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仍远 继续前行
栏目主持/陈祥森  2018年第12期第28页  2018-11-19

  2018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物流业坎坷前行,既有累累硕果的收获,也有惨谈经营的忧愁。为此,在本年度“深度”收官之作中,本刊编辑部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三位专家,共话物流业,共话物流企业的诉求。

物流业稳中向好
  专栏小编:欢迎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今天我们做十二期“深度”,这也是今年的收官作,所以请三位专家谈谈物流业当下的状况,谈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诉求。
  金玉其中:今年物流业发展状况令人欣慰,从10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看,物流业景气指数继续回升,反映出生产和消费活动加快,物流环节商品周转效率有所提升,经济延续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从业人员指数企稳回升,用工需求稳定,就业形势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升至61.7%的高水平,企业家信心明显回升,奠定了物流企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硬件基础和心理基础。从后期走势看,新订单指数回升至54%、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60%以上高景气区间运行,预示着物流业经济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而在“双十一、圣诞节”等国内外节假日因素带动下,快递物流等细分物流业态将进入季节性旺季。
  夜雨观澜:我看今年物流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智能化席卷了全行业,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引进智能化设备,以期利用智能设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在国家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智能物流发展较为快速,2018年物流业向智慧化方向发展迈出了一大步步,如菜鸟宣布与快递企业合作上线视频云监控系。云监控系统颠覆传统统摄像头只负责记录的功能,升级为智能感知设备,通过这款监控系统可以对物流环节进行识别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发送给人工处理,极大减少了人力成本的输出,提高了效率。目前这款云监控系统已经得到了德邦、中通、圆通、申通、百世、韵达等快递公司的青睐。据了解,2020年国内智能物流系统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未来几年行业增速有望保持15%以上。
  把酒临风:仓储业智能化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也是我国不断加强对智能物流扶持的原因。像现在特别火的智能无人仓,在智能仓库里拣货、送货的全部都是智能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听懂”总部发出的指令,并具有识别功能自动选择最优路线以及躲避障碍物,这些机器人的使用,让智能仓库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无人仓,它们效率高而且比人工更加精确。现在已经有多家电商巨头建立无人仓,以应对成千上万的快递包裹。在未来发展中,如何加快技术升级、降低运营成本、对消费者进行精准服务,会是无人仓应用的制胜关键。
  专栏小编:在这个创新的时代,我国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拐点,智能科技为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智能设备,加强研发力度,让智能设备为我国物流产业带来更加长久的利益。
  把酒临风:在人工智能等的驱动下,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由互联网企业建立的新型服务业态,其特点就是人工智能赋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据埃森哲预测,作为全新的生产要素,人工智能有潜力到2035年把中国经济总量增加值提升7.1万亿美元,并且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27%。基于人工智能对于中国经济整体影响模拟分析,并且结合行业规模的数据,埃森哲发现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主导行业,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对这三大行业年增长率分别可以提升2%、1.8%、1.7%。除此之外,人工智能还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三大动力变革,即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是把过去劳动力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人工智能创造了一种新的虚拟劳动力,能够解决需要适应性、敏捷性的复杂劳动需求;效率变革是对现有劳动力和实物资产进行有利补充和提升,借助人工智能提高员工能力,提升资本效率;质量变革方面,人工智能普及将推动多行业的相关创新,人工智能系统中专家知识的应用,将积累和挖掘过去经验有限的数据,提升设计、加工和制造质量。智能制造领域,工业系统的改造还有工业自动化系统升级等变革在借助人工智能发展技术的基础上都有望获得突破。
  专栏小编:中国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从2012年开始服务业的比重超过工业,超过GDP的一半,今年上半年这个数据又有比较大的向上增长。因此我们看到,今年对物流企业的投融资也令人欣喜。
  夜雨观澜:中国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是必然的趋势,而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化,扩大服务业开放,也是必然的趋势。现在中美贸易战还在加剧,不过总会找到一个办法消停下来,我看发展服务贸易就是平衡中美经贸关系的一条通道。中国货物贸易是顺差,服务贸易是逆差,因此,两个国家各有损益。不过,中国货物贸易顺差远高于服务贸易的逆差。中国最高年份对美国的服务贸易逆差是500多亿美金,货物贸易顺差数倍于这个数字。所以服务贸易对缓和中美贸易摩擦是一个正向因素,但体量比较小。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去年将近2300亿美元,主要在旅游服务上,2300多亿美元中2100多亿是旅游逆差。当前中美服务贸易互补性强,扩大服务业开放,发展服务贸易是平衡中美经贸关系的一条通道。
  金玉其中:从媒体的报道上我们看到,仅上半年整个物流行业共发生123起融资事件,资金近千亿元。从细分领域来看,快递类、货运O2O平台、自建系统及物流设备领域的投资热度较高,尤其是货运领域扩充势头较猛。另外,今年顺丰、“三通一达”等快递巨头均齐聚资本市场,通过上市来规范和发展自身业务,提供更高效、更专业的服务,深耕细分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但激烈的竞争和高质量的服务要求,并不意味着快递领域未来几年会有大规模的并购,这是因为大的快递公司网络与网络之间同质化现象太严重,每个网络都要保护自己网络里面的合作伙伴的利益;而中小型快递企业的淘汰正在加速,一些有价值的则会被非快递公司战略性收购,比如苏宁收购天天快递,青旅物流收购全峰快递。
  把酒临风:今年还有一个趋势是巨头们更希望围绕快递业务外延扩张,向综合物流转变,且这一过程会持续很久。随之而来的是格局分化之际,将形成优胜劣汰、大吃小、快吃慢的竞争环境。
  专栏小编:有市场就有竞争,就有厮杀,况且物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以民营企业居多,大多数企业的盈利能力比较弱,或可说营商环境还是比较艰难的。对此,你们是怎样看的?
