为了跟上社会步伐,满足企业需要,学校应及时更新教学,确保学生学到的是最新知识。首先,学校可根据企业提供的物流管理资料作为课堂教学素材,为学生讲解最新物流管理知识,使学生对企业工作具有一定认识;其次,对学校教师进行专业性、系统性的培训,使其拥有最新的物流管理知识,掌握物流管理的实操技术,学校可令教师去企业进行实操训练,不但使其拥有专业技能,还可增加工作经验,为教授学生带来有利条件;第三,邀请物流企业有经验、有能力的工作人员为学生授课,增加学生实践能力,或引进专业的“双师型”人才,增加师资力量;最后,邀请物流行业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人员以讲堂形式为学生授课,使学生看到物管企业的发展方向,增加其学习动力与信心。

  2.5建设完善实训基地

  中职物流专业若想与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应该对学生的实训基地进行完善。随着时代进步,我国物流行业涉及多个领域,如运输、仓储、配送等领域[5]。各公司经营业务不同,岗位也有一定差别,如网络人员、客服人员、市场人员等岗位[6]。为了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应完善其相应实训配套设施,扩大实训基地,为培养具有专业性技能人才提供广阔平台,针对一定专业技能,若学校无法开展实训教学活动,可与企业共同合作,令企业为学生提供场地与教学环境,学校应根据企业要求培养学生专业技能,通过教学后,学生可通过企业要求进行测评,若达到企业上岗标准,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不但企业增加人才、学校提升就业率,还可保证学生的工作及发展,达到“三赢”局面。

  总结

  可见,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的主要问题为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过少,为了弥补学生不足,应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出的人才更具实践能力及专业性,符合我国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价值观,为社会提供有用人才。为适应时代发展与企业需要,中职学校应不断升级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模式,并取得一定进展,满足企业要求与社会发展。本文以政府采取实际行动、建立沟通机制、加强学校建设、创新教学、完善实训基地等策略,解决校企合作的根本问题,促进中职院校健康发展。C

  (作者单位:吉林工业经济学校)

  参考文献

  [1]赵金中.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以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9,703(3):122-126.

  [2]石莹.“校企合作”视角下实习生德育管理的探索与创新——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群为例[J].教育研究,2019,2(9):6-7.

  [3]张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方法探析——评《新时代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路径》[J].林产工业,2019,332(12):118-118.

  [4]戴盼倩,姚冠新,徐静,等.城乡双向物流模式下的物流服务商激励机制设计[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9,137(4):35-43.

  [5]黄玲,王洪艳,郝志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20,205(4):13-16.

  [6]张琰.校企合作下市场营销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J].人力资源,2020,469(16):136-137.


【编辑:editor】
上一篇: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协调整合探究
下一篇:水产行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分析及改进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