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改变物流
栏目主持/陈祥森  2015年第07期第32页  2015-06-19

老生常谈的车货匹配平台

专栏小编:欢迎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今天邀请你们前来探讨一个问题——在“新常态”下,中国物流进入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而能否成功转型升级取决于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高低。那么处在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的这样一个状况,三位专家有何考量?
夜雨观澜:现在物流业已经把信息化作为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与物流业的加速融合,更使物流业的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出现了新局面。科技创造生产力嘛,这一点从物流发达国家可以看出来,他们已经普遍实现了物流智能化,使供应链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目前在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还不高,已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我看是多方面的,一言难尽。
金玉其中: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普及不均衡,有些物流企业只是作为工具使用,并没有把它作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应用最好的是公路运输领域,各类车货匹配平台如雨后春笋,很是让人高兴,一些平台也能够产生很好的效益和效果。但在物流业最重要的供应链管理领域,信息化仍是一个短板,制约着我国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升。
把酒临风:说起车货匹配平台,这是个老生常谈,常谈常新的话题。中国公路运输有3000万名货车司机,承担着全国近80%的货运量,这个市场容量极大,各个环节需要信息沟通,无障碍传递,才能保障市场的高效协调运行,因此平台建设至关重要。
专栏小编:我们这一期杂志的“特别策划”栏目主题就是车货匹配平台。现在这种平台很多,但哪种模式的平台好也没有定论,大家还都在积极探索,寻找好的模式。总的来看,平台就是发布信息,然后司机通过APP获得相关的信息提供服务。这种简单的互联互通,其实并不简单,对此三位专家有什么看法?
把酒临风:对于滴滴打车软件大家都有所耳闻吧?从物流这个角度看,滴滴打车确实降低了出租车空驶率,对行业发展很有利。那么物流行业也应有此类借鉴和应用,这样车货匹配的概率更大,物流成本也会降低一些。当然,滴滴打车与众多车货匹配平台不同,他们是通过腾讯来实施的,不像物流业那些信息平台,要么是会员制,要么是收费制,总之没有免费的“午餐”。而滴滴这类打车软件,腾讯祭出免费的法宝,肯定能砸出很大的成果。然而,物流业就缺少这样免费的大手笔,车货匹配平台盈利能力有限,只能靠收取费用来存活。但是,收费的车货匹配平台受众毕竟有限,如果免费,受众肯定会大幅度增加。
夜雨观澜:相对于打车软件,车货匹配可就难多啦。一方面是公路运输本身复杂度高、可控性差;另一方面车货匹配模式的利益分配链条触及点多、面广、水深。所以,简单地拿打车软件与车货匹配平台相比,这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使用打车软件,你叫来一辆车就能上车走人,而随便叫来一辆货车,你就不怕他玩消失?车货匹配平台实行会员制,结缔成一个组织,最起码有信任度,在我们这个市场环境中,最缺少的就是诚信,物流业里卷款跑路的并不少见,所以车货匹配平台尽管问题不少,但有规则,能维系各方的利益和信任,会越办越好的。
专栏小编:虽然车货匹配平台存在诸多问题,但随着平台不断成长,模式不断创新,对于问题的破解,形成了不小的合力,推动车货匹配平台快速发展。我们看到,这些平台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资金投进去了,收益却上不来。
金玉其中:确实如此,政府机构办了一些平台,一些搞专线运输的企业也有自己的平台,从网上浏览,可以看到众多的这类平台。不过,效率高的是企业办的平台,政府办的这类平台流于形式的多,人气不旺,企业办的人气还行,但绝大多数是收费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平台不要着眼于那些收费,平台要想得到长远的利益在于提供延伸服务。譬如,我们使用的微信很方便,不收费,用户已超过移动和联通,那么大的一个用户群,腾讯的资金投入肯定不会少的,但是腾讯就是不收费,它收获的是什么?是用户资源,是大数据,是延伸的服务项目。当然,车货匹配平台不同于微信,还牵扯到一个诚信问题。在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情况下,谁也不敢拿自己的财产去检验社会的诚信。所以,我觉得平台解决诚信问题,不收费,才能越办越大,用户多了才能有延伸服务,才能有大数据,才能出效益盈利。
专栏小编: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实现配货服务市场空间巨大,前景也非常好,因此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投入这一市场,今天我们看到车货匹配有多种模式平台,你们认为哪些比较成功?
