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冷库助力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 农产品保鲜“最先一公里”
文/中农联企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海波  2022年第5期第28页  2022-04-26

  一、背景与概况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东麓,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年均气温14.8℃,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该县董周乡乡里荒岭纵横,一些贫困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三分多点。长久以来,县、乡政府乃至村“两委”花费了不少工夫和精力,但荒坡岗地“种啥啥不成”,5块钱一亩都没人要。曾有一阵子,五里岭上的群众种苹果、柿子、核桃、桃等果树,都因效益不佳而最终放弃。

  1.山坡岗地成就梨产业

  2002年前后,当地村民承包县林场在五里岭的土地,试种各种果树,发现梨树种植非常适应当地土质、气候,种植的梨又大又脆又甜,品质上乘,便介绍给当地农户种植。四、五年产果后,亩产值都在五、六千元,进入盛果期后都在万元以上,多的亩产值可达2万余元。

  看到种植梨树收益可观,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引进、种植各种梨树。2010年,鲁山县因势利导,提出了建设10里经济长廊的战略构想,号召群众种植梨树,构建梨产业带。一时间,五里岭两侧掀起种植梨树热潮,引进种植了红香酥梨、砀山酥梨、丰水梨、园黄、黄冠、秋月、红太阳、晚秋黄梨等二十多个品种。但凡国内种植的梨的主要品种,五里岭都可以找到。

  梨产业让村民腰包都鼓了起来。每到梨成熟季节,本来车流量并不大的242省道董周乡五里岭段车流骤增,卖梨的摊位绵延几公里。为此董周乡委研究决定,把五里岭的梨作为特色重点农产品品牌来打造。

  2.梨的保鲜技术

  随着市场的打开,选择种植梨树脱贫的农户越来越多,产季滞销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梨产业带动贫困乡经济转好的背景下,鲜梨的保鲜贮藏成为了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场“硬仗”。

  砀山梨属呼吸跃变型果品,采后宜进行低温冷藏。砀山梨也属于酥梨的一种,贮藏时必须充分成熟,应在呼吸高峰到来之前的9月上旬采收。采收应在晴天无雨时进行,采时防止硬拉伤果柄及果肉。贮藏适宜温度为0~3℃,相对湿度为85%~95%,低于0℃易受冷害,贮温过高则易腐烂。一般情况下,梨可常温储藏2个月左右,冷藏储藏可达半年以上。

  3.解决产季滞销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造产地型冷库

  平顶山市扶贫办公室为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场战役,针对定点贫困村拨付专项扶贫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想解决好农户当季果品滞销等问题,保证作物的品质及延长贮期,提高市场价值,为当地农副产品产业升级,将采摘后的果品进行冷储藏是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将果品进行冷储藏有两种选择,一是采摘后就地储藏,二是运往有冷库的地方储藏。为了更有效地盘活当地经济,就地储藏果损人工及运输费用最低,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由于当地的地形地貌等因素制约,在当地建造大型冷库的可行性不高,因此产地型小冷库是该地区最优的选择。

  然而在产地直接建设小型冷库又存在各种问题和痛点,使扶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役陷入了困境。

  二、当地冷库现状

  为了解决农产品产季集中上市售价低、易滞销、损腐率高等问题,当地政府帮助农户打造品牌,积极拓展市场,同时也建设了一批传统土建形式的冷库,虽然暂时缓解了产季滞销的难题,但是由于传统冷库的固有属性,导致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痛点:

  1.项目选址及立项困难,建造地离果园远

  传统冷库建筑的用地属性是仓储或工业用地,田间地头属于农业用地,如果考虑用地性质的合规性,传统形式的冷库建设手续繁琐,选址和立项成为难点。如果建设在离果园较远的地方,运输成本、人力成本高。

  2.质量和工期难以保证

  施工人员专业性参差不齐,施工标准和材料管控制度的不完善会直接影响设施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同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中标,牺牲设备质量是传统工程做法的惯用手段,出现产品品质低,质量差,能耗高,降温不达标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多,现场协调难,出现问题常常扯皮。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传统冷库保温防潮隔气层会出现失效,无法做到保温隔气完全连续,影响后期运行费用。

