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尤其是我们所看到的物流业,与40年前相比,更是有天壤之别。以物流的基础设施交通建设为例,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2019年世界最佳连接港口排名》,中国上海港排名第一;中国港口在前十名中占据半壁江山,除榜首的上海港外,宁波港排名第四,香港第五,青岛港第八,高雄港第十;此外,还有6个中国港口跻身前二十名。到201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3.2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14.3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我国的交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交通强国是中国从物流大国走向物流强国的基础。为此,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到2020年,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建设任务和“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各项任务,为交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交通强国纲要》的出台,开启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工作的新篇章,有关部委正在加紧落实。目前已经确定河北雄安新区、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新疆、重庆、贵州、深圳等全国13个省(市、区)作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并正在开展第二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工作。这些试点将围绕设施、技术、管理、服务等4大领域分地区、分主题、分批次开展22项试点任务。试点省市将在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综合交通一体化枢纽、智能交通、科技兴安、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交通运输制度体系创新、绿色交通、现代物流等方面先行先试。计划通过1~2年时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用3~5年时间取得相对完善的系统性成果。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为我国走向物流强国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完善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会促进我国物流业效率大幅度提高,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会逐渐拉平。交通强国,物流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