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立于1993年的海航集团,历经20余年的发展,已由单一的地方航空运输企业发展成为囊括航空、酒店、旅游、地产、商品零售、金融、物流、船舶制造、生态科技等多业态的大型企业集团,总资产逾万亿元。2017年5月18日,总资产超过1800亿元的海航集团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之一的海航现代物流集团落户在了西安,围绕“一带一路”打造面向全球、贯穿物流全程的数字物流生态体系,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服务。作为这一战略的数字化
《中国储运》2018年第06期第24页 文本刊记者/李冰漪
-
作为物流行业的明星企业,货车帮从贵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发展成为了国内货运行业的领导者,一直受到了来自国家领导人、物流同仁以及国际风投等方面的关注。去年11月,货车帮与运满满合并,成立满帮集团,携手开创货运物流新格局,助力中国物流市场快速发展。如此大气魄的格局和境界赢得了业内外人士一致好评。
两会建言
2018年,满帮集团联席总裁,货车帮CEO罗鹏被推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个身份对于罗鹏来讲,意味着更重的社会责
《中国储运》2018年第05期第28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现代供应链,供应链由此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供应链在国内的发展是个新鲜事物,当国人对供应链还陌生时,有一家公司已经以供应链来作为公司的名称,并于十年前成为登陆中国A股的首家供应链企业。
《中国储运》2018年第04期第22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冷链物流与民生息息相关,对于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我国知名冷链物流企业——招商美冷(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招商美冷”)总经理陈海照先生,陈总通过招商美冷的三个经典案例向读者介绍了招商美冷独特的经营理念与运营之道。 案例一:携手日本最大的连锁便利店企业,打造冷链仓配一体化服务 记者:陈总您好!招商美冷是知名的冷链物流企业,对保障民生和食品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请您向
《中国储运》2018年第03期第20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摄影/王峥
-
2017年的一整年,曾斌都很忙,是一个“超级飞人”,尤其在年末,北京的各种年会上嘉宾名录都会出现他的名字。作为一家刚刚成立3年的生鲜电商——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曾斌忙并快乐着。除了不断增长的曝光率,每日优鲜还获得了资本的强烈青睐,已经获得了多轮融资,这无疑让每日优鲜在已经进入深度洗牌期的生鲜电商市场中,能够走得更加从容不迫。
《中国储运》2018年第02期第22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2017年11月18日,联邦快递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陈嘉良参加了2017(第十五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的汇报演讲,并在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已来,物流界未来的发展与创新将密不可分,相伴而行。”在物流行业耕耘30年的陈嘉良,对这个行业有深刻的认识,他所介绍的联邦快递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实践或许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
《中国储运》2018年第01期第22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生许多新概念和新业态,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推动着物流业和其他产业出现了变革,这些变革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世界和所有人的未来。著名天使投资人、优联资本董事长王孝华,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之际,能够分享给我们什么观点呢?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王孝华董事长。 产业互联网 要了解产业创新,首先要了解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互联网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行业标配,其影响分成4个阶段。王孝华
《中国储运》2017年第12期第24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重大机遇,智慧物流正在成为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源泉。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请他谈谈智慧物流。 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新动能 欣喜的数字背后都离不开当前快速发展的科技手段,智慧物流已经成为了我国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杭州云栖小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人们阐述了智慧物流。随后,何黎明
《中国储运》2017年第11期第24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进入9月份,北京的天气渐显秋意。坐落在北京南四环西路上的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办公大楼里整洁安静,在7楼的一间办公室里,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李勇昭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其实,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新一任中储协会会长谈他的工作思路。李勇昭身兼多个职务: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分管战略规划和项目投资研究的副总经理、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中国储运》杂志社社长。会长和社长是“新头衔”,这意味着
《中国储运》2017年第10期第26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摄影/王峥
-
招商局集团(简称“招商局”)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家A级央企,经营总部设于香港,亦被列为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旗下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招商物流)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核心企业,于2000年正式组建,总部位于深圳。十几年来招商物流的战略部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对中国物流业的进步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不久前本刊记者对招商局物流集团总经理张锐进行了专访,请他谈一谈招商物流十几年的历程及今后的展望。
《中国储运》2017年第09期第24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
