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生 唇齿相依
栏目主持/刘道勤  2017年第03期第86页  2017-02-20

老编有曰:互联网通过网络中的“人工智能节点”构筑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发现供需、匹配(制造)供需、分发供需、交易供需”的全流程生态圈,所有生产要素都像搭积木一样解构和重组,创造性降低了全流程成本。这种方法论既是存量改革也是增量改革,累积够一定的节点和技术后就会变成中国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的超级助推器。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是不可分的两部分。从美国新经济概念来看,人为地把经济分为实体和虚拟并不妥当,而这一认知的错误,将本已经融为一体的新经济,给不合理的割裂成了两部分。

 

虚实激辩

2016年末围绕新经济的讨论兴起,商业大佬马云、宗庆后、董明珠等唇枪舌剑,宗庆后与董明珠分别发表言论,疑似指责BAT互联网巨头,是娃哈哈、格力等传统企业发展不顺的罪魁祸首。

2017年元旦过后阿里巴巴披露了2016年度纳税的几项数据,让这种误解不攻自破,该数据显示阿里集团以及蚂蚁集团2016年合计纳税238亿元(以工作日计算平均日缴1亿),带动平台纳税约2000亿元左右,直接间接创造了超过3000万的就业机会。

从已公开的纳税数据来看,阿里年缴税很早就超过了娃哈哈、格力,打破了互联网公司不缴税的谣言。而且带动平台纳税约2000亿元的数字,证实新经济背后带动的是整个产业的提升,尤其是实体经济。而创造的3000万就业机会,更显示了新经济对社会的贡献。

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之后,商界出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争论,该论调愈演愈烈,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常常被拿在一起做对比。逐渐许多传统企业大佬开始频繁的指责虚拟经济,认为虚拟经济破坏了实体经济,并称将不利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从美国新经济概念来看,人为的把经济分为实体和虚拟并不妥当,而这一认知的错误,将本已经融为一体的新经济,给不合理的割裂成了两部分。

以格力来讲,按照中国商界的二元论,格力也不是纯粹的实体经济企业,2016年双11期间,格力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突破34亿元。而娃哈哈作为快消品饮料为主著名品牌,宗庆后一直对电商拒绝,近年来发展受挫。反观同样以快消品饮料为主的蒙牛在2016年的“双11”,全网销售额达到近亿元。如果蒙牛像娃哈哈一样对电商说不,仅“双11”一天就会损失近亿元的销量。

有曰一:和所有重大社会进步一样,早期的互联网角色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入侵者,对一直坚守传统制造业的老一辈从业者而言,互联网所特有的“颠覆式创新”给行业带来的那种痛彻心扉却又无能为力的剥离感是真实的。

新实体经济指的是互联网和传统经济结合,共同打造适应未来的经济形式,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形成新型实体经济。从内涵上讲,这同美国《商业周刊》新经济的提法不谋而合。当信息技术横扫全球,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时,人为的划分和排斥不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当下对新经济的歪曲和批判,正如古代重农抑商反社会发展潮流的重现,是非常不可取的逆时代做法。

 

虚实相生

BAT相继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短短二十余年迅速崛起,分别成长为商界的巨头。相比传统行业企业成长的缓慢步伐,BAT为首的互联网企业以另一种速度的高增长,成为商业中奇特的现象。此前互联网企业大多习惯公开财报,却很少有披露缴税数据。

在它们奇高的利润背后,有关互联网企业不纳税的谣言不胫而走。而阿里近年来多次公开披露缴税记录,无疑是很好的做法,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以70亿元的纳税额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纳税第一名;2014年,阿里巴巴纳税总额首度迈过百亿大关,为110亿元;2015年纳税178亿元;去年达到238亿元。未来或将有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公开自己的缴税记录,才是破除谣言最好的手段。

相比百度、腾讯,电商巨头阿里的崛起,更依赖实体产业的发展。首先阿里的每一分收入,都来源于商品的交易,这背后是数量高达千万的淘宝及天猫卖家,以及更为庞大的商品品牌。

以电商来讲,衍生的产业还包括客服外包、摄影、咨询服务、招聘、培训、质检品控以及定制类设计等。2016年9月,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一项《阿里零售平台带动就业问题研究》显示,仅2015年阿里平台总体为社会创造3083万个就业机会,其中交易型就业1176万、支撑型就业418万(电商物流203万,电商服务业215万)、带动(衍生型)就业1489万,主要包括上下游制造业、批发业、金融、物流、服务商等行业和岗位。

正因为新经济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依赖加深,除了带动实体经济的上下游生态巨大增长,BAT近些年在传统产业的投资也逐渐加重。

有曰二:在这场轰轰烈烈却悄无声息的“数字化”改造浪潮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像积木一样被互联网一一重新解构、旋转,最后变成了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应用场景,需求端的消费者则透过科技进步与社会协定的交合,诸如手机、网络、开放原码程式等手段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由。这场变革的重要性在于它对社会制度差异、生活习惯差异、意识形态差异显示了最大的包容性和建设性。

 

唇齿相依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累计投资传统产业超过1000亿元,其中重大投资项目超过20个,如投资苏宁、银泰、圆通、日日顺等。而百度大力发展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也对传统产业升级起到很大的作用。腾讯近年来在证券业、百货业的投资力度也在增大,2015年重庆市与腾讯公司开展系列“互联网+”项目合作,腾讯许诺未来将总投资不少于100亿元以助力重庆10000家传统企业转型。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如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早已密不可分。以美国新经济来讲,科技巨头苹果、谷歌、微软等的高增长,带动的是全球实体经济的飞跃,假如世界没有了PC和智能手机,全球商品交易流通将不会有现在的繁荣。新经济下催生的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代表着未来改变着世界。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程度加深,新经济也在中国出现。由BAT引领的中国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首先将带动中国的实体经济的飞跃。尤其是在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历史阶段,以阿里为首的跨境电商,不仅把更多的全球商品带到国内刺激中国商业的多元,也正在把中国产品带向全球,为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而服务。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争论映射了实体经济的从业者们对近年来房地产领域扭曲发展、资本对实体经济“无锚式扩张”的担忧。

调查显示,当下中国实体经济转型最大的挑战,“房地产摧毁实体经济”占到了19%,资本和房地产的非理性发展挤占了实体经济的空间,使国内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持续走低,形成了低端产业向东南亚价值洼地转移,中高端产业回归欧美发达国家境内的趋势,这种全球产业链横向转移变化对国内本土制造业短期看是馅饼,中长期则是重大挑战,因为以互联网为纽带的全球一体化发展模式越来越像是一个巨大的“锚”,离开它就会衍生一系列次生问题。

有曰三: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就是:借助网络和人工智能节点,需求被细分、量化,生产也同样被细分和量化,在人工智能辅助下最终达到了以最小的资源最大可能地满足需求的终极目标。从内涵上讲,当信息技术横扫全球,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时,人为地划分和排斥不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当下对新经济的歪曲和批判,正如古代重农抑商反社会发展潮流的重现,是非常不可取的逆时代做法。

实体经济拥抱网络的“脱实向虚”和互联网企业整合实体经济的“脱虚入实”最终会汇流入海殊途同归,亦是解决目前经济结构扭曲、社会成本高昂的最佳解决方案。(本刊整合)C


【编辑:editor】
上一篇:孩子出生以后……
下一篇:讲“真话”怎么这么难……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