  3.建设周期长

  土建冷库在建设过程中都要经过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规划、立项、图纸设计、报建、现场施工、调试验收等过程,一般建造周期都在1年以上,周期长。

  4.智能化欠缺,温度不达标

  粗放式经营管理现象严重,设备温度达标率常常不能得到有效保证,能耗浪费巨大,能耗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5.保温使用寿命较短

  使用几年便会出现保温开裂,失效,隔气层腐蚀等等,严重影响使用效果,大大增加使用能耗。

  6.淡旺季转换运行维护费用高

  存储淡季冷库闲置率高,为保证结构安全,冷库常需要保冷,运行维护成本高。

  7. 售后维修主体难以明确

  由于工程项目的形式由建筑主体、制冷设备、制冷系统及安装工程所组成,一旦出现问题,责任主体往往很难确定,同时安装商一般由当地的私营企业所承担,能力和实力难以保证。

  这些痛点、难点造成了扶贫工作见效慢,冷库设备运行维护费用高,使用效果不佳等后果,使扶贫工作经常陷入脱贫-返贫-再脱贫的怪圈。扶贫专用款投入大,风险高,使用效率低,日常维护费用高,打造的冷链扶贫体系效果不理想。

  三、移动冷库解决方案

  在对当地传统冷库的走访调研之后,基于当地冷库普遍存在的以上痛点,针对当地冷库使用的需求和痛点,我们向鲁山县董周乡乡委乡政府推荐并设立了一套多功能模块化组合冷箱一、背景与概况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东麓,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年均气温14.8℃,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该县董周乡乡里荒岭纵横,一些贫困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三分多点。长久以来,县、乡政府乃至村“两委”花费了不少工夫和精力,但荒坡岗地“种啥啥不成”,5块钱一亩都没人要。曾有一阵子,五里岭上的群众种苹果、柿子、核桃、桃等果树,都因效益不佳而最终放弃。

  1.山坡岗地成就梨产业

  2002年前后,当地村民承包县林场在五里岭的土地,试种各种果树,发现梨树种植非常适应当地土质、气候,种植的梨又大又脆又甜,品质上乘,便介绍给当地农户种植。四、五年产果后,亩产值都在五、六千元,进入盛果期后都在万元以上,多的亩产值可达2万余元。

  看到种植梨树收益可观,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引进、种植各种梨树。2010年,鲁山县因势利导,提出了建设10里经济长廊的战略构想,号召群众种植梨树,构建梨产业带。一时间,五里岭两侧掀起种植梨树热潮,引进种植了红香酥梨、砀山酥梨、丰水梨、园黄、黄冠、秋月、红太阳、晚秋黄梨等二十多个品种。但凡国内种植的梨的主要品种,五里岭都可以找到。

  梨产业让村民腰包都鼓了起来。每到梨成熟季节,本来车流量并不大的242省道董周乡五里岭段车流骤增,卖梨的摊位绵延几公里。为此董周乡委研究决定,把五里岭的梨作为特色重点农产品品牌来打造。

  2.梨的保鲜技术

  随着市场的打开,选择种植梨树脱贫的农户越来越多,产季滞销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梨产业带动贫困乡经济转好的背景下,鲜梨的保鲜贮藏成为了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场“硬仗”。

  砀山梨属呼吸跃变型果品,采后宜进行低温冷藏。砀山梨也属于酥梨的一种,贮藏时必须充分成熟,应在呼吸高峰到来之前的9月上旬采收。采收应在晴天无雨时进行,采时防止硬拉伤果柄及果肉。贮藏适宜温度为0~3℃,相对湿度为85%~95%,低于0℃易受冷害,贮温过高则易腐烂。一般情况下,梨可常温储藏2个月左右,冷藏储藏可达半年以上。

