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背景下的即时物流发展研究
文/庾娟 冯晓洁  2021年第4期第99页  2021-03-23

  摘要:新零售的发展和后疫情时代消费模式的转变给即时物流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小的挑战,传统即时物流存在配送效率低下、业务模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结合当前行业发展趋势,本文提出可通过增设前置仓,围绕社区进行运力整合来改变传统末端配送效率较低的问题;通过提供流通加工以及综合性物流方案等增值服务来拓展现有即时物流的业务范围;运用AI智能技术进行运筹优化,借助各类智能视听设备来改善当前信息化水平落后的现状。

  关键词:新零售;即时物流;前置仓

  一、背景

  即时物流是指无中间仓储环节,直接实现门到门及时送达业务。2009年由点我达创始人赵剑锋提出,同年11月,美团和饿了么相继推出及时配送业务。即时物流的核心在于及时性,满足用户极速、准时的配送要求。其B端商户以餐饮、生鲜、商超等为主,C端产品包括蜂鸟即配、顺丰同城急送、美团跑腿等,主要从事物品递送、帮买、帮取、帮办等业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即时物流行业产生了显著影响,推动“即时消费到即时物流”的产业链优化升级。

  新零售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新零售不仅涉足餐饮、生鲜、快消、3C等大众消费场景,还服务于医药、鲜花、奢侈品、商务跑腿、服装等特殊消费场景。新零售更加看重企业的末端配送能力,而即时物流正好符合客户追求便利性及差异化体验的诉求,帮助实现人、货、场的重构。随着新零售的发展,社会对即时物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持续向下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图1:中国即时物流行业订单规模(亿单)数据来源:艾瑞咨询整理

  二、当前即时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配送效率低下

  当前及时物流在配送方面存在的难点包括:需求侧订单时点分布不均,商户即时响应能力不足,限制了配送效率;商品品类多样且规格不一,导致配送难度增加,比如行业内缺乏统一的设备标准、包装标准和人员标准等,难以实现规模化运营。此外,由于即时物流行业普遍工作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因而配送人员的流失率也一直较高。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即时物流的配送效率,当前的传统配送方式恐难支撑新零售即时物流的快速发展。

  2.业务模式单一

  传统的即时物流主要围绕配送业务展开,模式较为单一。企业获取利润的来源也主要通过收取配送费用获得,盈利单薄。加之新进入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持续挤压着行业内现有即时物流企业的生存空间,从传统仓储运输环节中获利的商业模式难以支撑客户提出的快速、安全和个性化的要求。能否进行线上线下资源整合,挖掘物流数据中的潜在商业价值,最终实现单个企业到整个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即时物流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关键。

  3.技术手段落后

  当下即时物流企业虽然配备了相应的物流软件和智能设备,但是没有形成网络,在运作过程中也缺乏对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同时对于特殊产品的配送也缺乏相应的设备支持。比如生鲜农产品易变质、损坏率高,因而在冷链保鲜、仓储配送和供应商管理等方面对即时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有企业的冷链物流还未形成体系。虽然目前有部分高科技园区、高等院校已经开始采用无人车和无人机进行配送,但是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应用场景还相当有限。

  三、新零售背景下的即时物流发展趋势

  1.设置前置仓,采取拉动式补货

  前置仓是新零售仓配模式的一种,采用仓店一体化模式。当消费者下单后,商品直接从附近的零售店发货,这使得前置仓能支撑门店3公里范围内30分钟送达用户。盒马鲜生、天天果园、每日优鲜等都使用这种模式。前置仓是即时物流的重要战略布局,企业可选择在距消费者较近的地方增设前置仓,同时对每个门店进行数据化管理,分析出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偏好,以此来配货。

  传统零售企业往往基于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具有滞后性,加之需求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牛鞭效应。新零售企业可利用大数据实时跟踪用户的购买足迹,指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并进行仓配管理。新零售企业可在线上平台设置缺货提醒,当消费者想购买无库存的商品时可点击“缺货提醒”,企业在后台获取数据后及时安排补货,这样企业既能动态掌握顾客需求又不会持有过多库存。由原来供应商生产的“推动式”转变为消费者需求的“拉动式”,以此减少仓配成本,提高市场反应灵活性。

  图2:拉动式补货流程

  2.依托社区,实现线上线下协同运营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社区将成为住户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单元。目前我国2000户以上的社区有9万多个,1000户以上的社区数高达18余万。考虑到即时物流对时效性的要求,今后零售商家可依托社区,解决消费者日常生活购物的最后一公里。线上平台可满足消费者随时购物的需求,线下门店则代替传统物流中心进行配送(同城到家),或由消费者自提(同城到店),帮助节约消费者购物成本的同时提升配送效率。

