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医药物流的困局
——专访中国冷链物流联盟总顾问张签名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2016年第06期第56页  2016-05-19

当下,我国的医药冷链物流处在一个病态中,一方面,医药产业有着很高的利润,更有着庞大的企业集群,有500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40万家药品零售企业,但是另一方面医药物流却监管缺失,国内具有药品检查资质人员不足500人,对于药品的配送与追溯更是无从谈起。那么,未来医药物流的路该怎么走,对于短板该如何填充?对此,中国冷链物流联盟总顾问张签名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时谈了自己的看法。

 

短板——医药冷链和配送

疫苗问题在我国已多次发生了,比如,几年前的“山西疫苗乱象”,造成近百名儿童注射疫苗后或死或残;2012年哈药物流发生的重大事故,发往齐齐哈尔光大药品公司的两万八千多只胰岛素(优泌林、优泌乐,共计188箱),全部严重受冻失效。“频发的药品安全事件无疑暴露了中国医药冷链的薄弱现状。”张签名说。
医药特别是冷藏药品安全直接关系着民生和社会稳定。“如果说医生护士是患者生命的保护神,那么也可以说,医药冷链就是患者的生命线。而“断链”则是造成该类药品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张签名看来,说医药冷链物流是医药物流的重中之重丝毫不为过。
而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现状并不容乐观,存在的漏洞与短板可以通过一系列数字加以说明。
据国家药监局的监测数据显示,药品质量问题中近20%与冷链有关,中国药品冷链的覆盖能力约为10%,可见冷链管理在药品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冷链药品流通市场规模仍维持较快增长,全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达11174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8.5%。
但现实情况是,这些药品大部分并未实行冷链运输。据了解,医药冷链的投资一般较高,不少药品流通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并未投入使用成本极高的冷链系统。对此,张签名介绍说:“就发达国家而言,医药流通企业要保证25%以上的毛利率才能够保持健康发展,而目前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毛利率一般都不足10%,行业利润的低下更加剧了竞争的无序。”
据了解,医药冷链作为一个庞大的物流系统,涉及到多个环节,从工厂到配送中心,从配送中心到省级客户或地区二级配送中心,从省级客户到市级客户再到县级客户,最终到用户,每个环节均需要冷藏储存,也需要冷链运输,需要冷藏设施与设备,需要冷藏车、疫苗运输工具,到终端客户冷链药品运输量很小,冷藏车运输往往不经济,需要移动冰箱、冷藏箱、冷藏包、冰排等。
在张签名看来,我国需要冷链系统配送的药品与食品级的冷链相比,基础设施更为不完善。由于医药公司运输药品方式普遍是批次多,规模小,所以很难使冷藏品的集运上规模,物流公司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困难。冷藏品难运输和难托运是目前医药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北京市药监局曾对北京市营业额在2亿元以上的药品批发企业拥有的运输设备情况进行调研。数据显示,28家营业额在2亿元以上的药品批发企业每家拥有运输车辆的数量为1.28辆。张签名介绍说,“特别是在不发达的二线城市,物流市场落后,具备冷藏品运输条件的物流企业寥寥无几。”

出路——第三方医药物流

在医药冷链物流链条基础不完备的同时,目前冷藏药品的冷链物流基本都是由具有药品经营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各自承担,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设备也仅限于企业自有的冷库、阴凉库和少数冷藏车,受企业经营区域和规模限制,冷链配送范围一般仅为个别省的个别几个地区。
从政府顶层设计和监管层面来看更是存在漏洞。张签名指出;“各省对医药企业关于冷链管理手段的规定就不一样。东部某些省份规定医药企业必须配备至少2辆冷藏车,而中西部某些省份规定仅需一辆即可。再比如,医药企业在配送冷藏药品时,究竟是使用冷藏保温箱还是使用冷藏车配送,这些都缺乏具体的标准。”在他看来,与此相比,更关键的是药企配送冷藏品,药监部门如何使用科技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跟踪,目前并无定论。
正是这些看似属于企业自主经营的行为,但是由于无标准可依,反而导致目前药企冷链物流管理的混乱,为用药安全埋下了诸多隐患。
随着我国药品流通市场规模以及药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大,药品冷链管理市场需求前景可期。虽然在需求加剧的情况下,药品企业在自身配送的同时,大型的冷链干线运输还是需要依靠社会资源,这无疑为第三方医疗冷链物流开辟了市场。
据了解,我国每年有大量药品需要通过社会物流企业托运以发到全国各地,但是我国90%以上的运输企业缺乏基本的冷藏运输或存储工具。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医药企业面临着两种选择的难题,一是内部规定冷藏药品不做跨地域经营,带来销售损失;二是冷藏药品通过社会物流企业托运,则带来药品质量的安全风险。“在经济利益和良心之间的摇摆,是我国许多药企高层面临的难题。也正由于此,国内迄今尚无专业从事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具有覆盖全国市场配送能力的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张签名说。
但是,在张签名看来,“在我国食品行业的冷链物流发展之时,在阿根达斯冰淇淋、双汇冷鲜肉都已经实现全程冷链追溯的今天,我国医药冷链安全在技术上已不是问题,关键是应尽快规范涉药运输企业药品冷链物流服务,同时加强原有体制内对运输服务商选择资格的安全评价,恐怕才是连接我国药品冷链断链的最短路径。特别是随着我国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关于药品冷链的要求和《药品批发企业物流服务能力评估》等标准的出台,依托医药批发企业母体,培育具有网络化、专业化的社会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医药配送社会化需求明显的今天,医药冷链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呢?张签名总结说:“总体要求当然是必须熟悉医药行业的流通体制、业务模式,具备药品流通方面的设施、设备,对药品特殊的仓储、运输、养护等要求也很熟悉,并且拥有专业的药品管理人员。”
“而这些都是对配送医药的最基础的条件,对于医药冷链物流企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乃是对药品供应链的全程无缝冷链监管。”对此,张签名总结说。
药品冷链环节可分为固定仓储式冷链管理、移动冷藏车冷链管理和小批零包装式冷链管理。针对这3种不同冷链环节的监管对应分为3种不同的冷链监管子系统,分别为药品仓储冷链监管系统(简称:RMS系统)、药品车载冷链监管系统(简称:VMS系统)和药品小批零冷链监管系统(简称:PMS系统)。
张签名说,之所以提及这些监管系统,主要想说明,这3个冷链监管系统对全程冷链各环节、各阶段的监管,即可实现企业对整个冷链的全程无缝监管,实现在影响全程冷链各环节安全的潜在故障发生时,即时管理和应急处理,避免引起最终的冷链温湿度结果变化,用预警的方式减少药品冷链事故和损失。C


【编辑:editor】
上一篇:强化行业监管 发力社会运输
下一篇:固本逐新 欲速必达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