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鼎新 逐浪前行
——中国储运60年砥砺奋进再出发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2023年第1期第26页  2022-12-30

  2022年,是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简称中储)60华诞,同时也是中国物流集团成立元年和中国储运新历史阶段的起步之年。

  六十载春风化雨,六十载春华秋实。

  历史上,中储经历了国民经济物资流通主渠道、市场经济洗礼、IPO上市、背水一战摆脱困境、试水物流地产、进军智慧物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出去”国际化经营等一系列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历程,通过仓储物流、贸易物流、金融物流、物流地产以及供应链管理等重大举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千帆竞发,逐浪前行。

  站在60年历史轨迹的交汇点,肩负起中国物流集团“服务现代流通,保障国计民生”的历史使命,中储逐步清晰了由综合物流服务商向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的发展方向和先进供应链管理公司的转型目标。

  “坚决执行央企物流业务重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聚焦主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数智化转型,主业保持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指标再创新高。”中储在2021年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立足物流集团历史方位,于新格局中担当新使命。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推进各项综合改革举措,抢抓历史机遇,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国内市场上保持大宗商品供应链物流领先者的位置。

  应改革而变 勇立时代潮头

  ——这是一家有着鲜明红色基因的国企。

  1962年,中央批准设立国家经委物资管理总局储运管理局,决定为中国的物资流通工作开辟一个基地,中国储运系统建立。

  1965年,国家经委将一机部、冶金部、煤炭部、石油部、化工部、轻工部、水利电力部、农机部、林业部、交通部、地质部、建工部和手工业合作社共13个部委在各地的94个物资中转仓库实施统一管理,成立了国家物资总局仓库管理局,并在全国各大区设立了储运分公司。

  1986年,根据政企分开的原则,更名为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隶属于国家物资局。

  ——这是一家伴随着改革发展壮大的国企。

  1990年,中储系统开始实施工效挂钩,开启了市场化的改革之路。

  作为集聚仓储资源优势的中储,在整个改革开放的40多年里,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全过程,完成了计划经济—双轨制—市场经济的三级跳。

  改革开放前,物资行业处于高度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储作为一个“旧式国库”运行,从改革开放到1990年,中储以双轨制机制的过渡式模式运行。1990年后,作为物资部的直属企业,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共管辖着分布于全国的一百多家大型物资仓库,一方面承担着物资部双轨制中计划调拨物资的入库接卸、仓储保管、出库发运等传统的储运业务,另一方面,也面向市场开展自营业务。

  1992年,伴随着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最后一批物资出库,中储完全进入到“自找货源、自谋生存、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阶段。

  从“计划”到“市场”,是中储走向市场的第一次转变,对于当时的中储人而言,也是正式步入市场经济的轨道时期,经历的是“与原有的物资流通行业整体急速解构”,同时又要“摸着石头过河逐步建构新体系”的痛苦过程。

  据了解,当时中储的一百多家仓库由此走出了“上行与下滑”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两极分化情况出现。一批地理位置好,资产质量优,领导班子强的仓库紧跟时代节奏,抢抓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创新出前店后库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模式,与期货交易所相配套的“期货交割库”模式,集海运货代与仓储配送为一体的港口物流模式……

  但是,中储系统中有一批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落后,资产质量不佳的仓库因难以揽到货源,也未找到新的商机,在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渐衰落,直至被关停并转。

  1997年1月21日,长河流转,记录下了历史性的时刻。

  由中储原南仓一库、南仓二库、南仓三库、西站二库、新港仓库、新港货代公司等六家企业作为发起人的天津中储商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储股份)在上海证券所挂牌上市,从而拉开了沉寂多年的中储系统“改革创新”的大幕。

  中储股份通过借力中国诚通集团和中储总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大胆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发展途径,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推动企业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利用有利资源的重组上市是中储转换机制的核心环节。一路走来实现了高速发展,不仅在创收增值的基础上实施了资产优化扩张,更是率先在国内推出仓单质押业务,开辟了金融改革与创新的试验田,并与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地产商普洛斯联手,踏出了“物流地产运营商”的新节拍。

  这一系列重要措施接连落地,意欲实现中储总公司当初设定的“利用上市公司再造一个新中储”的宏伟目标。

  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发挥资源的综合效应,中储的网络已经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等主要经济区域,在国内2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投资运营了物流园区,形成了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仓储物流服务平台;仓储物资品种包括钢材、有色金属、煤炭、橡胶及其制品、塑化产品、纸张类、食品饮料类、服装纺织类、日用品类。

  同时,中储还是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国内外主要期货交易所交割库资质全牌照的企业;在国内期现货品种中,铜、铝、镍、白银、橡胶等均占有较高市场份额。

  立足充沛的资源优势,中储目前的物流业务模式已由单一的仓储运输向包括仓储、运输、配送、国际货运代理、现货市场租赁、集装箱多式联运、仓单质押、大宗物资经销等多种服务延伸,具备了向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综合物流转变的条件。

  因创新而强 推动供应链一体化纵深发展   2000年,中储提出“由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开始在“做强”的道路上布局。

  纵观中国物流发展与改革脉络,中储在从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谋求供应链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与方向逐渐清晰。

  中储开始一系列试水。在有条件的下属企业以物流服务为依托,新增贸易服务、金融服务、数据服务,形成标准化、数据化、生态型、平台型的供应链协同服务方式,具体提出全面实施“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的战略举措,明确在生产要素市场和工业品市场,依托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完善物流服务、贸易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及数据服务的一体化服务功能,畅通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战略。