  3.解决产季滞销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造产地型冷库

  平顶山市扶贫办公室为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场战役,针对定点贫困村拨付专项扶贫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想解决好农户当季果品滞销等问题,保证作物的品质及延长贮期,提高市场价值,为当地农副产品产业升级,将采摘后的果品进行冷储藏是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将果品进行冷储藏有两种选择,一是采摘后就地储藏,二是运往有冷库的地方储藏。为了更有效地盘活当地经济,就地储藏果损人工及运输费用最低,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由于当地的地形地貌等因素制约,在当地建造大型冷库的可行性不高,因此产地型小冷库是该地区最优的选择。

  然而在产地直接建设小型冷库又存在各种问题和痛点,使扶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役陷入了困境。

  二、当地冷库现状

  为了解决农产品产季集中上市售价低、易滞销、损腐率高等问题,当地政府帮助农户打造品牌,积极拓展市场,同时也建设了一批传统土建形式的冷库,虽然暂时缓解了产季滞销的难题,但是由于传统冷库的固有属性,导致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痛点:

  1.项目选址及立项困难,建造地离果园远

  传统冷库建筑的用地属性是仓储或工业用地,田间地头属于农业用地,如果考虑用地性质的合规性,传统形式的冷库建设手续繁琐,选址和立项成为难点。如果建设在离果园较远的地方,运输成本、人力成本高。

  2.质量和工期难以保证

  施工人员专业性参差不齐,施工标准和材料管控制度的不完善会直接影响设施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同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中标,牺牲设备质量是传统工程做法的惯用手段,出现产品品质低,质量差,能耗高,降温不达标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多,现场协调难,出现问题常常扯皮。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传统冷库保温防潮隔气层会出现失效,无法做到保温隔气完全连续,影响后期运行费用。

  3.建设周期长

  土建冷库在建设过程中都要经过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规划、立项、图纸设计、报建、现场施工、调试验收等过程,一般建造周期都在1年以上,周期长。

  4.智能化欠缺,温度不达标

  粗放式经营管理现象严重,设备温度达标率常常不能得到有效保证,能耗浪费巨大,能耗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5.保温使用寿命较短

  使用几年便会出现保温开裂,失效,隔气层腐蚀等等,严重影响使用效果,大大增加使用能耗。

  6.淡旺季转换运行维护费用高

  存储淡季冷库闲置率高,为保证结构安全,冷库常需要保冷,运行维护成本高。

  7. 售后维修主体难以明确

  由于工程项目的形式由建筑主体、制冷设备、制冷系统及安装工程所组成,一旦出现问题,责任主体往往很难确定,同时安装商一般由当地的私营企业所承担,能力和实力难以保证。

  这些痛点、难点造成了扶贫工作见效慢,冷库设备运行维护费用高,使用效果不佳等后果,使扶贫工作经常陷入脱贫-返贫-再脱贫的怪圈。扶贫专用款投入大,风险高,使用效率低,日常维护费用高,打造的冷链扶贫体系效果不理想。

  三、移动冷库解决方案

  在对当地传统冷库的走访调研之后,基于当地冷库普遍存在的以上痛点,针对当地冷库使用的需求和痛点,我们向鲁山县董周乡乡委乡政府推荐并设立了一套多功能模块化组合冷箱简称:移动冷库)的试点项目,通过产品自身的属性和技术优势,解决了当地冷库“建设难,费用高”的痛点和难点。试点项目投入使用后得到了试用农户和市委、乡委领导的一致好评。试用的农户雷老伯激动地说:“移动冷库就是不一样!”并要求再定一套,为明年的产果季做准备。基于农户的良好反响,董周乡委申请预定五套移动冷库作为解决精准扶贫攻坚战最后一役的利器。

  在田间地头里移动冷库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属性不影响用地性质

  移动冷库属于类集装箱设备,只需要一片平地接上电源即可使用。无需考虑用地性质的问题。同时可以根据果园位置就近安装使用,大大降低了果农搬运的人力、物力,间接降低了摘果、存果的成本。