  金玉其中:多年来很多人一直不余遗力地呼吁改善物流业营商环境,当然也包括《中国储运》,包括我们这个栏目,我们也看到,营商环境正在好转起来。今年3月,为反映物流企业营商诉求,改善和优化物流营商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组织2018年度《重点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评价》问卷调查。从公布的调查报告来看,近三年来阻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税负较高、劳动力成本较高、车辆通行难、市场恶性竞争、用地成本高、专业人才缺乏等,其中反映税负较高的企业达66.3%,占比第一,仍是企业最为关注的因素。其次为劳动力成本高、车辆通行难和市场恶性竞争,占比分别为56.8%、38.9%和38.9%。同时,用地成本高、专业性人才缺乏、企业融资难等也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行业未来发展还面临劳动力短缺、行业标准规范缺乏、政策支持乏力等多种因素影响。

深化改革增动力
  专栏小编:说到税负较高,我看大家都认同这个现实,但是感触有多深,还真需要听听企业意见。据我了解,找不到进项票来抵扣,是使企业感觉税负较高的主要因素。
  金玉其中:2016年营改增全国减税了6800亿元,2017年减税9186亿元,但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反馈,税费不减反增,负担更重了。原因是改成增值税后,物流业税率高了,如果不能抵扣,交的税收就多,这对人工成本较高的物流企业来说都是灾难。由于有些上游企业不规范,或者无法开具发票,那就无法抵扣,还有些灰色费用根本找不到进项票来抵扣的,这些都会加大企业成本,造成税负高的因素。
  夜雨观澜:我看到有学者说,政府要真正为企业减税减负,无非是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如果要真减税,就要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要低于GDP的增长。第二,如果真要为企业减税,就要减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税率,如从目前的最高档的16%的增值税税率降到14%或13%,未来增值税税率三挡变两档,即从现在的16%、10%、6%改成两档。但未来怎么改?取消10%的税种后,是向高档的16%的税率靠拢?还是向低的6%档税率靠拢?第三,是否考虑降企业所得税?第四,自9月份开始实行社保征收征管体制改革后,既然以后社保要由税务部门来强制进行征收了,而这项改革又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实际纳税负担,那就要考虑真正降低社保交付比例。当然,在目前全国的社保收入亏空且亏空额继续加大的情况下,好像这无解,但是可以考虑通过加快把国有资本划转社保的数量和速度,来补社保资金的亏空。由此看来这个问题还是有解的。
  把酒临风:真要降低企业税负,就要把高速增长的财政收入和税收降下来,在目前的中国经济格局中,要真正减税,就要考虑降低增值税税率、企业所得税和其他税收的税率。不降税率,光喊口号,即使派督查组到各地区督察也不会有多大作用。
  专栏小编:有人说,对贸易企业减税福利最大,而物流业,尤其是物流民营中小企业就不是既得利益者了。然而,中小民企承担着中国一半以上的税收和提供80%以上的就业岗位,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不言而喻。所以必须扶持他们,如果任由这些民企衰败下去,势必会严重拖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因为任何转型升级都是在经济健康向上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不会在经济衰败的环境取得成功。
  金玉其中:从《重点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评价》问卷调查结果看,物流业税负还是偏重了一些。在税收负担方面,被调查企业平均缴纳各项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2%,占企业净利润的96%,企业税收负担普遍较重。首先是增值税税负依然偏高,营改增全面实施后,被调查企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的占比48.1%,仍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反映税负持平或有所上升。其中道路运输业务缴纳增值税较营改增前增加96.8%。其次是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落实不够,调查显示,只有31.5%的企业享受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
  把酒临风:物流业是个服务行业,而且民企较多,扶持这些民企才能使物流业真正强壮起来。这些民企如果垮下去,必然会拖累物流业转型。当然,物流业的发展是依附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只有我国各行各业都好了,物流才能好起来。
  夜雨观澜:所以我们要使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得到发展,因为各行业都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媒体披露在昆明有一个新螺蛳湾批发市场,纺织品、珠宝小物品、中药材等应有尽有。这个批发市场三期共有40多个区,每个区有五层,每层12条街,每条街有30多个商户,还有10个写字楼,每个写字楼20多层。前几年这里生意好,带动多个行业红火起来,有几十万人就业,商户、物流、物业、小吃街生意火爆,可是现在呢,整个二期17个区,开门的寥寥无几,一个区加起来也没有二十家开门。以前物流很忙,现在都没活干,很多都不干了,虽然网购有影响,但也不至于这么大。小吃街有的关门了,消费萎缩,经济下滑,大家都感叹挣钱真的不易。
