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由于和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新能源车的使用,更能够和全民绿色减碳相关联。但实际上,在更大范围的新能源物流车正在被装配到物流市场。
根据有关权威部门的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物流车产量达到25.8万辆,销量为23.59万辆,同比增长90.4%,实现逆势增长。“这样的增长和商用车市场走低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值得关注。”广州中正绿动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高级市场总监吴思贤向中国储运杂志记者分析道,表示在新能源商用车33.8万辆的盘子里,有23.58万辆新能源物流车。如果再将客货两用的乘用车和中长途运输的物流重卡考虑进去,新能源物流车所占的份额将超过75%,这个数据无疑令人激动。
多部门发布通知
2023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工作期限为2023~2025年。
该通知中提出,公共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明确指出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车的占比力争达到80%。
“基于这样的通知,我们可以看到快递行业的新能源车普及化一方面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跟相关政策的强约束有很大的关联”深圳易顺新能源货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宁才正并不认为新能源车完全出自于企业的社会道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不得不的倒逼转型。
在通知和行业的趋势影响下,一组今年2月份的数据显得格外耀眼。据电车资源统计,今年2月我国新能源物流车销量达14351辆,同比增长94.4%,环比大涨323%。在物流领域,新能源车辆规模正在快速扩展,对快递企业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2023年是新能源物流车新纪元
2022年12月31日,按照财政部等四部门通知,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终止,延续了13年的“国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这个发展势头到来并不容易,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中国施行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动态调整制度,至2022年12月31日结束,延续了13年的“国补”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而至此新能源物流车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发展和应用,由政策驱动转变为政策和市场双驱动。
“2023年实际上是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的新纪元,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市场的广阔前景和信心”宁才正于是说道。
根据能链研究院的数据,当前,城配物流车市场存量为1200万辆,新购或替换为电动汽车的增长空间巨大。如果再考虑到以电动三轮车为主的末端配送车辆的升级和替换,整体上新能源物流车有望迎来千万辆保有量、万亿元市场空间。
《中国储运》杂志记者通过对快递行业的深入观察,头部快递企业实际上已经全部将新能源车辆纳入企业发展规划,未来的趋势就是100%完成更新。
“城市物流车里,还有一块更具增长潜力的新大陆——末端配送电动车的升级,规模高达千万辆以上。”能链研究院的专家表示。
“目前快递接收、派送仍以无牌的电动三轮车为主,存量超过500万辆,产品形态远远落后于行业发展。”能链研究院专家表示,末端配送电动车的升级是一块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大陆,这个市场一旦完成转型升级,规模高达千万辆以上。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福田汽车、上海五菱、奇瑞、智点汽车等企业涉足末端配送物流车领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钟渭平表示,随着各地路权放开、基础配套设施日渐完善,叠加大型货运企业示范运营的带动,新能源物流车的市场认可度还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物流车使用已是大势所趋,相关配套持续跟进,能够让市场发展的更加稳健。”他对此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