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视角看航运发展
——专访著名经济学家樊纲
文/王悦  2017年第01期第46页  2016-12-19

从近300多年的世界航运史来看,航运市场的繁荣和衰退,似乎被按下了“交替循环”的播放模式,基本上每10年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并遵循着极其相似的变化轨迹。世界经济的繁荣和萧条,被看做是引发航运业循环周期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人认为,经济形势的瞬息万变,也势必会引发航运业的涟漪。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请他以专业的角度,为读者解读经济发展的走向,从而把控航运业发展的风向。

 

当前的经济局势

我国经济发展三十多年,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社会结构的变化、生态环境压力的加大,这些变化虽然具有长期的意义,然而实际上,中国经济在近六年间是呈现下滑态势的,很快就会触底,接着就会迎来L型下的“一横”。

目前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债务率过高等问题亟待解决。樊纲指出,“这是源于经济的周期属性,这些问题都是经济过热之后,处于低迷时期的典型现象。”借鉴上一个经济周期,上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至1994年三年间经济过热,经过八年的调整,2004年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当时没有受到太多国际背景的影响,即使正值亚洲金融危机,但那时的中国还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因此所受影响不大。

回顾过去十几年的时间,也同样出现过两次经济过热的繁荣期(2004~2007、2009~2011),“中国则是用‘时间’解决问题的。在调整期中,逐步消化问题,避免局部风险而酿成系统性危害。”樊纲说,“这种软着陆的方式,使得中国没有发生经济危机,出现大规模的倒闭破产、兼并重组的情况。因此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6%~7%左右的增速。”

“但是此次调整期持续的时间会较长,一方面是因为此次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樊纲强调说。2008年以后,发达国家的经济情况仍然不好,目前欧洲、日本主要经济体都处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状态。新兴市场国家还没有恢复,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了一些贸易纠纷、贸易冲突增多,整个世界经济依然低迷。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消费和服务水平持续增长,还具有巨大的潜力,仍然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市场。

 

航运业的周期轨迹

根据上述经济学对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航运的周期亦可分为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段。

上世纪90年代的全球航运市场似乎非常杂乱、无序,运费处于一个动荡盘整期。樊纲认为,“在此期间,投资者心理、市场预期、市场供需、全球经贸环境是影响航运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进入新世纪,航运业在经历长期动荡、萧条后终于迎来了几乎是百年难遇的繁荣期。

2003年后,特别是2005年后运费基本一路飙升。航运业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全球利润率最高的行业,吸引了众多外部市场的投资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资金投入航运业,似乎整个世界都想在这个“航运神话”中大捞一笔。毫无疑问,这正是航运业的繁荣期。

然而,衰退的拐点似乎也在一夜之间降临的,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航运业在2008年四季度戛然拐弯直接冲进衰退期。运力供给其实早在2008年前已远远超过市场需求,但更为糟糕的是,造船企业还在满负荷运转,大量新造船订单交付压力更让市场显得弱不禁风。“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全球经济显得极度疲软,进出口货物不断下降,集装箱、干散货、油轮运力均出现大幅的过剩,大批船舶被闲置。”樊纲解释说。

之后的发展几乎没有给市场喘息的机会,运费下挫、船价下跌、行业亏损、违约、破产充斥市场。“近几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使航运业正在面临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艰难的时期。2015年是航运业大溃败的一年,新船的订单量已降至纪录低点,而航运企业报废船只的速度也在加快。截至目前,全球航运业的发展仍然举步维艰。”

把握当下机遇

从两者的发展轨迹中,存在着诸多重叠契合之处,经济形势始终是指挥航运业走势的风向标。经济的增长点就是航运业探寻新出路的下一个风口。

据了解,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来自中国,中国已经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践,中国的对外投资正在迅猛增长。2016年前九个月,中国企业在境外的兼并重组资金,已经超过了2015年的全年的总额。樊纲指出,“这是由于我国资金储蓄率始终居高不下,如果大量的资金投放在国内,势必会造成产能过剩。这一轮经济的不平衡和2009年、2010年投资过高密切相关。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进程,政府投资会带动民间投资深入展开。”

因此,无论是对于国际经济、贸易的复苏,还是对于航运业的回暖,都是一个转折点,把握时机便是最有效的救命稻草。樊纲认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修路,一带一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在各个节点上建立一些产业园区,发展产业、发展制造业,使得我们的‘带’和‘路’能够有货可运,国民经济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这样才能有一个共同繁荣的新的生态圈,也是国际经济的新生态。”

在这样的过程中,势必会有大量的商机涌现,这不仅是中国国际化、全球化的新阶段,更是全球资源合理配置的新契机。C


【编辑:editor】
上一篇:联合起来共克时艰
下一篇:重塑规则 共建新生态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