  专栏小编:对于民企的地位一直有争论,前些日子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再次给民营经济发展吃了一颗“定心丸”。我觉得,接下来政府部门会出台一些有利于民企的政策,尤其是对中小民企加大扶持力度。
  把酒临风:现在虽说给了民企“定心丸”,但具体政策还没出台,民企的政策福利可能还需些时日。不过,我们不妨梳理一下思维。多年来,政府一直强调要实现国企与民企的公平竞争,这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原因就在于在决策的时候没有充分地重视体制性惯性的问题,政府一方面拥有一大批国有企业,另一方面又负责国家的经济政策决策与管理,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就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公平竞争就很难,绝大多数民企都没有觉得受到了公平的对待。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国企是“共和国的长子”,这种十分流行的观念其实反映了不平等的心态,那民企、外企又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提倡“中国企业”的概念,不要再分国企、民企、外资并区别对待,凡是在中国注册的企业,无论国资、民资、外资,都是中国的企业,受中国政府的管理,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做贡献。
  夜雨观澜:我觉得可以考虑两条措施,一是把国企管理部门和经济决策部门尽可能地分隔开来,国企管理部门的功能是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保障国有资本的保值与升值,而经济决策部门就应该关注宏观、微观层面的问题,保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二是尽量把国企限定在民企做不好的一些领域,特别是国防安全与公共服务领域。既然民企的利润率、生产率都要远胜于国企,而且民企是经济创新的主力军,民企能做的,国企就没必要去掺和,这样也有利于各司其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专栏小编:实际上,民企的艰难比我们想象还要难,已到生死存亡的边缘。对此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金玉其中:今年企业普遍资金偏紧,民企更甚。从银行信贷投放数据来看,这些年天量放水,但资金的主流并没有进入实体产业领域,民营企业更是银行抽贷限贷的重灾区。中小企业在一条产业链之中,处于金字塔底端,层层上缴利润,高税负和高成本双重积压,本来资金链就很紧张,还要被上下游挤占挪用资金。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很难给他们贷款。
  夜雨观澜:现在好多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尤其小微企业资金紧张,只有借新还旧才能缓口气活过来。现在企业的经营状况早已大不如前了,不续贷马上就会死,续贷只是延续死亡。而银行近年对企业信贷投放减少,投放大都集中在项目和政府采购上,有地方政府背书,银行才肯痛快放贷。
  专栏小编:金融改革已成为改革的重点,接下来政府要通过金融创新,完善市场信用体系。所以,大家都认为改善民营企业与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将是下一步的深化改革重点。
  把酒临风:金融改革与民营企业生死相关,我们来看看现状,我国金融抑制的程度还比较高,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比较多,其中一个反映就是贷款利率不能市场化,这自然就会影响规模小、风险大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民企在正规部门很难获得融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利率还没有实现市场化,因此它们只好去影子银行、民间借贷平台甚至互联网金融去融资。另一个是我国的金融体系主要是银行主导,而银行擅长于支持粗放式的制造业扩张,不擅长支持服务业、创新型企业以及小微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金融创新服务,拓展更丰富的融资渠道。还有,我国金融业务扩张主要是依赖政府信用和土地信用,市场信用没有充分建立,这在客观上也进一步加剧了民企的融资难,在金融环境受到挤压的时候,民企受到的打击尤其大。因此,下一步的金融改革应该考虑加快实现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以及完善、丰富市场信用体系,改善民营企业的金融环境。
  专栏小编:今天,我们拉拉杂杂说了许多,说到了物流业,说到了民营企业,我觉得民营企业的发展亟待自我超越,从根本上改变民营企业跟随式的产业结构调整,找准产业发展的定位,可以利用民营体制机制的优势,加快发展。尤其是在物流业,民营企业应该不断提升业态水准和服务质量,在个性化、差异化的物流服务过程中,站稳脚跟,赢得市场。接下来送给大家一句话:时光仍远,继续前行。好,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感谢三位专家的今年收官之作,我们明年继续合作,共同办好这个栏目。C

【编辑:editor】
上一篇:企业期盼着什么?
下一篇:创新无所不在 改革改变未来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