金玉其中:投身于这个市场的人很多,可谓前赴后继,也创建了多种模式,从全国范围看,多年前有几家颇具名气,比如中运网、中国配货网等,不过都难以达到盈利预期,倒在了路上。搞平台就是个烧钱的行当,汇通天下的“即时配货交易平台”运作多年,投入了巨资,但收效甚微,难以达到盈利预期。近年来,汇通天下调整了策略,借助平台的资源进行业务转型,开发与GPS相关的信息服务项目有盈利了。要说平台哪家做得好,我孤陋寡闻还真说不上来,这些年来我所看到的是,前者不断倒下去,众多后继者不断加入,竞争惨烈,运营艰难。不过,中国配货市场的信息服务需求是实实在在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要进入这一市场,再走老路难以成功,必须进行全新的商业模式创新,走出一条新路来才行。
把酒临风:车货匹配平台的存在因为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但在运营中确实面临着众多问题,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难以把握,各个平台失败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夜雨观澜:想法好与点子好不等于就能运营好,因为这个市场还有很多难以言表的特殊因素,也没有很快实现盈利的好的商业模式,从而导致线上车与货的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非常高。有人说,搞车货匹配平台像是跑一场马拉松,看似简单,但变量太多,没有好的身体,足够的补给,就不要跑马拉松。
专栏小编: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创客的时代,物流业也会迎来一个创新的新契,用互联网,用大数据,改变物流,或许能够创造新的成功。近几年来,我们看到一些物流企业正在着力进行平台的建设,而且影响很大。 
把酒临风:2000年进入互联网时代,很多物流业有志之士尝试用互联网方式改变物流,却折戟沉沙,譬如,亚之桥全国货运信息服务网、华夏交通在线等。但搞平台就是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创新,这么一个痛苦的过程,可以说,付出了代价,也积累了经验。如今我们面临最好的机遇,因此也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局面。最近,中储智运、oTMS上线,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联手传化物流搞了一个“园区通”。你们看,做网络配货烧掉的钱数以几十亿计,今天也该有个结果了,那么接下来平台建设要进入一个旺盛期。
金玉其中:全国有上百万家货运企业,上千万辆的货运汽车保有量,利用互联网信息手段实现配货服务是最佳路径,况且“互联网+”已成为国家战略,围绕这个战略进行创新,车货匹配平台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而且也会出现多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常谈常新的物流创新

专栏小编:当今,在“互联网+”上创新是个比较热门的话题,物流业也不例外,“互联网+物流”的企业不断增多,就拿市场上有关公路运输的APP来说,截止2014年底已经超过200款,可见这个领域创新的场面十分红火。对于车货匹配平台来讲,也可以说是“互联网+物流”的创新,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创新,三位专家有何考量?
把酒临风:今天我们又面临一次创业潮,这场大潮在“互联网+”的旗号下汹涌澎湃。不过我们需要冷静一下了,凡是跟互联网沾边的事物,未必都能闪出金子的光芒,创业不是热炒,不是今天的股市,市值飙升吹出了大泡沫。对于“互联网+物流”的创新,也要持审慎的态度。
夜雨观澜:在“互联网+”上搞创新,不少人都认为自己找到了金钥匙,以为大喊一声“芝麻开门”财富就来了,创新就成功了。其实天底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走过互联网时代,一路打拼过来的很多物流信息企业,至今他们也很难说找到了这把金钥匙。在中国,除了技术因素,还有体制、市场等等很多因素拦在路上,跨过这些拦路虎谈何容易!从2000年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直到今天也没有一家企业能一统江湖,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配货信息平台。
金玉其中:盯上“车货匹配”这块蛋糕的有这样几波人:互联网跨界者、物流园区经营者、快运人、第三方物流企业、GPS企业、车企等,他们哪家都会十八般武艺,可是谁也没成为真正地一统全国配货市场信息服务江湖。其实,至今车货匹配走的是两条路,关键点不一样,有的是货,有的是车。即便如此,我看车货匹配不是死胡同,只要你把握住“服务”二字,你才能搭建起来信任,积累起来商誉,无论从车还是从货,都可以找到“金钥匙”,打开财富之门。
把酒临风:不过,现在很多车主提到移动互联网就谈虎色变,而众多货主的不信任给车货匹配市场蒙上了一片阴影。业内众多互联网企业和资本的加入搅乱了这一个市场,甚至有“劣币驱除良币”效应的势头。
夜雨观澜:新的事物取代旧的事物有一个过程,“互联网+物流”的创新也会是这样,车货匹配平台算是一个新事物吧,现时它还不能取代货运中介,就好比现在的电子商务不也没击垮实体零售。但是从趋势上看,车货匹配平台将会占据这个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份额,那就是以国内优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主导而生的车货匹配平台,因为他们所具备的资源优势是其他企业无法匹敌的。
专栏小编:为什么第三方物流企业主导的车货匹配平台能够取得优势?
