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信心,奋力完成经济增长目标任务
文/楚耘  2023年第4期第12页  2023-04-03

  在3月5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GDP增速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是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为应对不确定性和中期发展布局打下了基础。

  当下,虽然国内外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但开年以来,我国经济明显转暖,多项指标反弹回升,市场预期持续改善。以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例,2月份为52.6%,较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明显上升,21个细分行业中,有18个行业采购经理指数位于扩张区间,比上月增加7个,制造业景气面继续扩大。

  当前,为了完成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需要以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为重要前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这样,民众的消费潜能才能释放,企业扩大投资的热情才能激活,社会创新活力才能迸发。

  提振消费信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只有民众的消费潜能被激活,愿意消费,经济循环才会更加顺畅,经济整体好转才会加快实现。因此,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大对民众金融的支持等,才能推动生活服务消费的恢复,进而更大地释放消费潜力。

  提振企业信心,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需要有一个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作为保障。因此,要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进一步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此外,还要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正、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规范行使行政裁量权,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从而使企业家能够一心一意干好企业。

  提振投资信心,有效扩大社会投资。稳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条件,也是扩内需的重要抓手。稳投资的关键是要吸引中外投资,调动投资者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放开市场准入,围绕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来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有效利用外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鼓励和吸引更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鼓励中外企业加大新领域、高新科技的投入。

  物流是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月份我国物流业稳健发展,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1%、中国仓储业指数为56.3%。两者较上月均呈现不同程度回升,供需继续改善,物流运行稳步复苏。接下来,我们物流业要提振信心,心无旁骛去创新创业,不断焕发生机活力,为完成今年的GDP增速目标任务贡献力量。C


【编辑:editor】
上一篇:笃志敏行 行稳致远
下一篇:返回列表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