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中国的氢能产业尚且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尚且处于群雄逐鹿阶段,但是已经有公司敢于喊出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这家公司就是中国石化。 广泛布局氢能产业基础
《中国储运》2023年第9期第25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国际氢能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氢能领域的直接投资额近2500亿美元。该委员会同时预测,到2030年该投资总额将升至5000亿美元。而到2050年,全球范围内氢
《中国储运》2023年第9期第24页 文/徐翔
-
7月底,在2023年长三角(上海)招商引资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山西省孝义市鹏飞集团与美国查特、上海捷氢等合作伙伴签署4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为氢能源和清洁
《中国储运》2023年第9期第23页 文/余飞
-
7月6日,氢能源沪甬城际物流干线实现首次示范运行,一辆标载49吨的氢能重卡从上海始发,行驶230公里后首次进入位于浙江宁波的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加氢示范站。这标志
《中国储运》2023年第9期第22页 文/余飞
-
作为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中国能源消费向来以煤炭为主,因此若切实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支撑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储运》2023年第9期第21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双碳”目标下,氢能产业高歌猛进,也逐渐渗透到了物流行业,在一些特定路段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物流行业的大规模应用日夜积累着应用场景。 根据
《中国储运》2023年第9期第20页 策划/本刊记者 徐翔
-
在日前结束的上海双年展上,《中国储运》杂志记者采访到高力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邓懿君,针对物流地产行业近年来的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做深入交流。 提升服务
《中国储运》2023年第8期第26页 文/本刊记者 孙富奇
-
选择在变化中寻找机遇。2023年年初,G7 易流的团队具体分析了过去几年业绩突出的车队,主要有三个变化:第一是货源结构。 高速增长时期,单一货主就能给车队足够
《中国储运》2023年第8期第25页
-
疫情三年,道路货运物流行业受到严重冲击,货运行业经受了严峻考验。经过三年疫情的历练,道路货运物流行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得到政府肯定与重视,社会广泛认同与支持
《中国储运》2023年第8期第24页 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贺登才
-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数字货运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数字货运平台企业数量也不断增长,企业数量从2011年的82家增长至2022年的3683家,2011~2022年复合年
《中国储运》2023年第8期第23页 本刊记者 李静宇
-
货运的“ 据官方数据显示,约70万家大大小小的货运经营者承运了超过中国物流的85%的货物流通需求,是物流行业,也是整个经济运行的中坚力量。 近日,在G7易流
《中国储运》2023年第8期第22页 文⁄本刊记者李静宇
-
1. 国家“十四五”规划多处提到物流和供应链,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多角度勾画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蓝图,现代物流日益成为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
《中国储运》2023年第8期第21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数字货运物流是通过数字技术与货运物流行业深度融合,推动货运物流数字化转型的新型产业形态,包括网络货运平台和撮合交易平台。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
《中国储运》2023年第8期第20页 策划 / 本刊记者 李静宇
-
“老百姓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最具体验感,因此在快递企业大力推广新能源货车的当下,同城货运的市场其实也是值得关注的”,何采林是个北漂,目前在北京一
《中国储运》2023年第7期第27页 徐翔
-
快递行业由于和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新能源车的使用,更能够和全民绿色减碳相关联。但实际上,在更大范围的新能源物流车正在被装配到物流市场。 根据有
《中国储运》2023年第7期第26页 徐翔
-
相对于菜鸟和京东的背靠大树好乘凉,申通作为快递行业的第二梯队企业,在花费重金布局新能源战略却始终不遗余力,立志要打造标杆性的绿色快递企业。 “申
《中国储运》2023年第7期第25页
-
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张勇,曾在碳中和行动报告里明确做出碳中和承诺:希望在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并用15年的时间带领整个生态实现15亿吨的减碳目标,这是阿里作为一
《中国储运》2023年第7期第24页
-
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让全球相关企业都在思考如何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的企业,京东物流作为一家跨国巨头公司,亦是如此,近年来,京东积极披露企业绿色发展状况,加快新能
《中国储运》2023年第7期第23页 徐翔
-
2022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105.8亿件,同比增长2.1%,业务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业务收入完成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最高日处理能力超7亿件,年人均快件量近80
《中国储运》2023年第7期第22页 徐翔
-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建立,各行各业都在为此展开了大量相匹配的工作,其中使用新能源成了很多行业努力的方向。作为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快递业,新能源方面的投入也在不
《中国储运》2023年第7期第21页 徐翔
-
物流地产的降本增效空间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但从物流成本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看,整体物流效率仍有待提升。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
《中国储运》2023年第4期第30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仓储设施公募REITs表现趋好,备受投资者的追捧。据官方资料数据显示,2021年,首批 9 支基础设施公募REITs 上市后先抑后扬,截至2021年底总市值较发行规模涨17%,显著
《中国储运》2023年第4期第28页
-
物流地产的优势 中国的物流地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电商业的市场需求与国家的政策引导一起,使其发展势头强劲。物流地产实际操作环节包括选址、开发、建设、
《中国储运》2023年第4期第27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当物流地产的存量整合阶段来临,“横向提高标准,纵向拉长链条”被看作是未来更多发展的确定性。 从存量结构上来看,有数据显示,国内超过90%以上的仓
《中国储运》2023年第4期第25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近几年,基于国内物流行业的稳健增长,拉动物流仓储费用逐年提升,国内物流地产行业由于其资产的稀缺性,已逐渐成为资本圈内炙手可热的赛道。 据艾瑞咨询官方资料
《中国储运》2023年第4期第24页 编辑整理/本刊记者 李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