  2018年成立的十荟团就采用了“线上小程序+线下社区店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其中团长担负起平台和用户连接的重要作用,既是数字化层面的履约连接,又是体验端的服务连接。系统会帮助匹配附近的十荟团团长,用户可自行选择自提点。本地生活服务的O2O市场规模在未来依旧会高速增长,家政、洗衣、洗车、搬家和社区电商还存在着大量未能满足的需求。社区将消费者从物理层面进行分割,依托社区进行新零售运营也将是新趋势。

  3.整合社会运力,寻求综合性解决方案

  即时物流市场规模大,运力常出现不足,如何整合社会运力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采用众包物流将配送工作转包给企业之外的非专业群体来做则是一个新方向,有助于整合社会闲散资源,如达达、人人快递等。此外,直营和加盟也可以作为运力补充,不过应加强平台对配送员的约束力,提升用户需求的服务时效与满意度水平。多元运力模式的融合,可帮助即时物流得到健康发展。

  “即时物流+其他物流服务”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在未来也将更常见。目前已有如“中铁快运+顺丰速运+顺丰同城急送”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为医药企业提供跨省极速运送待检测血样的案例。今后即时物流与传统物流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帮助承担“最后一公里”职责。比如企业可搭建从“采购供应物流+生产物流+成品物流+区域配送+末端物流+逆向物流”的完整体系,使即时物流成为其中关键的一环,为物流市场提供更加完善、系统的产品方案。

  4.拓展业务范围,提供物流增值服务

  针对即时物流业务模式单一,零售企业可围绕物流环节开展增值服务,结合产品特点和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对于生鲜类产品,可提供全程冷链物流服务,以及开展洗净、分装、称重等流通加工服务;对于家居大件货物,则提供专人上门安装与维修服务;对于医药类产品,则应提高产品流通环节的可视化水平,结合区块链技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实时查询。此外,采用环保、绿色可循环的包装材料,也是实现物流增值服务的方式之一。

  新零售企业还应提升对客户需求的适应性和个性化定制的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全场景的配送服务。比如针对商务件客户可提供开发票、保价、月结、到付等增值服务;针对不同时效需求和消费能力的客户群体,推出不同的即时物流套餐,如定制物流、加急物流、拼单物流等,与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相对应。疫情期间不少宅配企业推出的无接触式配送,也是一种特色增值服务,满足了特殊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5.“AI+即时物流”,推动业务数字化转型

  居民对即时物流的需求不断增加,催生了基于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技术的智能调度系统快速发展。今后人工智能可应用在即时配送领域的订单分配系统中,为平台系统提供订单数量预估、实时匹配、路径规划等支持。利用大数据平台收集骑手轨迹、配送业务、实时环境等内容,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得到预计交付时间和路径耗时等数据,再利用运筹优化与算法进行系统派单、路径规划、自动改派等决策行为。通过订单分配系统合理匹配运力与需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此外,由AI技术驱动的各类视听产品也能助力提升即时物流的响应力。如顺丰研发的“小丰”智能耳机将拨打电话、转单、查单等8~10步高频手动操作直接缩减为1步语音指令,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今后操作员佩戴AR智能眼镜通过视场中的数字指引来定位和分拣货物,运输过程则通过投屏实时呈现在后台,全程可视可控,也将成为常态。AI技术的使用帮助新零售企业实现数据赋能,推动数字化转型。

  图3:新零售背景下的即时物流模式构建

  四、总结

  新零售时代背景下,渠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顾客在不同渠道能感受到几乎无差别的购物体验。PC端、移动端以及社交媒体等都成为消费者连接商家的触点,而社区化的实体门店则成为商家触达客户的最佳载体,线上线下正在走向高度融合。生活节奏的加快,千禧一代消费势力的崛起,以及疫情期间养成的消费习惯,都让原本被称为“懒人经济”的O2O类服务,逐渐转变为生活刚需。而消费者对即时物流的要求也更为细致,追求个性化体验、差异化服务以及期待商品的“百用感”都倒逼着新零售企业进行线上线下的协同运营,搭建智能订单系统、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整合物流运力,使即时物流更好地服务于新零售企业,实现二者协同发展。C

  (作者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振华.我国即时物流行业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10):100-102.

  [2]张晓芹.面向新零售的即时物流:内涵、模式与发展路径[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8):21-26.

  [3]张颖.新零售背景下物流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商论,2019,(21):17-18.

  [4]刘如意.疫情影响下即时物流行业的变局与发展方向[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0,210(01):28-33.


【编辑:editor】
上一篇:基于冷链物流的COVID-19疫苗运输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广西区域物流发展研究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