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9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绿色仓储与配送大会”上,中国绿色仓库等级评定委员会授予上海苏宁奉贤物流中心、苏宁广州物流中心、苏宁成都物流中心、
《中国储运》2018年第07期第43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当物流将产品多快好省地运输到目的地而完成任务的时候,也许忽略了产品被废弃之后如何进行再度回收的物流市场。这种忽略不仅导致了产品难以被二次利用,造成的
《中国储运》2018年第07期第40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物流人对于环保的感情是很复杂的。这个行业被很多环保人士认作是污染最为严重的几个行业之一,甚至物流人群体也被贴上“最没有环保意识的一群人”的
《中国储运》2018年第07期第38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追求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价值取向。物流业是中国重要的产业,建设美丽中国物流业必须要有所担当。
《中国储运》2018年第07期第37页 策划/徐翔
-
2017年9月签约杭州俊奥贸易有限公司
公司特点:杭州俊奥贸易有限公司以经营进出口母婴用品为主营业务,经营商品品类达700余种,需要满足商超、便利店、电商平台和
《中国储运》2018年第06期第46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众所周知传化智联业务板块众多,在传统的公路港板块的基础上,又发展了路鲸、易货嘀、路港快线等。传化智联根据各个城市的制造业分布情况布局了100多个公路港,目
《中国储运》2018年第06期第44页 文/李颜峰
-
2018年,传化智联业务布局越来越进入深水区。以新兴技术应用为驱动,以平台化数字化为发展方向,以服务生产端物流供应链为业务主轴的传化网,平台优势和价值将更加凸
《中国储运》2018年第06期第42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云仓的“需求规律”
云仓是仓储业的战略升级。随着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科技要素在物流领域的不断应用,“云”技术最终“外溢”
《中国储运》2018年第06期第40页 文/李颜峰
-
从最初的公路港到路鲸、易货嘀、路港快线,传化一直未停止探路前行的脚步。2017年初,传化智联建立了智慧云仓管理平台,它意味着传化智联在出重拳打造新仓储、新物
《中国储运》2018年第06期第39页 策划/李静宇
-
川崎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知名企业,在工业制造领域和物流行业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究竟川崎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我们来听听川崎机器
《中国储运》2018年第05期第54页 文/本刊记者 孙昊
-
人工智能时代,传统的物流行业也必将更加时尚和前沿。物流机器人被日益频繁地用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加速使物流作业效率提高。
木蚁机器人获A轮融资
201
《中国储运》2018年第05期第52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特斯拉的无人组装工厂里,所有流程都是机器人来完成,其中工序间搬送用的AGV是大福公司提供的。在中国很多企业都在使用大福的智能化设备,秦皇岛正大水饺工厂就是
《中国储运》2018年第05期第50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
国内机器人的应用,京东物流一马当先。2017年夏天,京东配送机器人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完成首单配送任务,这代表着机器人配送由可能逐渐变为现实。京东在机器人应用
《中国储运》2018年第05期第48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
最近几年,很多传统物流企业都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物流效率,其中机器人的应用较为普遍。那么,机器人在物流领域应用的状况如何呢?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
《中国储运》2018年第05期第46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物流企业不断探索机器人应用——比如,亚马逊已在全球各地部署超过10万台机器人,京东、阿里也在积极布局无人仓。“人工智
《中国储运》2018年第05期第44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电商、新零售的火爆与普及,机器人越来越受到关注。菜鸟、京东、顺丰等行业巨头纷纷探索机器人、无人仓、无人机配送的规模化
《中国储运》2018年第05期第43页 策划/李冰漪
-
物流地产是物流市场非常重头的领域,物流地产项目属于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重资产运营等业务,因此愿意深入这个市场,而且把这个市场玩的风生水起的公司就屈指可数
《中国储运》2018年第04期第50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2017年,美国罗宾逊(全名:C·H·Robinson)的高管频繁出现在中国各地的物流论坛上,在台上向国内的物流行业的同仁阐述罗宾逊的运营之道。这家美国运输
《中国储运》2018年第04期第47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马云说不做物流,刘强东说就要做物流。
两个电商大佬,面对物流这样一个对电商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却采取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对待。
在一般人看来,阿里和京东
《中国储运》2018年第04期第44页 文/徐翔
-
顺丰在快递圈里注定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三通一达和顺丰在快递行业是泾渭分明的对垒。和沾亲带故,抱着阿里大腿不撒手的三通一达不同。顺丰一直在按照自己的
《中国储运》2018年第04期第42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从实际情况来看,除了像传化这样拥有公路港的大型物流企业之外,大多数的物流企业往往都比较轻模式化。如果企业自己掌握有一些车辆和仓储空间等重资产,从市场竞争
《中国储运》2018年第04期第40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重,怕尾大不掉。轻,怕散失核心竞争力。两难。
很多物流企业在选择企业发展战略的时候,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对于轻重模式很难拿捏。但从市场的实际表现来看,选
《中国储运》2018年第04期第38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中国的物流市场从改革开放初期算起,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在这40年里,物流市场的培育也经历了从小到大,运营模式从简单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
《中国储运》2018年第04期第37页 策划/徐翔
-
有人说,2017年是物流企业跨界竞争,打破市场边界的一年。的确,这个趋势在2017年表现得非常明显。尤其是快递企业纷纷进入快运市场,快运与快递两个市场正在消除本来
《中国储运》2018年第03期第54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2017年,航运业不再像2016年那样的寒冷,温度上升了很多,也让很多的航运人感受到了暖意。
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开的数据,2017年全国十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普遍上扬
《中国储运》2018年第03期第52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