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大战略与物流业发展机遇
演讲嘉宾/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 汪鸣  2015年第10期第58页  2015-09-21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国家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了三大的战略,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京津冀的发展。

这三个战略的根源在于从国家层面上,寻求在全球范围内引领经济的发展,延伸中国经济的产业链,以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要改变过去每个省独自为战,各干各的经济,各干各的产业的局面,因为互联网+给我们提供的是跨行业、跨地区,覆盖范围没有边界的模式。所以要在省和省之间建立一种运作模式,所以国家用长江经济带来推省和省之间合作,摸索省和省之间合作的模式,用京津冀来探索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合作,北京要强制疏解相关的产业,如果没有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我们要想形成所谓的产业链、产业集群,要想每个城市都能够实现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业在经济占的比重不断提升,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所以要推进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经济和产业合作。

这种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产业合作,必然会打破行政区划,必然要求建立统一的市场,这带来的是物流企业突围的方向选择。同时站在物流引领和保障经济发展这个层面上,因为国家物流业中长期规划给了物流业很高地位——战略性产业,那就是说物流不是一个跟随的问题,而是要利用“互联网+”把我们改造成为一个在不同层次范围内的网络化的运作模式和企业架构以及产业形态架构,来引领和支撑国家在国际之间、国内省之间、省内城市之间运作模式的改变,来改变资源的配置效率,这就是当前国家经济战略基本的指向。

近两三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起草各种各样的文件,可以讲这两三年我们起草的文件相当于以前10年的工作量。我们现在依然在深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更细化的规划,工作量非常大。

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是“互联网+”时代物流企业突围过程中最大的一个宏观背景,也是本质的理由。我们讲技术的创新,讲业态的创新,这两个创新如果没有国家战略作为最大的后盾和支撑,将是非常苍白的,很难取得成功。那么建立这种格局,核心是什么呢?有四个方面。

第一,跨越行政区划,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各自为战走到了极限。必须要走合作发展、产业链发展的道路,物流在产业链基础的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自然是网络化、集约化。

第二,西部地区国家战略的调整。西部成为未来产业辐射中心,现在继续向西发展的话,那西部就成为一个枢纽,那也就意味着我们物流业网络化布局的格局和辐射方向要发生调整。

第三,建立国内统一的市场,这意味着我们未来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许可改革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大家可以仔细再研究一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60条,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自由、高效,按产业链的建设和产业区域性建设成为可能,同时也是生产要素市场最基本的要求,当然如果没有政府那只手也是很难实现的。

第四,生产要素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是盲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源在不同战略层面上的一种辐射效率和配置效率。

为什么会形成以上四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呢?主要来自于三个核心的驱动力。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20年西部要达到小康水平,而不是全国平均数下的小康,这样解决西部经济产业的突围是国家未来5年战略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从总书记、总理平常的行动轨迹和平常的讲话中可以明确地看出这一点。

第二,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之后,要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强国,必须要完成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必须完成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主要靠要素投入转向靠内生性成长的转变。

第三,我们制造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就要打造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自然就面临着跟国际进行产业合作的问题,实际上是产业走出去的问题,我们现在改口不叫产业走出去,而叫开展广泛的国际产业合作。

以上三个方面是未来我们国家经济能不能实现由量到质的突围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对物流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是物流业发展的战略背景。要实现物流企业发展突围,往哪儿突围呢?不是说我们搞一点互联网技术,就能把这个困难给渡过去了。我曾经讲过,如果物流企业还抱着等待经济低谷过去以后,仍按照原来方式继续扩张,那将犯的是战略性的错误。我们是以全新的结构、全新的业态和全新的区域经济架构来推动物流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这就是物流业发展在国家战略背景下的最大的一个发展背景。

其次我们要看到,三大战略具有明确的层次性,这个层次就是国际区域层次、国内区域层次和城市群区域层次。推进物流业一体化发展,为实现跨越行政区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物流业作为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在支撑、引导产业区域之间的梯度转移和跨区域的产业合作中,必须在跨区域一体化服务的层面上加快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培育,密切物流与产业布局发展的关系。打通通道化、枢纽化网络。跨区域产业密切合作。

另外,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到底是什么样的格局,对物流业会提出什么样的一体化、网络化的要求呢?

第一,加快丝绸之路建设,联动东中西三大区域形成海路双向辐射,提升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纵深。物流业要沿着双向辐射和提升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纵深来进行布局,尤其是西部向国际开放的前沿基地的产业布局的问题,中国要迈过解决中西部地区经济提升发展这道坎。

第二,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河经济带,在更高的水平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参与国际竞争这一点我们是需要改变的。

第三,发挥京津冀示范作用,提高城镇化地区协同发展水平,培育生命力强的城市群。城市群不是搞几个轨道交通把这些城市连在一起就叫城市群,要有内在的产业联系和分工,这样各个城市才能形成各自的产业特色,形成服务业特色。

第四,推进三大战略的协同,密切整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联系,提高以我国版图为核心的陆海双向辐射能力,中国要成为引领未来的国际经济发展重要力量。

按照这种要求,对物流体系的建设主要提出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跨区域物流通道建设,我们要完善国内、国际、城际三个层次和辐射范围物流通道的建设,“十三五”的交通规划将会充分体现这一思路。

第二,国际国内物流服务一体化,首先是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和配套的物流服务,我们必须解决运输和运输之间的衔接。其次,加快物流服务走出去步伐,走出去要解决两个大的战略性问题,一是企业的服务要随着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走出去,二是要建立由我国主导的双多边国际运输和物流协定,这才是关键。同时,实现运输服务向物流服务的转型,不再是传统的等货、运货的概念,所有物流企业都在互联网技术下跟制造业、商业形成紧密合作,搭建可以决策的信息建设,这样我们才可能适应未来战略的需要,并按照未来战略的要求打造有利于国际竞争,引领国际竞争的新的国际竞争格局,所以我对物流业寄予厚望。现在,物流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形势,努力实现物流业脱胎换骨的转型,这是物流人共同的责任。C


【编辑:editor】
上一篇:中国物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
下一篇:新常态下物流企业的视野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