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西班牙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经济影响力的构建分析
——以西班牙《国家报》样本为例
文/李双倾  2021年第8期第125页  2021-07-19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的国家形象日益得到重视,而国际上对中国形象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各国主流媒体的构建。本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对西班牙发行量最大的主流媒体《国家报》新冠疫情前关于中国“一带一路”的报道进行了分析,发现不论是从中国本国发展还是中国对外投资基建的角度,西班牙《国家报》的整体论调都中性偏负面,容易利用新闻框架让受众将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与霸权联系在一起,将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与军事、干涉内政相关联。

  关键词:国家形象;“一带一路”;西班牙;涉华报道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中国在国外媒体的出镜率也越来越高,而中国形象在外国媒体中的呈现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在知网中搜索主题包含“中国形象”与“媒体”,且全文中出现“西方”的文献,有超过1478条中文搜索结果,且文献数量自2004年开始稳步上升,单2018年一年就有169篇涉及该领域的文献,足见学术界对国外涉华报道的关注。在这些文献中,研究西班牙媒体对中国形象报道的很少,涉及在“一带一路”语境下的中国形象构建的则更少。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上看,都对我国对外形象的构建起着重大的作用。

  经过查找分析,笔者发现国内涉及对西班牙主流媒体对中国报道的文献从2013年开始,主要集中于2018和2019年,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杨希从传播学的角度,对2016至2018年间《国家报》的涉华报道进行整理,并分析其典型主题及呈现的中国形象;何亮等基于新闻框架理论,发现西班牙三家主流媒体《国家报》(El País)、《世界报》(El Mundo)和《ABC报》(El Diario ABC)关于中国“一带一路”的报道关注度较低,论调以中性为主,且主要使用“经济合作”与“中国的大国责任”框架;贾中山等同样以这三份报纸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内容,分析“十八大”期间的中国国家形象及其形成原因;张一江在此基础上,就这三份报纸中的100篇报道从正面、负面和中性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形象的整体构建并分析原因;韦琬就2016年9月1日至7日这三家综合性日报对G20杭州峰会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发现西班牙媒体对中国大事件关注度较高,且在经济方面呈正面肯定态度,然而总体呈现负面基调;魏静涵等则基于《世界报》、《ABC报》和《先锋报》探析西班牙主流报纸对十九大的报道特点;肖玎昀等通过分析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的主流媒体报道,比较沿线八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指数,发现西班牙在八国中位列第六,新闻倾向得分最低,较为中立;罗苑晴分析了埃菲社2013-2015三年间对中国两会的相关报道,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得出,从宏观角度该新闻社的报道对于中国的态度较为中立,但在微观话语层面,存在刻意塑造负面消极的中国形象的情况。

  经过总结,笔者发现之前的文献主要集中分析了西班牙《国家报》、《世界报》、《ABC报》、《先锋报》和埃菲社五家主流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得出的结论也较为一致:在中国论题上,西班牙主流媒体的声音整体来看比较中立客观,在经济方面的塑造较为积极,但在政治方面依然用西方的意识形态看待中国,对中国的国情存在误解与扭曲,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因此在特定话语方式上存在刻意塑造一个“野心勃勃的大国”形象的情况,然而先前的研究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较为笼统地概括西班牙主流媒体对中国形象的整体论调与原因,并没有探寻这一中国形象背后的意味及构建的方面。本文将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新冠疫情前西班牙《国家报》网络版对“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总结《国家报》在分析“一带一路”问题时惯用的角度,并分析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经济影响力的构建。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西关系

  相比一直紧绷的中美关系,中西外交关系一直处于友好交流的状态,西班牙是欧洲国家中与中国建交较早的国家,双方政治上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政府间的关系友好,双方高层互访频繁。2016年9月西班牙首相马里亚诺·拉霍伊出席杭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并与习近平主席举行双边会晤。同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西班牙大加纳利岛会见了西班牙副首相萨恩斯,西副首相希望在旅游、农业方面能和中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2018年是中西建交四十五周年,双方高层更是借此机会展开了一系列会晤,习近平主席于11月底对西班牙进行国事访问,发表联合声明,规划新时期双边发展新蓝图。

  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东盟时,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主张,简称为“一带一路”,并获得了沿线国家与多个国际性組织的支持。虽然中国和西班牙尚未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但据西班牙驻华大使德斯卡利亚尔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重要信号,与欧盟的互联互通规划不谋而合,西班牙政府非常愿意同中国开展合作。2017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拉霍伊代表西班牙方面表示期望抓住中国“一带一路”的历史性机遇,谋求自身发展。西班牙作为中国于欧盟内的第六大贸易合作者,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已经卓有成效,并且呈现上升趋势,2005年11月两国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是西班牙在欧盟外第一大贸易伙伴,仅2017年,双边贸易额达309.4亿美元,同比增长7.5%。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的开通。“一带一路”建设主张的提出,进一步缩短了中国和西班牙之间的空间距离,为快速的经济往来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基础。中国通往欧洲的首趟也是迄今最长的货运班列于2014年11月18日从义乌开往西班牙马德里。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从中国义乌开往马德里的中欧班列,已经成为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从义乌到马德里,最短15天即可到达,极大方便了双方的货物运输。”

  二、《国家报》中对“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

  《国家报》(El País)是西班牙发行量最大的全国性报纸,在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后,《国家报》对“一带一路”进行了长年的跟踪报道,且设置专栏“Nueva Ruta de la Seda China”(“新丝绸之路”)。杨希指出,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发展,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联系在不断增加,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领域等交流增加,并且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话语权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一趋势使得近几年《国家报》涉华报道在增加:2017年136 篇,而2018 年达到194篇。

