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会期间,长城汽车副董事长王凤英、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和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等车圈大佬,纷纷对氢燃料和甲醇燃料提出了议案,这两种都是零(低)排放、无(少)污染的新能源,燃料加注时间与传统燃油车相差无几,使用习惯上也没有电动汽车那么颠覆,那么,它们靠谱吗?
更多的优势
成本低:甲醇是一种可循环的超清洁能源,它主要从煤炭、页岩气转化提取,来源广泛、经济体量巨大、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另外,甲醇能源属于超清洁的能源,甲醇动力的污染物排放指标优于柴油国六排放标准。
安全性:甲醇与汽油燃烧特性相近,符合内燃机设计要求;燃点高于汽油,自燃自爆风险较低。甲醇属于低毒性,较汽油毒性更低。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计算出甲醇的毒物危害指数为20,汽油为28,均为轻度危害。只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尽量减少甲醇的泄漏,避免直接进入消化系统,甲醇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环保性:在排放方面,甲醇有天然优势,氮氧化物相对天然气和柴油减少80%,且几乎没有PM颗粒排放物。甲醇发动机相对来说更易实现排放升级,是当下排放升级的绿色解决方案之一。
政策驱动:我国自2012年起将甲醇汽车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在山西、陕西等十个省份开展试点,累计推广甲醇车辆超三万台(数据来源: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总结报告》)。2023年,财政部对甲醇重卡给予最高八万元/辆的购置补贴,并在山西、内蒙古等煤炭富集区规划建设超五百座甲醇加注站。
更好的选择
对于众多从事运输的物流企业而言,甲醇重卡又在哪些方面贴合了实际需求。
低温性能优势突出:在低温适应性上,甲醇凝点为-97.8℃,远优于柴油(-10℃至0℃),即便在-40℃的极寒环境下仍可稳定运行。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冬季测试为例,甲醇重卡冷启动时间仅需15秒,而柴油车需预热3分钟以上(数据来源:吉利远程商用车技术白皮书)。
技术成熟度高,成本低:同时,我国在甲醇燃料技术上有一定的国际话语权,具备大规模工业制备能力,比较符合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特点。更吸引人的是,甲醇燃料的价格也要比汽油、柴油等传统燃油低,甲醇燃料目前单价仅为柴油的三分之一。
作为一种可循环的超清洁能源,相比高端的氢燃料,甲醇要更接地气儿,来源广泛、经济体量巨大、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碳、氢)能量的载体,煤可以很方便地合成甲醇,并且是液体的形态,非常适合长距离运输,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甲醇燃料指M100这类结构最简单的饱和一元醇,并不是甲醇汽油或柴油。
以我国为例,煤制甲醇生产成本约1800~2200元/吨,显著低于欧洲天然气制甲醇的3500~4000元/吨(数据来源:《中国甲醇产业年度报告2023》)。在燃料成本方面,甲醇重卡每公里运营成本约1.2元,较柴油车(1.8元)降低33%,较电动重卡(1.5元,含充电损耗)低20%。
设施兼容性强:在相关设施上,液体的甲醇燃料非常容易兼容目前的加油系统,基础设施不存在瓶颈,比再单独建设充电桩、加氢站方便许多,同时也能降低成本。另外,美国之前还做过一些动力测试,将甲醇燃料和汽油分别加注到同款车内,相同排量下,加注甲醇燃料的汽车性能没有明显衰减。
填补劣势
甲醇燃料已经开始进军商用车行业,但甲醇燃料也不是百分百完美,在技术瓶颈上仍有待突破。
1.续航与油箱空间问题:从吉利的测试数据来看,帝豪甲醇燃料车的百公里消耗量在15升左右,想要获得和汽油车同样的续航里程,甲醇汽车需要更大体积的油箱,这可能会对车辆空间产生一定侵占。
2.喷嘴耐久性与发动机处理:甲醇具有溶解性和腐蚀性,需要对发动机进行特殊处理,其使用寿命是否与汽油车相当仍需进一步观察。
3.低温启动问题:甲醇在低温状态下启动比较困难,吉利的解决方案是先用汽油启动,待热车后再切换成甲醇燃料。
目前,据悉部分企业已经在通过开发新技术来实现新的突破。与此同时,更让众多卡友担心的是,甲醇燃料的价格监管与甲醇汽车的配套设施建设都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稳定且经济划算的价格与无忧的配套设施是解决当下新能源加注难、运营成本高的重要支撑。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