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对于物流行业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作为疫情后时代的第一年,中国物流既要摆脱疫情所造成的“宕机重启”,还要在全球经济的周期性影响下奋力拼
《中国储运》2024年第3期第20页 策划/徐翔 李静宇
-
经多年筹建,从2022年开始,鄂州花湖机场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试飞、首航、开通国内国际多条航线等,顺丰低调布局一连串动作。为什么是鄂州?对快递企业而言,这又意味着
《中国储运》2024年第2期第24页 编辑整理 梁鸿宇
-
随着市场的需求发展和市场竞争白热化,快递企业末端服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快递行业来说,未来的竞争一定是综合物流能力的竞争,生态竞争仍会是快递企业在新一年
《中国储运》2024年第2期第23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内卷形成的排序 虽然快递行业仍处于增长之中,但很多快递公司仍然面临压力。 从整个快递竞争格局来看,顺丰、中通、韵达、圆通、中国邮政、极兔、申通等快
《中国储运》2024年第2期第22页 编辑整理/梁鸿宇
-
中国国家邮政局2023年12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4日,中国2023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200亿件,创历史新高,1200亿件快递彰显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中国储运》2024年第2期第21页 文/本刊记者 梁鸿宇
-
快递是反映经济活力的“风向标”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2023年11月22日,国家邮政局在第五届中国(杭州)国际快递业大会上发布了《全球快
《中国储运》2024年第2期第20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国内市场看中国快递 2023年12月4日,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首次超过1200亿件,再创历史新高。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
《中国储运》2024年第2期第19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进入“月均百亿”新阶段,提前实现千亿件目标——2023年,我国快递业持续稳健增长,不断迈上发展新台阶。立足全球视野,新的一年,快递业如何从快
《中国储运》2024年第2期第18页 策划/本刊记者 李静宇
-
2023年10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航海学会发起的首届世界航海科学技术大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国际和国内智能航运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先行者围绕智能航运技术与发
《中国储运》2024年第1期第26页 文/余飞
-
2023年年尾,马士基价值高达60亿元的12艘双燃料支线集装箱船订单即将花落中国船厂。由于担忧绿色甲醇燃料高昂成本,这家甲醇燃料“先驱”或考虑为新船
《中国储运》2024年第1期第25页 文/徐翔
-
众所周知,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知名的航运通道之一,全球约6%的海洋贸易依赖于该航道,为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数据,巴拿马运
《中国储运》2024年第1期第24页 文/徐翔
-
2023年底,第三届世界航商大会在香港召开,这是香港作为世界航运重要的中心节点城市之一,船东、货主及贸易商云集。航运业人士在此彼此沟通,为未来一年敲定方向,坚定
《中国储运》2024年第1期第23页 文/余飞
-
长江三峡自古以来是内陆航运的重要要道,2023年11月底,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1月23日,三峡枢纽航运通过量达1.6亿吨,已突破历年最高水平。共保障了超过5
《中国储运》2024年第1期第22页 文/余飞
-
2023年10月9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联合中船贸易为中船租赁和瑞士地中海航运公司(MSC)建造的全球最大24000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系列船最后一艘“MSC
《中国储运》2024年第1期第21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对于中国的航运业来说,“郑和下西洋”一直是中国航运人的精神图腾,“可以说,郑和下西洋的宏大场景,现在已经重现。”广东深圳鸿安货运代理联
《中国储运》2024年第1期第20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对于绝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们来说,海洋离自己或许过于遥远,但在全球贸易下,全球80%的货物往来靠的并不是陆运、空运,而是海运。海运沟通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也
《中国储运》2024年第1期第19页 本刊记者 徐翔
-
气候变化,是全球有共识的核心议题。 “当前全球气候危机日趋紧迫,绿色供应链建设任重道远,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方式,绿色供应链融入了全生命周期等管理方式,
《中国储运》2023年第12期第23页 本刊记者/李静宇
-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中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吹响物流
《中国储运》2023年第12期第22页 编辑整理/梁鸿宇
-
自联合国大会发布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后,全球各地区、国家相继展开碳减排目标,相关资料显示,交通运输行业是全球第四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并以最高的速度持续增加。
《中国储运》2023年第12期第21页 编辑整理/梁鸿宇
-
据统计,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4%左右,由于环境污染和破坏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其惊人,因此发展我国的绿色物流,提倡
《中国储运》2023年第12期第20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不断攀升,2022年达到36.8亿吨,较上一年同比增长了0.9%。近期国内外都有碳中和政策推行。 中国也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
《中国储运》2023年第12期第19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中国作为全球每年新增碳排放最大的国家,同时也在引领绿色转型。中国政府在2020年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双碳
《中国储运》2023年第12期第18页 策划/李静宇
-
由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物资储运协会承办的 “物流讲堂暨中国物流集团系统高质量发展培训沙龙”在重庆顺利举行,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
《中国储运》2023年第11期第25页
-
2023年9月26日下午,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第六届九次理事会在重庆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位会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秘书长张华主持。 中国
《中国储运》2023年第11期第23页
-
主持人: 重庆现代物流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向华 嘉宾: 中力内销副总经理、大客户总监 王栋 中储恒科物联网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春波 中国物流股
《中国储运》2023年第11期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