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物流企业的视野
演讲嘉宾/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主任 姜超峰  2015年第10期第60页  2015-09-21

今天的新常态

今天,在互联网冲击下的仓储业面临着三个新常态。

一是经济新常态,表现为经济放缓,“三期叠加”:市场经济增长速度面临着换档期、结构调整镇痛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加大,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这些现象表明现在经济必须要转型,如果不转型就发展不下去。

从我国的“三驾马车”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放缓,一是表现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高速时能够达到22%的增速。固定资产投资10年来最高的时候达到32.4%,去年速度下降到14.9%,速度在放缓。进出口总额更糟糕,高位时增速达到33.9%,去年是2.4%,今年1~7月份下降了7.3%,这个也是跟口岸运作情况结合在一起。去年社会物流总费用是10.8万亿元,占GDP17%。

今年5月份我参加了LME亚洲年会,LME是英国金属交易所,后被港交所收购,这个存在了100多年国际有色金属交易大所现在是中国人在掌握。但是这个交易所并没有被充分地利用,因为受到体制的限制。LME亚洲年会上有20多个专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我总结了一下,世界经济存在150年长周期,目前处于长周期的第三个小周期。每个小周期大约都有30~40年的上升期,第三周期也不例外,目前处于低谷,但上升势头已经出现。尤其是亚洲,城市化才刚刚开始,大约会有有30年左右的增长。在过去的10年里,市场的中心从欧洲移到亚洲,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机遇。

中国经济在迅速开放。一路一带、亚投行、金融改革等国家战略的提出,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动力。一些专家说,中国正在扮演主导的角色,是6种金属的第一消费国,是能源的第一消费国。

第二个新常态是体制改革新常态。行政体制改革依然任重道远。市场主导和政府指导的结合度还没找到;自由经济和计划经济还没磨合到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轻重关系还没处理好;缺乏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的办法。

一个物流园区规划,要13个部委会签,一个互联网金融的文件要10个部委签,且拖延了2年。减少审批事项和收紧补贴资金后,政府部门感到自己权威基础是何等薄弱。新事物不断出现,法律法规制修订缓慢,“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前提是法规健全,法规无缺陷。

第三个是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常态。我国整体处于过剩时期,产能、产品、资本过剩。15年前我们怕进WTO,现在我们希望打破所有壁垒,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人口输出。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一路一带需要更多的企业走出去,但我们还缺乏对国外政治、经济、文化、习惯的了解,缺乏当主导者的眼光和魄力,缺乏驾驭复杂经济系统的能力。一句话,我们还没准备好当“领导”,就被推到领导的位置上了。我们只是靠体量大,才坐上世界经济第二把交椅的。一些民营企业和经营户已先期走向世界,但他们对经济的把控能力和定价能力显然不足。所投资的餐饮、贸易等服务项目在当地入不了主流。

今年3月份日本物流协会的小山会长来中国访问,他对日本未来物流新环境提出新的看法,环保绿色目标、工作环境改善、互联网发展、无实体店销售、地产地销。物流特点的变化:从快速、大量、低成本到安全、品质、准时、新鲜度、个别运输,再到附加价值、地球环境、公共建设。什么叫新鲜度的概念呢?在质量里面我们有新鲜度的概念,在生产领域仍然有新鲜度的理念。他也讲到生物燃料、电动货车、汽车列车运输方式的变化。

 

物流企业的新视角

物流企业的新视角:第一个是关注国家发展战略、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制造业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上述战略中有关物流业的安排都在道路、港口、机场、铁路、物流节点的建设;政府规划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国际国内物流畅通的制度改革,我们要从国家的角度来看物流。

第二是要关注行业发展规律和趋势,尤其是对仓储行业,比如煤炭行业、钢铁行业、房地产业、化工业,这四个几乎都被人遗忘的行业仍然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装备制造业、电子行业、兵器工业、航空航天业、材料制造业、食品业、服装业,铝产业已经从东南沿海转移到中部,又从中部转移到西部,电解铝的能力汇集到新疆。我认为要有企业自己的判断,不要跟着口号走。

仓储业投资情况,10年来投资增长速度高得惊人,2005年仓储投资额是258亿,2006年370亿,2014年达到5158亿,今年1~7月仓储业投资是2722亿元,同比增长29.4%,2013年全国仓储业总资产是16878.6亿元,比2003年的2578.6亿元增加了14300亿元。如果这1.4万亿元换成仓储设施的话,将有8~10亿平方米的库房,所以我们不可小看仓储业未来的竞争力。

通过第四次物流园区调查,2015年5月全国共有占地10万平方米以上的物流园等各类园区共计1210家,比2012年的754家增长60%,运营的857家,占71%,在建的有240家,占20%,规划的113家,占9%。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紧迫感,物流园区的发展很不均衡。2014年物流园区数据,平均投资10.9亿元,平均投资强度164万元每亩,平均占地1700亩,平均运营面积占比75%,平均容积率0.67,平均物流强度378万吨每平方公里。

第三个要关注的是自身能力的提高,要有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要有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要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形态,要有高度执行力的团队。国企与民企的差距,一是精神状态,不少民营企业从上到下都有一股昂扬的斗志,正是因为一无所有,才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干部人事制度考核是有效的,他选拔人才就是能够挣钱,只要挣钱马上提拔应用。所以国企当中反而有一些问题,一把手整天战战兢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第四个是上下融合,我觉得我们国有企业应该看到这样的差距,应该学习一下。

物流业务的变革

首先是新型仓储物流需求的变化:

一是多种业务飞速发展。电商业要求仓储适应小批量、多批次、快交付要求。仓库的选址分布向消费地转移,消费地的仓库需要量增加。2014年全国兴起了电商物流热,规划和建设了较多的电商物流中心,在大宗物品领域,电子交易排斥了一批中间贸易商,产需见面,直接交易数量增加。

二是在多元化功能创新:中转、集散、分拨、转口、加工、贸易、JIT供应链、体验展示、交收交割、多仓管理、园区网络、网络平台、境外仓库,供应链金融。

三是特种仓库需求量增加,如温控仓库、危化品库,液体仓库的数量有较大缺口。由于上述仓库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有的城市限制,有的拒绝其入驻。天津8.12危化品大爆炸会加剧对危化品库的排斥,危化品库更为紧缺。多式联运型仓库需求大。最突出的是铁公联运、铁水联运,其制约因素在于缺乏适宜的地块和足够的土地面积,以及土地价格和设施设备的通用程度。农资农产品的业务量也在增加。

第二是跨界融合业务,物流与金融、物流与供应链、物流与互联网、物流与制造业、物流与城市发展等跨界的融合。

第三是业务要不断优化,不断升级,团队能力升级,要有发现客户深层次需求能力、有服务高端客户的能力。实施精益化管理,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建设信息平台,把内部信息全部打通,与客户信息连通,实现信息化和大数据应用。实施供应链管理,与服务对象实现高度业务融合,上下游、全过程整合资源。C


【编辑:editor】
上一篇:国家三大战略与物流业发展机遇
下一篇:中国物流行业未来十年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