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快件”模式 试点再升级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2025年第8期第20页  2025-08-20

  近日获悉,多家快递巨头入局,共同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应用示范项目,针对我国快件物流业企业众多、运营分散、效率较低、成本过高等痛点问题,推出“共享快件”新模式,以期达到提质增效,降低行业成本的目标。

  据圆通速递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应用示范项目旨在通过物流基本功能的共同化,构建各参与企业之间共享的快件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开展运输、中转、仓储、配送全流程的资源共享,形成人、车、货、场的多场景、多区域资源共享服务解决方案,从而有效降低各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作业效率与服务质量,并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据悉,此应用示范项目面向快件物流末端服务碎片化、非集约化、多主体等问题,提出共仓、共运、共转、共配的全链协同的共享物流商业服务模式。通过构建快件物流资源共享经济模型,项目旨在突破共享效率动态评价、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众包配送资源整合与协同、非标准产品与服务高效处理等一批关键技术,开发基于共享经济的快件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多家物流企业人、车、货、场集成资源共享应用示范。

  资料显示,城市共享配送、共享仓储等概念首先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实践落地。如欧洲的Citylog项目,通过共享城市配送设备和物流管理软件系统,优化末端网点和配送线路,在经过试点测试后减少了85%的运输车辆,极大减少了道路拥堵、空气污染与能源消耗。我国也在车货匹配、云仓等物流信息共享平台领域进行了初步尝试,但整体而言,针对快件物流的资源共享平台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

  在快递业务量持续攀升与末端配送成本高企的双重压力下,“共享快件”作为一种创新物流模式应运而生。它借鉴“拼车”理念,将不同寄件人、但流向相近的快件进行智能整合、合并运输与配送,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车辆空驶、降低单件物流成本,最终惠及商家与消费者。

  过去,“共享快件”模式在各方推动下已从理论构想步入实际运营阶段,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

  一是平台型企业主导的社区共配。

  菜鸟驿站“驿拼”:在部分一、二线城市社区试点。驿站将当日来自不同电商平台、但收件地址邻近的包裹进行集中分拣,由一名配送员按优化路线统一派送,显著减少快递员在小区内的重复穿梭。据内部数据,试点区域末端配送效率提升约15%-20%。

  顺丰“同城拼”服务:针对同城急件和小件商务件,利用大数据匹配发往同一商圈或写字楼集群的快件,实现“一车多单”,尤其在城市核心商务区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运力紧张问题。

  二是即时配送平台的业务延伸。

  美团、达达等利用其庞大的骑手网络和成熟的即时配送算法,开始承接小件、非餐类电商包裹的“拼单”配送业务。骑手在送餐途中或返程时,可顺路配送附近的小件包裹,盘活了闲置运力,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末端选择。

  三是电商平台与物流商的源头协同。

  京东物流“云仓共配”:针对使用京东云仓的不同商家,系统自动识别发往同一区域的订单,在仓库内即进行合并打包出库,实现干线运输和首公里配送的共享,降低了中小商家的仓配成本。

  拼多多、抖音电商与快递合作:在部分产业带或农产品产地,平台联合快递公司,将众多小商家的零散发往同一目的地的包裹集中处理,形成规模效应,解决了小散订单物流成本高企的痛点。C


【编辑:editor】
上一篇:共探数智供应链转型升级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赴广州调研,携手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物流协同发展路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