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农业供应链
文/王悦  2017年第06期第58页  2017-05-22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打通、优化农业供应链,是供需结构平衡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刚性需求。一方面通过优化农业供应链,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另一方面让农产品能够搭乘电子商务的快车迅速开拓销售渠道,从而提升农产品品质。然而农业供应链自身的顽疾,使之成为制约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瓶颈,打通农业供应链迫在眉睫。

 

传统经营模式的顽疾

传统的农业供应链主要是三种模式,农户主打经营模式、超市主导经营模式、专业批发市场定向模式。第一种模式中,农户与产地批发、销地批发、农贸市场、消费者是分段连接的,中间的每一小段都是一个独立的链条,几乎没有供应链概念。在超市主导模式中,基本上都是由超市去打造和管理供应链。第三种模式中,完整的信息物流都还没有建设起来,更遑论供应链的概念了。

因此,直接面向农户的供应链条无论是哪一种模式都非常短,从而导致了农户没有机会直接去面向消费者和市场,换句话说,整个传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户缺乏管理供应链的能力。另一方面,国内农业供应链发展比较晚,时间短,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脚步。

受到电子商务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农户希望能够通过电子商务销售渠道经营,完成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销售。与此同时,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也变得越来越多,零售、团购、微商、众筹、社区支持农业,各种各样的新模式层出不穷。这种形势下,对供应链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供应链自然就成为了发展农业电子商务重要工具。

然而互联网取代了传统流通渠道的信息传递的同时,也去掉了供应过程中很多的中间环节和节点,使得原先分摊在整个供应链条的供应链服务全都落在了农户身上。他们本身缺乏对资源的管理能力、整合能力,形成很难跨过去的门槛,从而就催生出一批这种电商运营的服务企业。

不得不承认,互联网发展迅猛,使用电商消费的用户群体逐渐趋向于饱和状态,现在每一个参与到电商经营里面的商家都是零和博弈的玩家。相关人士指出,这也是电子商务的销售模式会越来越复杂的原因之一。不同的电商模式,对于供应链的需求各有不同,这样也就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农业电商发展的难度。

重组打通农业流通的全链条

很多农业电商重视产地,凡是那些品质稍微好一点,质量稳定的,供应能持续的产地基本上都是电商重灾区,采购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另一边销售的价格战,反而把价格打得越来越低。

众所周知,我国以小农经济为主,分散化,且不具规模。标准化的水平低,供货能力不足,很难持续供应。当地的产业配套不完整,比如说没有好的加工设备,或者是物流成本比较高。甚至有一些地方,没有运输能力,根本就运不出来,导致电子商务无法正常运作。

一些农产品从村、县直接给消费者发货,运费就非常高,但是如果能够通过一个销售预估,将销售周期里面的货备入物流集散地、中转仓中,这样它整个物流的成本至少要降低两成以上。那么问题就来了,中转仓的成本是由谁去承担?是农户,还是电商运营公司呢?因此打通农户、合作社、生产者之间的连接,建立规范的供应链物流体系迫在眉睫。

未来农业的供应链服务重点就是重组现在的农业流通链条,在产与销之间架起一座高速通道:在电子商务企业与用户之间去架起一个桥梁,把分散的农产品汇集起来加工、包装、形成标准化产品。一方面对接电子商务销售渠道,不仅解决销售端的痛点,同时为农户弥补了供应链管理的短板。另一方面,将供应链变成一种运营模式,从复杂的市场需求,提取出共同点,形成规范,让农户可以非常简单地对接进来。只有做到这种低成本的对接电子商务的形式才能将不同的属性的农产品,向不同用户群体和渠道,进行精准的对接服务。

一位项目先行者向记者表示,物流企业需要从以下几点发力:用高效的信息化手段、采集手段,将分散的农产品汇集起来,进行一个标准化、品牌化。整合社会资源进行深度的合作,使农产品整体增值。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控制力,降低整体的供应链成本,使这个农产品在电子商务的售价上能够保持优势。对接线上跟线下全渠道。

因此打通农业供应链服务,是用高新技术降低农产品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的准入门槛,帮助农户增收致富。利用电子商务市场的销售渠道,降低采购成本和风险,提供农产品的标准化,从而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改善整个流通过程中产生的这种食品安全问题。C


【编辑:editor】
上一篇:筑牢物流人才之基
下一篇:走好“最先一公里”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