夜雨观澜:目前国内的几大巨头第三方物流企业,他们大多数都是拥有十年以上的历史,都拥有巨大的可调动车辆资源和通过自身营销开发的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的优质客户,双方稳固的合作关系是不需要任何多余的工作便可搭建起来信任。另外,这些第三方物流企业靠资源支撑很容易搞车货匹配平台。而且这几大第三方物流巨头的年业务规模就没有低于十亿级的,巨大的业务规模能够让司机不用担心自己拿不到货款,从根本上解决了司机最为担心的一点,而正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都会选择给货物购置货运险,以防止在货运途中的意外,有效控制了风险点。还有一点,物流行业的服务产品跟其他行业的产品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物流提供的服务是无形的,必须要双方合作之后才能够看出端倪,这里可不是靠几句话就能够忽悠的。要让货主放心地把货给你,他的出发点有两点:一是低成本;二是优质的服务。而这也正是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强项,他们专门为客户量身订做解决方案,解决客户的问题。以上这些因素足以使优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取得主导车货匹配平台的优势。
把酒临风:现时,大部分的车已经有了固定的渠道,找货的只是一部分人。业内人都知道,临时找货风险高,大车停一天几百块钱的消耗,所以都会去找关系固定货源,不这样也早就被淘汰了。那么,既然大部分车方和货方都有固定下来的关系,为什么还搞车货匹配平台?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固有魅力:谁也不希望被合作方垄断,永远都要保留通过市场竞争选择更低价格的权利,也永远会发生无法预先确定的业务。所以,车货匹配的每一个业务都是固定协作和竞争选择的平衡。不同的货源、不同的物流管理者、不同的成本构成和风险构成,都会影响最终这个车货是走旧渠道还是走新渠道。
专栏小编:“车货匹配平台”这个概念在2014年迅速蹿红,引无数互联网英雄竞折腰,资本大佬也折了腰。现在,不满足于卡车的制造和销售,车企也在试水打造车货匹配平台,快召货车、车轮滚滚先后上线,分抢市场蛋糕。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
金玉其中:这只不过是开发者背景不同罢了。不过各类开发者都各有各自的优势,车企在全国有大量的服务和销售网点,这些网点都可以作为平台的服务与推广网点;另一方面,他们靠这套系统赢利的动机不是很强烈,只想用它更好地为卡车用户服务,从而带动卡车销量的增加。快召货车与车轮滚滚在服务对象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快召货车平台是东风股份与中国联通的合作项目,服务对象是轻卡。车轮滚滚平台是陕汽,服务对象是重卡。无论服务对象是谁,我看到的是创新尝试,为货车主服务,这就是“互联网+物流”创新的主流,是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力量。
专栏小编:随着当下“互联网+”概念的兴盛,物流业内很多创业者都渴望搭上这一趟顺风车,在此三位专家可以给创业者提一些建议吗?
把酒临风:我觉得当前一些人投机心态严重,认为只要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所以,“互联网+”一兴起,很多创业公司的决策者们便开始疯狂地扩张各种线上线下业务,哪怕是自己不该做的事,只要能符合“互联网+”的概念,便急急可可上马,可以说是“不求天长地久,但求一朝拥有”。其实这些问题并不是没有人意识到,只是大家都存在侥幸心理,凭什么失败的就是我,倒霉的就是我?盲目乐观,甚至常常与那些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互联网巨头们相比。市场如战场,一将成名万骨枯,成功者往往是踩在失败者的身上而挺立在那里的。
金玉其中:你说的有一些道理,但是市场也没有那么残酷,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容得下踏实肯干,有志于“互联网+”创业者立足。况且国家还给予不少优惠政策。我相信“互联网+物流”是个新领域,因此创新的机遇才会更多,成功也会更多。“电商+物流”成就了马云,那么“互联网+物流”、“车货匹配平台”能够成就谁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夜雨观澜:我觉得给创新和创业扫清路途上的障碍才是最重要的一点。政府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给创业者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电商+物流”为什么成就了马云?因为那里没有垄断。因此要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拓宽空间。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纠正地方政府不当补贴或利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让更多的创业群体在有序的竞争中迸发活力。改革产业准入制度,明确市场准入的安全指标及相关标准,形成统一、权威、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金玉其中:在创新上更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样才能充分保护创新成果。这是一项法治建设,也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最重要的一个条件。现在商业侵权行为很多,再加之地方保护,侵权成本低,寻求法律保护成本高,很是让创新者头痛。所以,扫清法治道路上的障碍,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再有,互联网金融在2014年写入政府报告,那么全面建设、完善普惠金融体系,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将给创新与创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也将会把我们物流业的创新推向一个新高度。
专栏小编:用互联网来改变物流,铸造成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趋势。面对“互联网+物流”,或许更能激发物流业内人们的创造活力,从而打造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好,今天我们的谈话就到这里,感谢三位专家的参与,我们下期再见。C


【编辑:editor】
上一篇: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
下一篇:物流,让生活更美好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