  2.交货周期短

  从设计、生产、运输到验收调试,根据不同需求,交付期为1-3个月,可以快速投入使用,利于快速帮助农户脱贫。

  3.质量和工期可控

  移动冷库主要由箱体模块、冷源模块、末端模块及一些配件组成。采用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在工厂标准化、模块化生产,现场直接拼装就可完成,整个过程经过严格的质量体系管控,品质和安全有保障。

  4.智能化控制系统

  制冷设备、制冷系统、冷箱载体等信息以数字化展示,模块本身具备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通过互联网实时监控,信息集中处理,平台能够帮助用户及时解决使用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降低能耗,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5.使用寿命长,运行费用低

  产品外壳主要采用MGSS不锈材料,箱体外壁均采用全焊接技术,再经喷砂、底漆、中间漆、面漆三道表面涂装工艺,可有效防止冻融循环,空仓时无需运行保冷,箱体使用寿命不低于30年。制冷系统主要设备均采用国际顶尖品牌,性能及品质优良。同时通过国内顶尖的制冷工艺设计团队对系统进行优化,保证设备在最优的状态下运行,制冷系统设计使用寿命15年。冷箱保温效果好,制冷系统制冷效率高,运行使用费用低。

  6. 扶贫款投入风险小

  模块化组合冷箱具有可拆装,可移动的特性,避免了传统冷库建设固定,无法改变使用地点的痛点,可以使扶贫款项随冷箱的使用动起来,降低了固定资产投入的巨大风险。

  7. 售后服务体系成熟度高

  售后服务网络遍布全国,专业的售后维修队伍为使用者提供全方位售后维修服务,用专业的技术和及时的服务为客户解决产品损坏责任不清、维修界限不明等痛点问题。

  8.结论

  移动冷库是解决冷链“最先一公里”的利器,冷链“最先一公里”体系的建设,是整个全程冷链体系是否牢靠的基石,因为一旦产品在采摘后不能及时预冷、冷贮藏,将会对农产品流通周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即便后续冷链过程做的再好也无济于事,甚至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近年来有很多地方的农产品发生滞销现象,造成农民损失严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后缺乏预冷、贮藏,无法实现错季销售和品牌升值。移动冷库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些缺口。

  四、使用成效

  1.带动了鲁山县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董周乡作为紧邻县城的第一大乡镇,扶贫试点应用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帮助贫困地区改善贫困落后状况。通过助力酥梨产业的发展,上游推动林果种植业扩大,下游促进配套产业项目的开发,如果品深加工等,有效延长了酥梨产业链。同时也有利于鲁山县全县的招商引资工作,更多的酥梨加工生产企业,电商销售企业后续将不断入驻董周乡。

  2.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是通过扶贫试点应用项目的实施,2019年当年董周乡就有60多家种植大户和500多家小农户将酥梨存入保鲜库进行错季高价销售,较往年而言,平均每斤酥梨的售价就提高了2元左右。现以每套多功能模块化组合冷箱存放80吨酥梨计算,通过冷藏储存错季销售,则可实现32万元左右的产品利润增收,另外从运行能耗方面来看,实测每套多功能模块化组合冷箱在满仓状态下,存储80吨酥梨每天电费仅需约40元,这较以往租用传统冷库存储等量产品每天需70-80元电费的情况大有改善,如此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和增强董周乡乃至整个鲁山县农民的产业参与度。二是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找准山地丘陵特色农村产业发展新思路,并可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三是项目的实施,助推林果业的发展,从而增加了森林面积,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3.提高了鲁山县农村发展的自身“造血”。

  通过扶贫试点应用项目的实施,使得“帮眼前”与“扶长远”两个政策有效结合,真正践行深入贯彻落实走群众路线,是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项目,贫困农民学会“造血”,才能逐渐富裕,而不是持续贫困。C


【编辑:editor】
上一篇:2021年中国仓储业发展回顾与2022年展望
下一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铝事业部总经理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无锡物流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杨飚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