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气、贫油的国家,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就必须开展新能源的研发与应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下的“十四五”期间,是一个关键期和窗口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去年,寒冬之下能源短缺肆虐欧洲,能源价格暴涨,给同处能源转型期的我国带来了启示。对我国而言,能源安全矛盾也突出体现在油气安全上。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70%和43%。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未来,要不断提高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补好油气产能短板,同时,要站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新能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当下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拓展期,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绿色低碳技术等新兴技术,正在重塑全球的技术版图、经济结构和大国竞争格局。中国要成为现代化强国,需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高地。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预计到2030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将达到60亿吨标准煤,因此实现能源转型非常必要。从行业上看,物流运输领域的碳排放“居于高位”,占全国终端碳排放的15%,而且以往的年均增速都在5%以上。所以说,物流运输领域发展新能源、深入推进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减碳势在必行。当然,推动物流运输领域绿色减碳应多方面并举——从车辆供给和需求侧,减少路上已有车辆的排放、确保新增车辆的清洁度、减少重型货车的排放、设计和制造零排放车辆;从基础设施上,拓展电动车基础设施网络、发展新能源;从管理能力上,注重提升运输能效、改善运输结构、完善城市规划及标准、优化货运运输方式、发展电动化交通工具等。以上举措可以助推我国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