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经济持续萎缩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等内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急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振我国的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物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流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在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要素高效集聚和优化配置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在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背景下,加速构建物流大通道将会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实体经济活力,从而推进产业布局重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国内外要素高效联通。物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撑点,因此做强物流业,关系到与之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物流与制造业和货物贸易紧密相连,而我国既是制造业大国,又是货物贸易进出口第一大国。然而,在做强物流业走向国际市场上,目前国际快递物流和航空货运发展程度并不与之相匹配。因此,尽快补齐我国在运力、物流节点建设等方面的短板迫在眉睫。在提升国内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航空枢纽、铁路枢纽以及航路枢纽的同时,也应加强海外网络控制能力,完善海外物流服务网络。
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未来物流新基建必须瞄准支撑“双循环”新格局以及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打造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行业创新基础设施,提高物流业的运行组织效率,提升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助力物流体系更加高效运行,从而使我国成为现代化的物流强国。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