  1. 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与中美博弈

  就中国自身的发展,《国家报》主要提到过这几点:国内西部的开发、扩大国际市场与寻求区域经济的主导地位。比如2017年的一篇报道提到,中国的部分目标是发展西部地区(比沿海地区更贫穷)的省份,并在传统上由俄罗斯主导的中亚国家中建立新的市场。使钢铁等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通过海外合同与对外基础设施建设得以消化。

  中美博弈也是西班牙主流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早在2015年,在一篇介绍中国“新丝绸之路”的报道中,就出现了将中国与美国相比较的内容:“在美国转向亚太地区之际,‘一带一路’将成倍提升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世界影响力”。

  随着近几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大,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中关于中美贸易战的笔墨也逐渐增多。在一篇2018年12月底的报道中《国家报》称“一带一路”倡议在中美贸易战的关头对中国有很强的战略重要性。“如果紧张局势延续,中国需要让进出口渠道多样化”,而同年3月初的一篇报道则指出美国意欲对中国一些产品征收关税,并与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一起提出一个能与“一带一路”抗衡的新国际项目。同一篇报道中,记者也提到了中国与美国的对外投资:“中国外交上的投入巨大。2017年,中国在该领域投入了78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了60%。相比之下,美国已提议将其对外服务成本削减30%”,文章接着指出“如果说华盛顿已经放弃了它的国际承诺,那么中国愿意填补这一空白。”虽然中美博弈方面的内容看起来比较客观,但因为涉及到权力的争夺,文章也不是完全中立,比如这篇文章的标题:Asíquiere China dominar el mundo(中国想要这样掌管世界),表现出了中国威胁论的意味。

  2. 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

  对于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投入大量资金这一情况,《国家报》在陈述事实时看似表现出中立的一面,但与此同时,又在遣词造句中塑造了西方意识形态中中国消极的刻板形象。比如《国家报》在一篇详细介绍“一带一路”的报道中,《国家报》用这样一句话来介绍中国对周边地区投资的重要性“对于受益国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据亚洲开发银行称,到2030年,亚洲需要约17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才能维持其增长。而中国的投资直接到来,对人权问题或当权政府的属性丝毫不过问。”由此可见,《国家报》采用西方媒体固有的手段和倾向,用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关注与中国相关的“热议话题”,对真实的中国形象的塑造起到了消极的影响。

  虽然这类新闻报道涉及的支持和反对的论点比较平衡,却经常在文中暗示中国巨大的投资会影响别国内政。比如一篇2016年9月的报道这样介绍“一带一路”倡议:“据中国政府称,该倡议旨在促进发展和经济一体化。但显然还有开拓新市场并扩大其全球影响力。两年前,中国政府给‘丝绸之路’基金捐赠了40亿美元,已经为一些项目提供了资金,比如在巴基斯坦建了一座水坝。”事实上,在外国媒体的语境下,修建水坝通常带有贬义,因为常常与破坏自然环境、造成强迫移民、腐败、破坏别国生态建设等话题相关联。而在2017和2018年,《国家报》多次提到了斯里兰卡的例子:“该国已获得中国约90亿欧元的信贷,这使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资金的第三大接受国,仅次于巴基斯坦和俄罗斯。斯里兰卡债台高筑(不仅限于北京)导致他将汉班托塔港口的使用权让渡给一家中国公司,同时也使他的政府处境十分脆弱。这在当地居民中引起了强烈的不满”。

  促进邻国基础设施建设则经常与军事挂钩,比如“通过中巴经济走廊,中国将可以从西部到达通向海洋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而在非洲之角的吉布提,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军事基地”,且在另一篇关于中国就“一带一路”倡议对阿拉伯地区投资的报道中,又重复了这一信息,“在一些阿拉伯国家,比如吉布提(中国在那里设置了其第一个国境外的军事基地)已经从中国发展银行那里拿到了几亿欧元的贷款”。在介绍中亚班列(南通—阿富汗海拉顿)首列班车开通发车时,《国家报》又再次将读者的视线从邻国基础设施建设引向军事:“这趟列车通过了友谊桥,该桥是俄罗斯于1985年建造的,用于在战争期间运送部队。在与塔利班的战斗中,该桥一直是向盟军提供军事补给的重要路段”,此外这篇文章的最后还强调了中国于该年8月份与阿富汗举行的首次战略军事对话,与中国因新疆问题产生的打击恐怖主义势力的决心。

  当然,并不是所有这方面的新闻报道都是消极的,正如何亮等总结的那样,西班牙主流媒体在“经济合作利我(西班牙)”框架下倾向于正面论调。2014年9月,《国家报》就连接义乌与马德里的“义新欧”班列进行了比较积极正面的报道,表达了对“义新欧”班列对中西贸易往来可能带来的促进的期待。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国家报》中涉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发现不论是从中国本国发展还是中国对外投资基建的角度,西班牙《国家报》的整体论调都中性偏负面。尽管不排除某些案例属实的情况,但总体可以发现,西班牙主流媒体利用新闻框架,将中国塑造为“他者”,让受众对中国产生不安情绪。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比以往更加需要注意在世界面前的形象呈现,消除误解是首要的任务。这要求我们在了解对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以“自塑”引导“他塑”——“讲好中国故事”。C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希.西班牙《国家报》(网络版)涉华报道研究(2016-2018)[D].吉林大学,2019.

  [2]何亮,郝静雅.西班牙主流媒体“一带一路”报道框架研究[J].国际传播,2019(04):59-67

  [3]贾中山,朱婉君.西班牙媒体三大报纸上的中国国家形象


【编辑:editor】
上一篇:双重骗担保贷款行为的刑法定性分析
下一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分行业研究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