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车辆,敢问路在何方
文/《中国储运》杂志社专题部  2025年第8期第26页  2025-08-20

  作为众多物流人再熟悉不过的物料搬运设备,工业车辆可以说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在新的发展时期,工业车辆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新技术、新思路又是如何为这一传统的机械设备行业进行赋能的?在本期物流装备栏目中,本刊专题部记者与几位工业车辆行业的资深专家进行了座谈,来聊一聊这些问题。

  快速发展,打造良性竞争环境

  专家们指出,在过去的一年,工业车辆总销售量依然保持了增长的态势。2024年又创历史新高,总销售量、国内市场销量、出口量都上了一个台阶。虽然总体数值实现了增长。但是从车辆类型来说,平衡重叉车总销售量持续下跌值得从业人员关注,其中电动平衡重叉车虽然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但是内燃平衡重叉车出现了10%左右的下跌,对于部分以内燃叉车为主要车型的企业影响较大。同时,仓储叉车,特别是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依然保持了可观的增长态势。

  具体到工业车辆行业的问题,专家们提到,工业车辆行业的痛点其实与国内很多其他行业有类似之处。由于国内叉车销售量已经占到了全球总销量的55%左右,中国已连续16年位列全球第一大叉车市场和制造国,配套体系趋于完善,产品类型丰富。另外,物流装备关系到各行各业以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物料搬运,使用场景非常丰富,其受经济周期影响相对较弱的特点,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一方面,这证明了大家对工业车辆行业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势必会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想要破局,就必须避免在“打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好在目前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比如针对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等类型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填补了国内市场的产品空白,国内市场和出口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些主要企业在产品类型、产品质量、产品创新等方面也实现了技术突破。尽管如此,但市场上依然存在“卷价格”的现象,而且除了主机企业外,零配件供应商、设备代理商、租赁商、服务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要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就必须要意识到唯有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以及一些跨行业的新技术引入和应用等方式,才能摆脱无序的价格竞争,将更多的时间、精力、资源等投入新技术的研发中。整个行业必须达成共识:不要卷价格,而要“卷技术、卷质量、卷创新、卷服务”,这是未来企业获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如果企业利润得不到保障,整条产业链就无法健康、有序、持久地发展下去。

  出海火热,推产品更要铸品牌

  2025年伊始,“出海”就成为行业内最热门的话题,不仅仅是工业车辆行业,国内的很多行业目前都有类似的行动。专家们指出,中国工业车辆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技术提升也很快,如果业内企业想做大做强,就需要在国际上打造自己的品牌,并树立为全球客户服务的方向。事实上,工业车辆行业“走出去”的热潮早就开始了,许多叉车制造企业已经有了丰富的出口经验。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出海’和十年前、二十年前简单的“把产品卖到国外”已经大不相同了,行业发展了、企业发展了,思路已经从简单的产品销售向让自身品牌国际化发展转变,要让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做到国际领先,得到全球客户的称赞和认可。专家们一致表示,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要向行业内的几家优秀外资品牌学习。外资品牌开拓耕耘中国市场的经验,可以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参考。这些企业能成功打造国际品牌,除了打磨产品外,在渠道和服务方面的建设更是中国企业在出海的过程中需要去关注并学习的。之前大多数企业在出口时采用的都是代理商制,如何在发扬这一制度优势的前提下补足其短板,是企业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与此同时,专家们也提醒“走出去”的企业,一定要保持理性的竞争,在海外市场如果出现恶性竞争的话,会造成破坏国外用户对所有中国品牌印象的严重后果,甚至还会引起一些针对性反制中国产品的法规出现,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自身产品的出口,还会破坏整个中国工业车辆行业出口的大局。

  坚持“四化”,维护健康行业生态

  回顾中国工业车辆市场一路走来的足迹,经过持之不懈的发展,目前工业车辆行业已经确立了产品的电动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方向。在电动化方面,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发展,我国叉车保有量结构已经从内燃电动“七三开”,转变为“三七开”。在绿色化方面,国内的锂电、氢能等新能源叉车产品已经出现得非常多,特别是锂电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产品的研发制造,其市场占比也随之水涨船高。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和锂电配套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的锂电叉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智能化方面,AGV、搬运机器人等设备使用量也越来越多。从为AGV企业提供车体到推出自主研发的AGV,AMR,无人叉车等产品,叉车主机企业走过了一条不断补齐短板的创新之路,实现了从专注硬件设备的生产到具备软件和管理调度系统开发能力这一跨越式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工业车辆企业能够更好地为有转型升级需求的客户做好服务。在高端化方面,相比其他三个方面的步伐慢一些,但也能看到企业在产品迈向高端化的道路上不断砥砺前进。未来,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新技术的引入,技术方面的跨界与融合会变得更加普遍,只要能够赋能工业车辆行业,让行业焕发出新活力的技术,都值得去尝试,比如一些电动汽车领域优质供应商的进入,为电动叉车的“三电”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随着工业车辆产品类型越来越多,它们可以在更多繁重、重复的人力工作环节对人力进行替代,实现机器换人,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专家们表示,企业未来要努力打造的是仓储物流和产线物流多场景搬运整体解决方案,一个从多台设备、多种设备整体调度的复杂解决方案,到小型仓库的轻小型简单搬运工具一应俱全的完整行业生态圈,这就需要企业与用户建立深度交流渠道,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在哪里,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用自己的产品、方案和服务切切实实地让所有用户实现降本增效。C


【编辑:editor】
上一篇:直面挑战抓机遇,乘风破浪正当时 ——专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增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