不论是说到阿里,还是说到物流,高红冰都是一个被高度关注的公众人物,作为阿里的智囊团——阿里研究院的核心人物,他参与了阿里集团一系列的战略路线图规划和设计。这些战略设计不论对于电商市场还是物流市场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他甚至被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阿里集团除了马云以外,最能够影响阿里决策的人。
在阿里,高红冰有一个“花名”叫“高参”。记者去阿里集团采访,说起高参没人不知道就是高红冰,这个“花名”不仅体现
《中国储运》2017年第08期第24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当下,物流智慧化的变革,推动了生产和生活方方面面的改变。在物流智慧化的趋势下,物流平台显现出新动能,给更多中小企业带来了机遇。日前在杭州落下帷幕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万霖宣布:为了让平台能给更多中小企业和中小物流赋能,菜鸟将把过去的数据开放升级为技术能力的全面开放,帮助行业从局部优化升级为端到端的全局优化。
从菜鸟发布的新标识可以看出,菜鸟将持续运用大数据和智能,推动智慧物流升级。菜鸟
《中国储运》2017年第07期第20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
见过董立均的人都会给予他儒雅、朝气、睿智的评价。今年刚满52岁的董立均,作为香港董氏家族第三代掌门人,已经担任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OOCL)的执行总裁5年了,尽管当初董立均入职东方海外的时候,被很多人所不看好,但是事实证明,在海运航运市场严重不景气的时候,董立均领导下的东方海外却取得了难得的市场佳绩,并被航运界的同仁冠以航运界绩优生称号。 航运界回暖的最佳标的 对于全球航运巨头来说,2016年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挑战最大的一
《中国储运》2017年第06期第22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近些年来,我国货运物流成为最火热的投资洼地,城市配送领域也是风起云涌创业者颇多,然而,真正能够站稳脚跟的却是凤毛麟角。2014年11月,云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鸟)跻身城配领域,如一阵春风为业内带来了清新气息。
《中国储运》2017年第05期第24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
刘武的身上有很多的头衔,除了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之职以外,还担任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分会副会长、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会长等职。作为中国民营物流企业中的佼佼者,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曾在广东考察期间,当着众人的面夸赞宝供是中国最好的物流企业。
《中国储运》2017年第04期第22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在中国经济持续低迷的形势下,快递行业却高奏凯歌,表现出高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快递协会提供给本刊的数据,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量高达313.5亿件,业务收入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业务量持续6年保持50%的高速增长。故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称赞:快递行业是中国经济的一匹“黑马”。在快速增长的快递行业中,圆通速递可谓是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引领着快递行业的革新与快速发展。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行业领导力的标准,除了漂亮的业绩、网点的铺设
《中国储运》2017年第03期第24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作为国际航运生态圈的一员,愿意与大家一起共建国际航运新生态,共同努力推动航运与相关产业重回健康有序可持续增长的轨道,重新发挥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许立荣
《中国储运》2017年第01期第24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透明是物流数据化的基础,易流科技做的就是通过信息采集终端,将物流运输的各环节以数据的形式展现在线上,并将这些物流数据积累、统计、分析和处理,最终将数据分析的成果反馈应用到具体物流操作中,从而帮助物流企业实现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张景涛
《中国储运》2016年第12期第24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王悦
-
“短短三年时间,从零收入到现在年收入达十位数,会员超过30万人,平台交易额超过500亿元,全国园区58个。无论平台营业额规模、收入,还是网络覆盖,均处于行业领先。这就是天地汇的速度……”
——徐水波
《中国储运》2016年第11期第26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
当前,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对此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不久前举办的2016中国物流供给侧改革高峰论坛上,本刊记者就中国物流业和中国经济的现状与发展等热点问话题专访了姚景源。
《中国储运》2016年第10期第36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
零担快运从来就是公路货运业的竞争中心,如今更是群雄逐鹿,硝烟四起,众多物流企业纷纷将触角延伸到零担快运领域,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
1999年在深圳成立的商桥物流集团(以下简称“商桥”),涉足于零担快运市场,自成立近二十年以来,稳步建立起分拨中心,形成覆盖区域网络布局,并对商业模式不断进行改造,研究市场,调整发展战略,借助互联网工具,最终实现“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互动战略。
《中国储运》2016年第09期第30页 文/本刊记者 王悦
-
天津睿博龙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博龙)作为天津本土企业,总部坐落于友谊路的城市大厦。屹立于这繁华而不张扬、文化气息浓郁的建筑群之中,睿博龙对外界的“低调”从未遮掩住其自有的那份光华,对此,掌门人王俊静笑称,“我们过去一直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寻找适合生存的‘niche market’,希望不但可以躲避尘世喧嚣,更能够潜心修炼,专心做事。”
《中国储运》2016年第08期第30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传统物流企业如何通过“互联网+”转型升级?海尔集团旗下的日日顺物流作为中国居家生活大件物流专业品牌,在互联网转型实践中搭建起了一个开放的物流平台,通过自身品牌的标杆效应,打造“互联互通生态圈,共创共赢诚信体”。
《中国储运》2016年第07期第28页 文/张彤薇 摄影/李冰漪
-
麦当劳、肯德基的每桌食客几乎都必点薯条。而在每日巨量薯条的供应链上,参与配送的物流公司是如何高效运作的?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郑明现代物流研究所所长储雪俭,了解到参与麦当劳、肯德基配送薯条的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这个成功的经典案例。
《中国储运》2016年第06期第32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各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建言献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的发言,说出了物流业当前的尴尬与困境。
《中国储运》2016年第05期第30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