  中储在已有的业务基础上创新出新的业务模式,如集物流服务与贸易服务为一体的“商物流”模式,依托于物流环节控货的质押融资监管模式,为大型制造企业和销售企业提供“库存前移”和“末端配送”服务的大宗商品RDC模式……

  全面衡量、通盘考虑。2015年,中储依据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时代发展的总体考量,推出了自己的《“十三五”战略》,提出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成为行业领军企业的奋斗目标。

  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储不再笼统地谈供应链服务,具体提出了“建设四大功能,服务四大产品条线”的明确目标,其中四大产品是指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四大服务功能是指物流服务、贸易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及数据服务。

  同时,中储在自己的“十三五”战略中还提出了大力发展“互联网+”创新业务,中储股份与南京大学物流专业李敬泉教授合作的网络货运平台项目——中储智运在第一阶段的成功。中储智运于2015年成立并上线,目前,年货运额已超过百亿,年货运量达到了数亿吨,并且还在以每年近百分之五十的速度增长,中储智运目前已是国内物流业界首屈一指的互联网创新项目。

  中储智运的成功为中储形成自己的O2O服务产品积累了经验,更是鼓足中储向数字化求索与实践的信心。

  2015年,为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结合国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战略的有关要求,中储开始了立足与传统仓储业和运输业的一系列数智化应用模式探索。

  中储股份编制了科技发展规划及针对钢产品、铝产品、橡胶、煤能源等精细化的科技专项规划。瞄准一系列大宗商品产业供应链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要素进行研发布局。

  这种更为明晰的“产品+功能”的战略规划,让中储更多分属企业有了具体的行动方向和目标。中储“四大产品”与“四大服务”在数字科技手段的加持下,传统业务实现了快速的数字化转型,形成了“钢铁、有色、橡胶、煤炭”四大供应链线条的在线仓储、精准查询、安全交割、大宗交易、价格风险、风险管理等在内的全流程的数字化,打造出了以“中储智运”、“中储钢超”、“货兑宝”、“中储云链”、“中储恒科”、“易有色”等一系列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统一数据标准与流程标准,实现企业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流程,利用数字化工具成功将数据清洗、分析、融合后,嵌套金融衍生业务管理制度,构建起企业专有的数据库。

  截至2021年12月底,钢铁板块实现收入211.6亿元。其中,中储钢超实现销售160.9亿元,首次突破百亿规模;新增包含舞钢等16家合作钢厂,在合作钢厂及品牌供货商达到65家;平台活跃客户达1,172家,同比增加50.2%;新增重庆、郑州、格尔木、洛阳四个网点,均实现业务突破;聚焦工业材,业务占比达22.3%。

  中储众多产品的平台化供应链式发展模式,依托于中储的两大优势:一是深耕大宗商品领域多年,在行业中拥有良好的资信声誉,又有着丰富的客户资源。二是企业自身具有足够规模的物流业务场景,可以有效管控物流业务场景中的各类货物,保障货物的安全交接兑付。

  2018年初,中储在不断试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向纵深发展的业务发展战略目标,并且鲜明主张地提出,面向B端客户的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体系与面向C端客户的消费品供应链服务体系细分开来进行研究和建设。

  与时代俱进 为使命坚守——立足集团历史方位

  既干在当下,又谋划于长远,更谋于未来。

  “立足物流集团历史方位,于新格局中担当新使命。”在时代号角的感召下,中储继续砥砺前行。

  2021年12月6日,中国物流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诚通集团物流板块与中国铁物进行重组,中储作为首批成员单位进入中国物流集团。这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战略性安排。

  从2021年3月19日正式启动到12月6日物流集团挂牌,中储在支持有序重组的同时,更加坚定地明确表达出在物流集团框架内对自身定位以及作出更大贡献的愿望,即“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聚焦主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数智化转型,主业保持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指标再创新高”的战略规划。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正在发生变化,面临的硬约束增多,资源环境约束接近上限,高质量发展成为多种约束下的必由之路。

  众所周知,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成立中国物流集团是国资委贯彻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的重要安排。

  中国物流集团作为一家新组建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积极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储股份作为中国物流集团的骨干成员,在改革中敢啃“硬骨头”,蹚“深水区”,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开展内部重组与外部资源整合,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不断将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模式走深走实,取得一系列重要阶段性成果。

  初心未改,实干笃行。作为中国物流集团旗下的重点企业之一,中储股份三年来,坚决执行央企物流业务重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聚焦主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数智化转型,主业保持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指标再创新高为目标,坚守创新,紧扣生产要素市场和工业品市场,依托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继续完善服务功能,畅通上下游;加快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调整资产结构,推进主要城市群、重要产业集群布局,打造出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据中国储运2021年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764.5亿元,完成预算目标650亿元的117.6%,同比2020年增加269.1亿元,增幅54.3%;同比2019年增加351.1亿元,增幅85%。

  同时,该报告对2022年重点工作做出了详实的部属与安排,其中包括“推动传统业务向平台业务转型;有序实施区域化整合,实现组织结构跟随;发力对外股权收购,抓住时机加速做强做优做大;聚焦关键性战略性任务,全力推动重点项目落地……”。

  2022年是国改三年决战决胜之年,在当前内外复杂的背景下,作为定海神针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承托六十年的荣耀与梦想,身处快速变化、转型发展的伟大时代,中储更是将“把握历史机遇,勇担责任使命,坚定发展信心,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再次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开始新征程,决心为新阶段高质量发展再创佳绩!

  备注:

  资料来源:中储官网、2021年中储工作报告、中储三年改革资料汇总、中国储运杂志社往年采访C


【编辑:editor】
上一篇:突出重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